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生活中,我们的各种习惯,形成了每一个人独特的生活模式和个人形象特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经常熬夜记住这5个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经常熬夜记住这5个方法(我知道熬夜的习惯不好)

经常熬夜记住这5个方法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生活中,我们的各种习惯,形成了每一个人独特的生活模式和个人形象特征。

我们身上,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是好习惯。比如熬夜,有多少人,想要改变熬夜这个不良的习惯而不得。

想要改变一个坏习惯,又何谈容易。

有的人是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熬夜加班。

有的人白天工作忙,没有时间休闲娱乐,利用晚上的时间追剧、上网、玩游戏。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利用晚睡前刷短视频,沉迷其中,在多彩、连续的快乐刺激下,不知不觉陷入熬夜享乐模式。

晚上熬夜纵乐有多爽,白天早起就有多无奈。

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个像熬夜这种明知不好,又难以改变的不良习惯呢?

比如减肥、吸烟、喝酒、打麻将、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等,不一而足。

到底如何改变一个不良习惯呢?

曾仕强教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建议,他说:“改变一个习惯,最好的方法是用另一个习惯去替代这一个习惯。”

我们对待自己所有的习惯,无论好的坏的,都不要去对抗,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它,跟它和谐相处。

然后,我们在心中告诉自己,今天开始用另一个新的模式,替换掉原来的那个旧模式。

每一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自己跟内心对话交流,告诉内在的自己,要用另一个新模式替换原来的旧模式。

如此循环,不要多久,这个新的模式就会成为你新的行为习惯。

旧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被替换掉。

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易行。因为它符合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规律。

心理学讲,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两种。

自我暗示通常是指个体的显意识不断重复,使潜意识去接受显意识的思考内容,从而改变个体行为。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自己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人格(潜意识)施加某种影响后,这个人的个性和人格,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国学传统文化继承者,曾仕强教授的这种“用一个习惯去替换另一个习惯”的行动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了,人的“自我心理暗示”力量。

这种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内涵重合,充分论证了,我们先祖先贤们,倡导的遇到问题“向内求”的思想。

利用自我“内在的力量”,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实际困难,这种文化思想,才是一个人改变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个人命运的最佳途径。

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运用我们的文化思想,一切“向内求”,进行自我救赎。

我自去年学习读书写作以来,熬夜成了家常便饭。

自己身体健康,原本存在卡点,经常熬夜,加重了身心的损耗。

好多次想要早点睡觉,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会旧态复萌。

我越来越发现,早睡比早起更加艰难。

我尝试过多种方法,还是会因为某一天的特殊状况,坚持了几天或一段时间的早睡,又被终止,而后又进入旧的恶性循环。

这次认真反思,发现一切的根源,还是自我时间管理不当造成的。

李笑来说,时间是不能管理的,我们只能把它当做朋友。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

我白天的工作没有顺利完成,造成夜晚临界点的积压,不得不熬夜完成。

今天起,把早上起来读书,改成写作,先争取上午或者白天,把每天的日更内容写完。然后剩下的锻炼,读书,书画,管理账号再依次顺延。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抓住重心,至少每天千字更文,其次是读书。在其次书画,最后账号管理。

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按照四象限划分一下,依次排序。先专注于最重要的这件事,做完再做次要的。

找到自己的问题,层次分明地做事,每件事留出意外的时间空档,不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

若是实在是有意外占用太多时间,次要的任务,最后可以放弃,不能侵占到点的睡觉时间。

按照这个步骤,实行下去,逐步替代熬夜的坏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每当我们遇到瓶颈、困境、迷茫等各种问题时,不要去抱怨,不要向外找原因和解决方案,不去自我纠结,不与问题对抗。

一切向内求,自我反思,找到内在的问题根源,调动内在力量,以新习惯替换旧模式,彻底落实到行动上,实现自我突破成长。

#读书写作##每天读点书##笑薇读书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