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读过李白的《蜀道难》,不由让人对太白山产生了憧憬。这太白山,就是秦岭的主峰,因山峰极高,常有积雪,故名太白。而茫茫秦岭,横亘华夏,绵延一千六百公里,隔开黄河与长江,更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以前,能上太白山顶的人很少,只有山外的采药人和冒险的驴友,由于山高路险,天气多变,徒步线路长,驴友失事频频发生。其中最有名的是鳌太线,由此登顶太白山,更是年年死人,但即便是如此凶险,也挡不住秦岭之巅的魅力,还是有不少驴友冒险穿越。如今,随着旅游的开发,已经修建了登临太白山的捷径,风险已大为降低,那我们也上去看看吧。

六月仲夏,我和红红来到汤峪,换乘大巴上山,进入峡谷后,一路急弯上升,半小时后抵达莲花峰瀑布。瀑布飞流直下,水量不算很大,但是高达一百多米,也相当壮观。沿着溪岸往上走,峡谷深幽,壁峭峰奇,山崖修有栈道,名曰三国古栈道,据说是在古栈道遗址上重建的,看上去犹如天梯。走上栈道,峰回路转,看到一面陡峭的山崖,有数十道黑色的痕迹,似浓墨从岩顶流下,这是泼墨山,相传李白曾在此挥毫泼墨。古时候,从长安到蜀地,最难的就是翻越秦岭,我想,《蜀道难》就是在此有感而发的吧。

栈道下来,再乘车前行,山路弯弯,又急又险,一路都是陡峭的发卡山路,司机虽然娴熟,但也不能大意,因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坠崖。(注:我们下山的第二天,就发生了翻车事故,3死7伤。)二十多分钟后,到达红桦坪,海拔2280米,这里是天下索道的下站,是近年修建的索道,这里也是大中转站,有人就餐休息,有人换上羽绒服,为上到峰顶作准备。

换乘索道,徐徐上升,向下眺望,几个山峰并肩而立,秀丽多姿,宛如七仙女下凡,这是太白山最秀丽的七女峰。继续上升,穿云驾雾,十几分钟后,便抵达海拔3500米的“天圆地方”,这要是徒步上来,恐怕得爬一天吧。

“天圆地方”是一段山脊,这里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山下还是春夏,山顶已近秋冬,真是一日体验四季啊。多数游客,到了这里,附近转转就下山了,毕竟也算登上秦岭之巅了,而少数游客,例如我们,还只是刚刚开始,要去主峰拔仙台,路还长着呢。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1)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2)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3)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4)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5)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6)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7)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8)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9)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10)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11)

秦岭山穿越纪录(陕西登上太白山)(12)

沿木制栈道前行,云雾在身边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过“太白山保护区”木门,走半个小时,就到了小文公庙。

据导游牌介绍,小文公庙海拔3550米,位于山梁刃脊底部,周围谷深不测,常有白云缠绕,宛如仙境一般,相传八仙之一韩湘子在此修道,得成正果,于是,周围百姓为祭祀韩湘子在此建庙。游客到了这里,都要进行登记,若是外国游客,则一律禁止进入。在登记站旁边,还看到了禁止“鳌太穿越”的醒目公告,提示2012年以来,穿越鳌太已造成50名驴友死亡,而在上个月,就有两名驴友穿越鳌太线时不幸遇难,看来这个禁令还是很有必要啊。

小憩之后,继续前行,便进入了石头的海洋,已经没有木制栈道,只有就地取材的简易石路。一路都是石头,密密麻麻,可以说,我一生都没有看过如此多的石头,到了太白才知道,这石海是何等的壮观,山连山,岭连岭,全都是石头!

为什么在3500米高的山脊上会有如此石海?原来,这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据路边导游牌介绍,“太白冰期”发生在距今约六七万年前的更新世末,石海又称石阵,是冰川运动时期山体隆起,经冰融作用,使山体崩解由上往下移动造成的,与此同时,还形成角峰、刃脊、槽谷、冰斗、冰斗湖、冰蚀湖、冰碛湖等地貌。可见,每一块冰川石上都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啊,穿行在石海中,那红色的箭头,就像大海中的浮标,偶尔出现一块草甸,就如同一个岛屿,但草甸里也满是石头。

除了草甸,处处可见花儿怒放的生命,尤其是杜鹃花,或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在路边的草甸中,或一枝独秀,或成片花开。如果说石头是太白山的风骨,那么花儿就是太白山的柔情,虽然一路攀爬辛苦,但一看到石海中花儿的笑脸,就总会受到鼓舞,并由此抖擞精神。

在石海里穿梭,在云雾中飘荡,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大文公庙,这时天色已晚,就在此地安歇吧。

据导游牌介绍,大文公庙在山脊的鞍部,海拔3580米,相传玉皇大帝曾封韩愈为太白山神掌管此地,被尊为关中一带的土地神,当地百姓为祭祀土地神而建立祠庙,这里远离尘世喧嚣,是祈福祈愿的宁静乐土。云雾茫茫,什么也看不见,放无人机上天,哇!云海壮观,变幻莫测,因为大山阻挡,一半云海一半山梁,这真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夜晚,云雾消散,天上的星星亮晶晶,远处的山边透亮泛红,啊,多么璀璨的星空!

这里有几栋简易的铁皮房,里面都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男女混居,130或150一个人,泡方便面光加热水就要10元,到了如此高地,有睡觉的地方就不错了,也没什么好讲究的了。我们房间住了二十多人,夜里有几人打呼噜,鼾声此起彼伏,我下铺是一对年轻情侣,不时弄得床铺咯吱乱响,搞得我彻夜未眠,熬到四点多钟,干脆不睡了,上山看看日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