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剧、偶像剧肆意横流的今天,很难看到像样的历史正剧,这不得不说是价值观发生改变的一种外在表现。

很多人可以连续熬几个通宵追偶像剧,但是如果让他们看一看历史剧,想必一集看不完就昏昏欲睡了,我作为一个深度历史爱好者,倒是每逢有历史剧便会追上几集。

只是真正能让人追着不放的历史剧还真不太多,除了前面的《大秦帝国》系列,似乎再也想不起什么出色的历史剧来。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1)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甄嬛传》之类的不也是历史剧吗,话虽这样说,但这样的后宫宫斗剧只是披了一个历史的外衣,骨子里还是偶像剧,至于说能还原几分真实的历史,我只能呵呵。

说来倒也正常,历史正剧投资大,口碑争议大,容易被吐槽,自然也不讨喜,但这并不是说历史正剧没有市场,只要能拍出正史的大气磅礴,能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风骨,便会揪住观众的心。

就拿最近几乎快火到月球的《山河月明》来说,就是一部难得像样的历史正剧,这部剧自从开播以来便好评如潮,该剧主要讲述了燕王朱棣从少年时代转变成一代雄主的人生。

他少年时跟随元帅徐达喋血沙场,后又经过朝堂之争与宫闱之变,发誓为大明守好北疆,可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后,即位的皇孙朱允炆却逼得朱棣举起了“清君侧,靖国难”大旗,最终叔侄兵戈相向。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2)

奈何朱允炆拿得一手好牌却被自己打得稀巴烂,而朱棣却步步为营,最终登基称帝。

那么问题就来了,燕王朱棣只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发动靖难之役时,他的三个哥哥都去哪了,为何不阻拦?

在《山河月明》中,我们也能看到燕王并没有想着当皇帝,对他三个哥哥也很敬重,背后究竟有怎么样的历史故事?

燕王朱棣的大哥太子朱标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草根出身,他具备很多皇帝没有的优点,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凄苦生活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经历,更是成为了他当皇帝之后采取的一系列治国、治家举措的思想来源。

在朱元璋的想法里,他的江山是留给长子朱标的,这点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朱元璋当吴王之后,就将朱标封为了世子,他当皇帝之后,更是直接将朱标封为了太子。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3)

无论他后面生了多少个儿子,他都没有想过要废长立幼,而朱标确实也够争气,在这些儿子中,朱标的光芒也无人能及。

对朱标有了安排,其他儿子自然也要好生安顿以求家和万事兴,他多疑的性格让他更为信任这些儿子,于是便有了分封诸子前去边疆替朱标镇守国门的藩王制度。

为了抵御西北部元廷残余势力,他特意将最看重的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守在西部和北部,在当时来看,不得不说这走得是一部好棋。

只是可惜,朱元璋的如意算盘被朱标的英年早逝给全盘打乱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勤勤勉勉的朱标视察陕西回京之后,便一病不起,随后病逝。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4)

朱元璋悲痛欲绝,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想着将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了继承人,此时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已经去世,算起来还是朱允炆捡了一个大便宜。

朱标在众位弟弟心目中地位也很高,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对他敬重有加,假使他没有早逝,燕王朱棣根本不会逼着造反,更不会有靖难之役了。

燕王朱棣的二哥秦王朱樉

秦王朱樉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正面人物,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聪颖,但是成年后却走上了歧途,尤其是去往西安就藩之后,就犹如脱离了管控,更加肆意妄为,真的在封地当起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的王爷。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5)

朱樉在封地内大肆敛财,军民苦不堪言,更有甚者走投无路之下还卖儿卖女,当百姓集体跪在秦王府门前求饶时,他直接下令对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打死了一名老人。

朱樉奉命出征时,还命令手下将士兵有孕的妻子抓进府中,为了一时享乐,更是掳走了一百多名幼女,其行为已经天怨人怒。

此外,他还在府中大肆动用私刑,为了不让朱元璋知晓自己在封地的所作所为,他还命人经这些受尽酷刑的百姓全部灭口。

但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朱元璋还是知晓了次子的残暴,但他护子心切,只是派人严厉惩戒了朱樉一番。

只不过对于百姓来说,朱元璋的惩罚实在是太轻了,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有三名忍无可忍的老妇人,她们不惜赔上自己的性命,对朱樉下了毒,最终要了他的命。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6)

朱樉死后,朱元璋并没有太过伤心,反而认为他是他死有余辜、德行不良。

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说明的,那就是朱樉对于大哥朱标和四弟朱棣一直很不满,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点,让他满腹怨言,心理才变得扭曲,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燕王朱棣的三哥晋王朱棡

相比较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在各方面都相对好点,他一表人才,颇有智谋,但也比较残暴。

在去太原就藩的路上,还因为小事将他的厨师差点打死,可把朱元璋气得不轻,在封地也是胡作非为,多次车裂犯人,如果不是朱标从中调护,动怒的朱元璋叫就废掉了他的王爵。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朱棡的残暴行径有所收敛,开始在封地本本分分当着王爷,朱元璋看着朱棡如此,倒也很宽慰,尤其是在朱标去世之后,对朱棡也多有抚慰。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7)

可是令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年却因病去世了,朱元璋悲痛不已,而仅仅三个月之后,朱元璋也寿终正寝。

朱元璋去世之后,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而一场席卷中原的大动乱就此爆发。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朱允炆上台之后,看着自己的这些亲叔叔,心里很不爽,他觉得藩王在地方上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便火急火燎地削藩,甚至一连废掉了五位亲王,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住名节,举家自焚。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8)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已经成为藩王之首的燕王朱棣如坐针毡,在性命之忧下,他起兵反叛,最终攻破京师,自立为帝,是为明成祖。

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是在1399年,这也就是说,此时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经不在人世,更别说出手阻拦了。

所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好似也“钻”了一个空子,倘若这三个人有一个在世,朱棣能否当上皇帝就是未知数了。

朱元璋如何牵制燕王(燕王是朱元璋的第四子)(9)

太子朱标若在,朱棣不会也不敢谋反秦王朱樉若在,他根本不会放任朱棣谋反而不管不问,以他对朱棣的恨意,定然会举兵讨伐朱棣,晋王朱棡若在,他自然也不会甘心居于朱棣之下,联合朱允炆两面夹击朱棣最有可能。

只是可惜,他们三人在朱棣起兵时都不在人世了,燕王才得以成为明成祖……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等。

(图网,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