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苏联与芬兰爆发了“苏芬战争”,这场战争也是苏联军队最大的黑历史之一。在苏芬战争期间,芬兰军队用来对付苏联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燃烧瓶“莫洛托夫鸡尾酒”声名鹊起,成为土制燃烧瓶的代名词。

苏芬战争为什么打(苏芬战争时期的燃烧瓶为什么被叫做)(1)

不过有人感到奇怪的是,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不是芬兰人,而是苏芬战争时期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外交部长),斯大林的左膀右臂。那么苏芬战争时期的芬兰土制燃烧瓶为什么被叫做“莫洛托夫鸡尾酒”呢?

苏芬战争为什么打(苏芬战争时期的燃烧瓶为什么被叫做)(2)

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后,苏联依靠空中优势对赫尔辛基、图尔库等芬兰重要城市实施轰炸。由于各种原因,苏联空军使用燃烧弹轰炸了芬兰平民,“乌鸦落在猪身上”的西方国家和法西斯国家则以此指责苏联并展开舆论攻击。

苏芬战争为什么打(苏芬战争时期的燃烧瓶为什么被叫做)(3)

结果在反驳外国舆论攻击的时候,不知道哪根弦搭错的莫洛托夫竟然宣称:苏联空军扔下的不是炸弹或燃烧弹,而是援助芬兰人民的面包。莫洛托夫的发言当然引起了芬兰人的愤怒,芬兰人便将苏联空军的炸弹称为“莫洛托夫的面包”。

苏芬战争为什么打(苏芬战争时期的燃烧瓶为什么被叫做)(4)

为了报复“莫洛托夫的面包”,芬兰人便将手中大显神威的燃烧瓶称为“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而当时报道苏芬战争的英语记者对芬兰语是“二把刀”,将“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错误翻译成了“莫洛托夫鸡尾酒”,还堂而皇之在本国大肆宣传。

苏芬战争为什么打(苏芬战争时期的燃烧瓶为什么被叫做)(5)

因为英语国家控制了国际话语权,所以“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个错误翻译反倒成了主流叫法,“敬莫洛托夫的鸡尾酒”反而被遗忘了。再加上苏军后来在卫国战争中也大量使用燃烧瓶,“莫洛托夫鸡尾酒”便成了燃烧瓶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