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首场外出参观采访活动,组织近300名境内外记者参观“奋进新时代”大型主题成就展。

此次展览设序厅、中央综合展区、地方展区、展望展区、室外展区和互动展区6个展区,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全面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武器装备模型、自主研发科技产品的实物模型、展现脱贫攻坚历史进程的图表图片……6个展区6000多项展览要素,让观众亲身感受中国十年来的非凡成就。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厅(探访奋进新时代)(1)

来自中外的记者参观“奋进新时代”大型主题成就展。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1:1的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模型搬进现场

室外展区展示了大量“国之重器”实物模型,成为观众热门打卡地。

进入室外展区,一个长6.9米、高3.85米的核电装备模型 “国和一号”映入眼帘。“国和一号”是落实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基础上,依托工程项目平台实践和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是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该项目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实现了从“二代”到“三代”的跨越,具备先进核电自主化、批量化、规模化建设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1:1的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和祝融号火星车模型也是吸睛亮点。此外,还有一些重大工程模型亮相现场。比如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采用多项智能设计理念的雄安站模型。东方红LF2204无人驾驶拖拉机,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具备精准作业和全天候作业特点。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厅(探访奋进新时代)(2)

记者们参观“奋进新时代”大型主题成就展。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全国各省区市均有集中展示单元 观众排队体验互动项目

地方展区中,全国各省区市都有集中展示的单元,观众既可观摩“科技范”十足的实物模型,还能驻足体验互动项目。

比如,在上海单元可看到国产首制大型邮轮模型、国产12英寸大硅片、“造岛神器”昊海龙号模型以及“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模型;在安徽单元可看到“祖冲之号”大型实物模型、东方超环等大科学装置;贵州单元设置了“天眼观苍穹”互动展项,观众可以在“中国天眼”FAST模型前,通过耳机聆听经过技术处理的来自宇宙深处的脉冲星声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600多颗脉冲星。

位于广东单元、香港单元、澳门单元中心位置的粤港澳大湾区沙盘,吸引了不少观众观看。“大家看沙盘时,问得比较多的是科技分布,比如国家重点扶持的科技项目怎么在大湾区布局,在沙盘上的什么位置,我会结合沙盘一一解答。”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交通方面,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被问得特别多。

走进北京单元,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1:20等比例彩车微缩模型亮相,观众可以感受到庆典的盛况。在“北京中轴线”互动体验区,可探访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感受北京文化魅力,展示北京大力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的成效。

展览期间,甘肃单元里始终排着长队,不少观众体验“我在敦煌画壁画”互动项目。观众可以根据喜好,在屏幕上选择敦煌壁画(局部)线稿重新上色,不到一分钟,便可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敦煌壁画作品,输入姓名并保存,还能打印出来留念。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厅(探访奋进新时代)(3)

来自中外的记者参观“奋进新时代”大型主题成就展。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展现脱贫攻坚鲜活样本

非凡十年,筑牢人民幸福之基。地方展区中,通过一幅幅精彩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展现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

走进湖南单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准扶贫”地标石,从十八洞村出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打造了乡村振兴的示范区;西藏单元展示了西藏首个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三有村”村容村貌模型,各族群众有房住、有产业、有健康,生活越过越红火。

宁夏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这十年,宁夏不仅在脱贫攻坚的点上有大突破,而且在城乡居民生活的面上也有新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农民收入十年增长2.26倍,达到15337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96倍,达到38291元;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更是增长了2.63倍,达到12786元。

宁夏的枸杞是《中国药典》载明唯一可以入药的枸杞品种,如今,枸杞产品不再局限于干果,还形成了全产业链条,现场展示了枸杞保健类药品,枸杞软糖、枸杞蛋白粉等。宁夏单元的闽宁镇展区成了网红打卡点。现场展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典范闽宁镇置景模型,展现脱贫后的各族人民正向共同富裕迈进。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厅(探访奋进新时代)(4)

外国记者参观“奋进新时代”大型主题成就展。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现场感受祖国的“绿水青山”

现场多个展区布置了沉浸式体验区,展示优美的自然风景。

浙江单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验区,由5块屏幕包围形成,以24小时为时间轴滚动播放浙江的自然人文实景影像。陕西单元内,一块“陕西文物精粹”的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160余件文物的动态图片整齐排列在墙上,观众可以放大、任意旋转观赏每一件藏品;青海单元,水塔状的屏幕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具象化,矗立在展厅中央;云南单元设置了裸眼3D视频“大象迎宾”;海南单元在现场布置了一条“海底隧道”,行走其间,各种海洋生物就在身边缓缓游动。黑龙江单元设置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场景,在覆盖白雪的山岭间,一头雪豹正在觅食……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曹鏸仔细逛了每一个地方展区后,对山东展区印象最深刻。“我原来以为,在山东展区可能会看到粮食等展示,后来我发现山东展区的高科技非常突出,现场展示的VR等,给了我很新奇的体验。另外山东这几年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曹鏸说,参观后,让她对国家十年来的变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她还谈到室外展区的展陈,让她特别感兴趣的是无人驾驶拖拉机。曹鏸说,自己老家是南方的,她所见到的农业都是传统的人工采收方式,“它们改变了我对传统农业的认识,让我感受到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创新发展。”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厅(探访奋进新时代)(5)

海南单元在现场布置的“海底隧道”。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澳门濠江日报常驻北京记者戴雅平说,他参观过很多全国性的展览,澳门作为展厅出现在全国性的展览中,还是首次。“这也是把澳门同祖国的发展和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澳门的记者,我看了以后感到非常亲切。”戴雅平说,他对展柜里的两件展品非常感兴趣,一件是澳门居民往来内地的通行证,另一件是珠海的社保卡,“这说明两地融合得非常紧密,澳门居民在内地生活、工作更加方便。”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