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1)

一、知识梳理及注意事项

(一)知识梳理

1.溶解度(固体)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缺一不可(1)条件:温度 (2)标准:100g水 (3)状态:饱和 (4)单位:g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2)

3.溶解度曲线

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点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3)

① 曲线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上图中a点表示A物质在t1℃时溶解度为m1g。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点表示在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m2-m1)g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点表示在t1℃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1-m3)g A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 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点表示在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4g

(2)线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4)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5)

(1)判断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①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②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略升);

③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

t2℃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温度大于0℃而小于t2℃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

(3)解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问题

①分别通过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物质是A和B;

②分别通过加入溶剂、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物质是A和B;

③对于A物质来说,配制t2℃时的饱和溶液,若升温至t3℃ ,它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若降温至t1℃,它仍然是饱和溶液。

(4)确定物质结晶的方法

①从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A,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法;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B,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法;从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C,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升温结晶法;

②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也可以用A的饱和溶液洗涤的方法)提纯A;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也可以用B的饱和溶液洗涤的方法)提纯B;

(5)判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

①在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C;

②在t1℃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C>B>A。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6)

(6)解决简单的配制溶液问题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7)

②在t1℃时,配制110gA的饱和溶液,需要物质A与水的质量比是多少?

答:10:110=x:110g,需要A的质量为10g,则水为100g,物质A与水的质量比1:10

(7)确定物质的溶解能力

t2=20℃,则A、B、C物质的溶解能力为易溶(因为20℃,它们的溶解度都大于10g)

(二)注意事项

(1)溶解度的数值后面必须有单位(g)

(2)说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否则错误

(3)比较溶质的质量时,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4)用溶解度求溶质质量分数时,溶液必须是饱和溶液

(5)饱和溶液升(降)温,若有固体析出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若无固体析出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例题解析

【例题1】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8)

A. 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20℃时分别将甲、乙的溶液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

C. 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乙

D. 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降温到10℃其质量分数仍为10%

解析:选D

A.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选项说法错误;

B.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虽然相等,但选项中没说是饱和溶液,没有饱和这个前提,无法比较,所以选项说法错误;

C.由曲线可知,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10g水中可溶解的甲比乙质量大,所以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可知,10℃时乙的溶解度约为30g,此温度时乙溶液的最大浓度大于10%,所以不会有溶质析出,仍为10%。

【例题2】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9)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解析:选C

A.没说温度,所以选项说法错误;

B.因为甲为陡升型,乙为缓升型,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混有少量乙的甲,所以选项错误;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溶解度计算,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所以选项说法正确;

D.没说溶液是否饱和,所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例题3】下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10)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解析:选D

A.20℃时,甲的溶解度为25g,12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最多,等于25g,所以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选项说法正确;

B.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选项说法正确;

C.由曲线可知,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选项说法正确;

D.没有说明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多少,选项说法错误。

【例题4】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11)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

解析:选A

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没说溶液质量关系,所以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象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象可知,甲为陡升型,乙为缓升型,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混有少量乙的甲,所以选项说法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所以50g水中只能溶解55g甲,得溶液为105g,故选项正确。

【例题5】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各60g后,再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12)

A.在t1℃时,所得a、b两种物质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60

C.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两烧杯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b物质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解析:选C

A.根据曲线可知,在t1℃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40g,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60g,因此,在t1℃时“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各60g后,再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盛

放物质a的烧杯内固体有20g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而盛放物质b的烧杯内固体全部溶解且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均为饱和溶液的说法是错误的;

B.该选项中的溶解度数值没有单位,说法是错误的;

C.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60g,此时两溶液都是100g水中溶解了60g溶质,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因此两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的说法是正确的;

D. 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随温度升高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至t2℃时100g水溶解60gb恰好成为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的说法是错误的。

【例题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13)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

B.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解析:选B

A正确,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

B错误, 因为没有指明t2℃时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如果t2℃时,甲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00g,此时,甲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可能比大于乙

C正确,根据溶解度曲线明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在这种情况下, 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例如KNO3中混入少量NaCl,采用的就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讲解,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14)

下一篇文章 分子和原子

上一篇文章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