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缩小默认上一篇下一篇

顺德粤剧唱段欣赏(广东音乐曲艺团新唱)(1)

顺德粤剧唱段欣赏(广东音乐曲艺团新唱)(2)

《新唱“紫钗记”》融入了各种曲艺表现形式

顺德粤剧唱段欣赏(广东音乐曲艺团新唱)(3)

顺德粤剧唱段欣赏(广东音乐曲艺团新唱)(4)

青年演员担纲主演

演艺看台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摄影 张伟樾

2016年是中国明代杰出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辞世四百周年。汤显祖所创作的戏曲作品享誉海内外,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中,堪称“临川四梦”第一梦的《紫钗记》更是古典文学的瑰宝。适逢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协助、广东音乐曲艺团演出的广东曲艺剧《新唱“紫钗记”》,连续三天(12月29日—31日)晚7:30在彩虹曲苑上演。

该剧由著名撰曲家陈锦荣根据汤公名剧《紫钗记》重新编写,由粤剧导演陈少梅担任导演,由陈富慧担任舞美灯光设计。演出阵容方面,该剧由广东音乐曲艺团的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其中不乏“90后”的身影。

说到《紫钗记》,广东观众最熟悉的当属其粤剧版本。粤剧版《紫钗记》由香港粤剧剧作家唐涤生于1956年创作,任剑辉、白雪仙主演。本次广东音乐曲艺团排演的《新唱“紫钗记”》则是一次全新的创作。陈锦荣透露,这次重新创作《紫钗记》,不算前期搜集资料的时间,仅仅是动笔写,也花了大半年。陈锦荣表示:“粤剧版《紫钗记》是1956年的创作,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应该有新的东西。”

《新唱“紫钗记”》是广东音乐曲艺团首次排演的曲艺剧。曲艺剧与粤剧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点:“唱念作打”这四项戏剧基本功中,曲艺剧《新唱“紫钗记”》以唱为主,融入一些粤剧的形体动作;妆容上,演员不需要画脸谱,以日常妆容上台;《新唱“紫钗记”》没有使用粤剧繁复的服装,而是以简约为主,融合了旗袍和西装的特点,同时体现出古风。

《新唱“紫钗记”》巧妙地将曲艺的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由说书贯穿全剧,重点以对唱、独唱、弹唱等曲艺形式进行演绎,不仅浓缩原剧精华,更以耳目一新的唱段编排凸显坚贞不渝的爱情主题。陈锦荣介绍,把说书形式加入到曲艺剧里,《新唱“紫钗记”》是首创,“把说书加进来之后,这部剧就基本包含了所有曲艺形式了。”

在舞台表现方面,导演陈少梅介绍,《新唱“紫钗记”》运用了LED背景画面,结合剧目篇章唱段,帮助观众进入戏曲的世界。她表示:“在广东,综合晚会上用LED画面的有很多,但是像这样在一部完整的剧中使用大量LED画面,还是少有的。”

胡广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