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是现在最热门的几个专业,很多家长或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可能有点分不清。本文简单带大家理清。通信工程属于EE电子工程中的一类。

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和电子类区别:研究方向区别,专业课的异同,以及就业分析。

CS: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

EE:Electronic Engineering (电子工程):比如芯片设计制造(微电子方向),卡脖子技术!!

计算机科学长期占据主流热点的现实是基本不会改变的,因为智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使是制造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也是未来相当有前景的方向。

简单概括:电子工程EE偏制造业,计算机科学CS偏服务业

制造业成本高,周期长服务业成本低,周期短。CS的平均待遇比EE好很多的根本原因就在此,不论两个产业的业态如何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内生性差异必定导致待遇的差别。

但是,电子工程的发展,其实是一片蓝海,基本仪器,基本调试软件,特别是芯片设计和制造来说,未来大有可为。


就业分析:

计算机待遇就不多说了,大家也都了解。刚出来就业时,可以达到其他一般行业的两倍

虽然现在普遍存在EE(电子工程)转cs(计算机),待遇也不如计算机。但我认为:

电子工程(EE):相对于非计算机的其他行业,就业待遇挺不错。就业门槛比较高

一个缺点:本科毕业生较少从事对口工作,因为水平不到。

研究生可以去华为、中兴、小米以及其他电器制造商。人才比较紧缺,就业竞争不如计算机激烈。因为门槛很高,真正的越老越吃香,没有35岁互联网中年危机。

芯片设计与制造,卡脖子技术,未来一片蓝海

两电一邮就业方向(计算机与电子信息)(1)


计算机科学方向:

  1. 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等。比如华为的鸿蒙系统。
  2. ·算法:建立逻辑模型(离散数学等),解决实际问题。
  3. ·人工智能AI:也是算法,深度学习。通过训练,让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思考”一些问题并且给出结果。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4. ·数据存储技术:比如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磁盘容灾备份。
  5. ·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分布式:分布式计算,电脑集群。区块链。
  6. ·软件工程/人机交互:开发网站、开发app等等。

两电一邮就业方向(计算机与电子信息)(2)


电子工程方向:

  1. 通讯网络:互联网、移动/无线网络等,研究如何高效可靠的进行数据传输。
  2. 信号处理:将日常生活采集到的信息电子化,并且研究这个电子化的数据。包括声音/语音处理,模拟-数字转换,图像视频采集处理等。
  3. 微电子:微电子主要是设计制造芯片,具体包括成电路设计和芯片制造工艺这是卡脖子的技术,未来大有可为。
  4. 电子学:大概设计各种电器都需要用到。常见LED展板与嵌入式等。
  5. 系统控制:研究如何控制一个系统的运动,比如机器人、无人机。其实这跟自动化/机械自动化很像。
  6. 电气工程:主要研究国家电网在研究的东西:用弱电控制强电。
  7. 电磁学:射频技术。无线网络(物理层面上)以及蓝牙,NFC等。

通信工程就是ee下面的一个方向。


总结cs与ee大学培养方案的异同:

从这些课程可以看出,cs专业的四大核心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这些是码农必会的。EE只上数据结构,而且物理方向课程偏多,学习难度更大。


通信工程小补充:

十几年前的通信过程非常吃香,那时候发个短信运营商都要收一毛钱的,而这件事情,对于运营商来说,除了初始的设备,几乎是没有成本的。漫游费、接听费、固化座机费等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懂得。运营商赚的盆满钵满,所以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日子过的都非常的滋润。

科研方面:通信整体的发展还没有成熟,特别是国内的通信行业,属于正需要人才的大力发展的阶段,各个研究院,设备商,包括当年在运营商内部也都还是有不少活是有技术含量的,毕竟很多事情都还在从0到1的过程,所以通信的人才都能够在各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

如今的通信工程呢?

因为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利润降低。

通信专业,想要做技术的同学,都在补学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因为就算是去华为中心,岗位性质也在发生偏移,对于通信底层知识的要求越来越少,而对于编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至于薪资,因为是偏底层,搞C ,或者嵌入式开发的,相对于搞算法、java开发,薪资相对来说低点。


计算机行业真的门槛低吗?计算机人才是不是饱和了,谁都可以码代码。

网上充斥各种,“从0学python”、“30天python入门到精通”,得出计算机门槛低的谬论。

如果四年的课程,能够通过简简单单30天就能干活,还配得上几十万的薪水吗?

下次再补充。

两电一邮就业方向(计算机与电子信息)(3)


两电一邮介绍

两电一邮是:电子科大、西安电子科大、北邮。都擅长信息类学科。

起源:

北邮是原属邮电部大学,两电原属电子工业部的大学。所以一般情况下,运营商、中国信通院北邮占优,中电科技两电占优;

学科方向:

北邮更偏软偏民用,两电更偏硬偏底层偏军用一些。因为北京是互联网重镇,北邮具有明显优势;

专业实力:

第四轮学科评估如下:

成电2A ,1A,1A-;西电和北邮都是1A ,1A,1A-。 注意:这里讲的信息通信工程与电子科学技术是两个一级学科,其实都属于电子工程EE下的。单论计算机科学来说,西电最弱。

两电一邮就业方向(计算机与电子信息)(4)

就业:

一二线互联网、金融IT和运营商,北邮人数明显的第一。

电子类,北邮有所不如。如图。华为可以算在电子类就业中,西电的就业人数明显多余其他两校。

如图下图,北邮去互联网人数,吓人。百度124,腾讯124,字节跳动93,网易38.

两电一邮就业方向(计算机与电子信息)(5)

两电一邮就业方向(计算机与电子信息)(6)

两电一邮就业方向(计算机与电子信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