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两岸,广州塔与珠江新城CBD遥相辉映。 摄影/ 东方IC
西、北、东三江各自携带着大大小小无以计数的支流,像三支一路扩充连续壮大的队伍,不约而同地奔赴到地势开阔的入海口,各自在浅海区域冲积成一个小型的三角洲,彼此连缀起来,就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珠江三角洲,然后通过8 个入海口,融入浩瀚无际的南海。
上学时初始接触地理课,是从重要的山脉和河流展开的。关于中国的河流,我首先记住了四大河流: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珠江作为中国第三、南方第一的大河,与我的出生成长乃至现今的生活切切相关,因为我的家乡就在珠江水系主流——西江的边上,长大后我又来到了广州,距我目前居住地不足千米之外即是穿城而过的珠江。
发源,流水的三个方向
广义上的珠江,属于一片水系,而且是多重水系的纵横交汇,绝对不能简单地将之视作一道江河,它包括西江水系、北江水系和东江水系,实为广州到入海口诸多大小河流的总称。顾名思义,西江、北江、东江分别从广东的西面、北面、东面奔流而来,这三个方向的流水在入海口区域,共同缔造出岭南最大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并孕育出闻名世界的东方大港——广州市。
广州珠江新城,夏天暴雨后,空气通透。 摄影/ 四海影像 / 东方IC
如此特异的庞大奇石显现江中,当然得有美好的故事来匹配。关于海珠石,有一个传说:在遥远的波斯帝国,有一位富有占有欲的商人,访知广州有一颗绝世珍宝——阳燧宝珠,便不远万里而来,愿以10 万重金购买,几经周折,终于如愿收入囊中。然而这位商人过于欢喜,在上船回去时,忍不住取出宝珠,置于掌心久久端详,越看越爱,得意忘形。没想到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腾,商人正愕然之际,只见一道白光自他掌心跃起,飞快地潜入江中,掌上瞬间空无一物,而白光潜入处,缓缓涌起一块巨石,状若宝珠,大如岛屿。不用说,这自然便是宝珠显灵,不愿去国离乡,宁愿化为礁石亦要守土一方。
由于海珠石面积庞大,后来又因江中泥沙冲积而与北面陆地隐约相连,因而又被称为海珠岛、海珠洲,更切合传说的是称为走珠石,历代多被开发利用,但也因此而致使海珠石光华散失,终至沉匿不见。南宋时期曾在上面建慈度寺,后又建有纪念广东史上第一个探花李昴英的文溪祠和探花台;清代曾在上面建炮台,架设大炮二十座;1912 年,刚刚改称的广东省城警察厅水巡总局在上面设立警察第十二区署;1917 年,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海军舰队,在上面设立海军办事处;1918 年,国民政府在上面立海军上将程璧光铜像;1925年建成海珠公园,以玻璃屋为最大特色;1930 年,粤系军阀陈济棠为扩堤填地,将海珠石突出部分炸掉局部,其余则被新堤掩埋。造化珠江及广州的海珠石,从此沉埋地下,至今少为人知,留不下一声叹息。
三角洲,浅海向平原的演变
由珠江水系各自冲积、连缀而成的珠江三角洲,面积达1.13 万平方公里,为中国东南沿海口最大的三角洲平原。在很久很久以前,珠江三角洲所在的区域,是一片分布着众多小型岛屿的浅海湾,实为中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一个巨大凹地,又因海水淹入而形成溺谷湾,吸引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流水奔流而来,在此交汇碰撞。长期以来,三江所带来的巨量泥沙,不断地在这里发生淤积,逐渐打破了浅海湾的格局,加上海洋平面升降的影响,使之持续经历着由陆至海和由海至陆的交替沉积的复杂过程。大约在距今2000 多年前,古老的海湾终于被沉积物不断淤浅,塑造成型,成一个水陆交错的平原沃野。
珠江三角洲又包含着大大小小的三角洲,除了西、北、东三江各自形成的三角洲外,还有广州境内的流溪河、增江河等直接流入浅海湾的小河流,也形成了各自的小三角洲。因此,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单一的冲积平原,而是由众多大小三角洲相互穿插、连接而形成的复合三角洲平原,与珠江水系的构成同出一辙。
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周边群岛密布,如内伶仃岛、横琴岛、大屿岛、桂山岛、万山群岛、担杆群岛和佳蓬群岛等,平原中又穿插着由古海湾岛屿变迁而成的丘陵山地,计有290 多座。从地理和地貌上说来,珠江三角洲主要具有两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平原土地利于种植生产,较早就发展成为中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二是与围绕南海的东南亚弧形岛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即是通往东南亚和欧美的交通枢纽,为最早的东西方文明交汇窗口之一。珠江三角洲孕育和滋养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澳门、香港等重要的城市,培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海洋文明,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岭南的文化中心,素有“南海明珠”的美誉。
珠江三角洲的地域范围,同样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珠江三角洲亦称小珠三角,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广州、东莞、深圳、佛山、江门、中山、珠海等地;广义的珠江三角洲亦称大珠三角,以小三角洲为主体,包括其外围平原,范围西自肇庆,东至惠州,北起清远、佛冈,南至沿海岛屿。
饮用和治理,水声诉说变幻
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无疑是与珠江关系最密切的城市,而从狭义的珠江来说,广州则是唯一与珠江同呼吸共成长的城市,珠江水自古至以来就是广州的命脉,是广州居民生命的源泉和生活的慰藉。自清光绪年间广州创立自来水公司算起,今天的广州人喝上自来水已有100 多年。追溯起来,广州人对饮用水的开发,真是源远流长,最早的有据可查的是2000多年前的南越时期,南越王赵佗在越秀山南麓开凿越王井。公元248 年,担任吴国交州刺史的陆胤来到广州,将出自白云山蒲涧的甘溪开凿疏通,首开引水入城提供饮用的范例。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创立广州省河自来水公司,然后采取拔官款和招募商股的方法建设水厂,1908 年,广州第一家水厂——增埗水厂(在今荔湾区西村)正式投入使用。
民国时期,广州分别建设了东山水厂和增埗新水厂。新中国成立后,自1958 年至1962年间,即兴建了白鹤洞、河南、员村、黄埔、车陂五间水厂。接下来,广州各地的水厂不断兴建和扩建,至上世纪90 年代起,又开始实施向市外跨境取水,2010 年开通西江引水工程,2015年在白云区新建广州市北部水厂。
珠江夜游游船上 摄影/ 游坚
现在,外地人来广州观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珠江夜游。珠江夜游无疑是饱览珠江全线景观的最佳选择,每到夜晚,几十艘游船分别从大沙头码头和天字码头起航,沿途可观赏白鹅潭、沙面、爱群大厦、二沙岛、广州塔、海心沙等名胜古迹和特色建筑,领略风光旎旖的珠江夜色。一江流水,呈现无边风景,体验无限风情。
珠江在带给广州恩泽和景致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困扰,比如洪涝、污染等等。关于珠江的治理,同样源远流长。珠江历代洪水频发,尤以中下游和三角洲最甚,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洪灾,始于唐代,逐代愈演愈烈。而近百年来发生的较大洪灾,就有1915 年、1968 年、1988年、1996 年、1998 年的西江洪水和1959 年东江大洪水,1982 年北江大洪水,1991 年南、北盘江大水等。广州迄今受影响最严重的一次,是1915 年的西、北江特大洪水,其时广州市被淹7 天,真正印证了那首粤语地区耳熟能详的童谣“落雨大,水浸街……”
早在唐代,珠江就拉开了治洪的序幕,那时的治洪,主要的方法是修筑堤围,大多集中在主流西江的沿岸,此后历代各地不断修筑堤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开始限制垦沙,清末到民国后期,又曾采取疏浚河道、在中上游植树造林以及修蓄水库、在下游开辟支河分流的做法。
而对于广州城的城市防洪,则主要通过开凿濠渠、整治河涌。广州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均屡次在城内开凿濠渠。位于惠福西路光明广场下的南越国木构水闸是国宝级文物,这个木构水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构水闸遗址。水闸从北往南分为“引水渠”、“闸室”、“出水渠”三部分,向珠江呈“八”字形敞开,反映了秦汉时期的广州地区的水闸建造水平已相当高。宋代时,广州一是兴建了东西两城,二是开挖了六条排水、防洪,兼可防火、通航的大水渠,即“六脉渠”,该渠贯通整座城市的南北。六脉渠和护城濠两大系统,令城内雨水、污水由街道小沟流入六条干渠,然后排出河涌,城外的则排出护城濠,再流入珠江,使城内无水患之忧。而明代开掘的东濠涌,不但是市内交通要道,还是广州居民的饮用水源。为防范内涝,濠渠还设置水关和水闸,按《广东通志》的记述,广州府城除了16 个城门之外,另有10 个水关。
直至现在,广州城依然濠涌遍布,最著名的有东濠涌、荔枝湾涌等。东濠涌北起麓湖,南衔珠江,全长4.51 公里,是广州现存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的河涌。只是,今天的河水治理,已基本上从治洪转向了治污。(文 | 安石榴)
选自2017年02期《中国三峡》特别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