秦腔名家张保卫名段(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须生---刘立杰)(1)

刘立杰(1874—1935)清光绪年间秦腔著名须生。字子英,艺名“木匠红”,陕西临潼雨金人。幼年曾入私塾读书,15岁到泾阳县学木匠手艺。因酷爱秦腔,嗓音又佳,22岁时(光绪二十二年,1986)终于入临潼县“魁盛班”(后改名“华清班”)学戏,工须生,人称“木运红”。

刘立杰身材适中,扮相儒雅,气度安娴。嗓音清亮,金声玉振。唱腔浑厚甜润,清逸绵远。吐字清晰,中气充沛,字正腔园。适宜安工老生。最擅以唱工为主的王帽戏,袍带戏。常演剧目如《八义图》《李陵碑》《走雪山》《让都城》《忠保国》《铁连花》《铁连花》《日月图》《乾隆让位》《周文送女》等,开口则满宫满调,激昂悠扬,韵味无穷。他的著名唱段,像《八义图》程婴的“辛喜的今夜晚风清月朗”,《李陵碑》杨业的“老杨业来泪滴血”,《激友》中张仪的“我的志气比天高”等等,都是被观众普遍被传唱,后辈艺人所继承的精彩唱腔。他串演的《黄河阵》之燃灯道人,《国士桥》之豫让,本应由净角应工,经他串演,便创立了由须生勾脸演唱的规范,成为秦腔舞台上的一种特色。光绪末年加入“玉成班”,继李云亭之后,与陈雨农合作演出,如《走雪》《周文送女》等剧,都是秦腔舞台上的精品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在“榛苓社”任教。民国四年(1915)应易俗社聘任为教练。给学生排戏,注重分的剧情。先给学生讲解人物性格,然后才进行技术排练。他排导的新创剧目的《中牟摘印》《鲁相拔葵》《贺家坟》《暗狱天》《艾孝子》《榛棰换娃》《银蜡台》《文山殉国》等。民国十三年(1924)辞掉易传社的职任,在三原县自组“秦中社”(后改“新声社”)。他一生培养了学生不下百应,其中成名成家的有耿善民,刘毓中、刘易平、崔晓中、汤秉中、王斌秦、王应中、惠省秦、姜*秦等人。到晚年他党政军经常在舞台上露演,嗓音亦然宏朗,台步稳健如旧。民国二十三年,甘肃省慕名,用飞机接至兰州演出,虽年逾花甲,却仍然轰动全城。次年在西安病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