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长 前 戏
终身一夫一妻
全球只剩2000多只
......
文 / 聂凡鼎
中国IP商学院 院长
“中国城市1号IP计划”
第94城
《 齐 齐 哈 尔 1 号 IP 提 案 》
注:“中国城市1号IP计划”简称CIPP,类似熊本熊之于熊本县,将本地最核心的文化资源设计成独一无二的IP形象,并与当地产业充分链接赋能,以此驱动区域经济的指数化升级。
“中国城市1号IP计划”已提案城市:
商丘、潮州、龙泉、金华、咸阳、凤凰、都江堰、永州、蓬莱、漳州、赣州、南昌、郑州、丽江古城、韩城、宜兴、新绛、山海关、瑞金、吐鲁番、海口、常州、济南、泸州、邹城、佛山、库车、乐山、自贡、钟祥、湖州、濮阳、惠州、温州、同仁、武汉、大名、长春、太原、镇江、南阳、张掖、安庆、福州、歙县、无锡、武威、宁波、上海、榆林、徐州、临淄、蔚县、安阳、聊城、常山、寿县、保定、天津、拉萨、北京、桂林、大理、昆明、遵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长沙、荆州、杭州、承德、延安、开封、邯郸、扬州、泉州、苏州、南京、大同、沈阳、景德镇、洛阳、绍兴、汉中、呼和浩特、正定、武当山...
全国共计13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Hi all 我是鼎叔,上期是和上古皇妃无精受孕有关的商丘,今天是齐齐哈尔。
雪乡
说到齐齐哈尔,在黑龙江的旅游版图上名气算不上大,黑龙江旅游最近比较火的应该是被《爸爸去哪儿》带火的童话王国:雪乡,当然,还有省会哈尔滨。不过,如果把时间倒推一百多年就会发现,齐齐哈尔才是黑龙江乃至东三省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从康熙一直到解放后齐齐哈尔都是黑龙江的省会,而哈尔滨在整个清朝大多数时间里只是个小渔村。
不过因为1897年,沙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哈尔滨的枢纽作用使得其地位受到空前的提升,并且一举成为工业和商业重镇。齐齐哈尔虽然因为一条铁路错失了良机,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今天依然是玩好文旅的重要资本。接下来呢?鼎叔从几个不同的文化维度来观照一下齐齐:
首先是移民文化。
关于移民文化倒不是齐齐哈尔独有的特色,事实上整个东北或者叫关外到处可见移民的身影,当年不是有部电视剧叫《闯关东》嘛,说得其实就是这件事儿。我们都知道,满清发祥于白山黑水之间,当满人入关之后,据说为了防止移民毁坏龙脉,所以发布了封禁令,也就是禁止关内以及半岛的朝鲜人流向东北,修筑了很多叫“柳条边”的边防设施。
但这件事儿的起由并不简单,从明朝末年开始,东北出产的人参和皮毛就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满清能够崛起,最终问鼎中原,和这一部分收入是分不开的,所以当时就有很多关内人口偷偷跑到关外采参捕猎,进行贸易,这种行为对满清统治者来说是削弱经济基础的一件事儿,虽然后来清朝入关,但对于满清贵族来说,东北始终是自己的老家,也就是大后方,不希望汉人染指,所以历史上即便有些小的反复,比如康熙曾短暂开放过禁令,但一直到清末,封禁是最重要的一项政策。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东北大片土地没人,这也为后来沙俄入侵留下了隐患,你这有这么大片土地没人,那我就过来。羸弱的清政府又无力对抗沙俄,这就导致大片国土丧失。所以晚清开始,就取消了封禁,这才有了闯关东这样的移民潮。
总的来说,东北的移民除了闯关东讨生活的内地汉人之外,还有朝鲜人,俄罗斯人,918事变以后,日本又派出开拓团,这期间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也把不少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安插到东北边境,尤其是齐齐哈尔,作为当时的边防地区,移民文化就显得格外复杂,今天我们到齐齐哈尔就会发现,除了汉族、满族还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比如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等,而且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俄罗斯、日本、朝鲜等移民的后代,事实上这些大量的移民带来的文化交融也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文化形态。
第二是“站人”文化。
因为齐齐哈尔最早是清政府设置的一个重要驿站,用于加强边关的统治而存在的,所以清代较早定居齐齐哈尔的汉人,主要是安置在这里的站丁及其家属(很多是康熙平三藩之后,把三藩的后裔迁到了这里)。因为当时政府有规定,站人生活范围不能超出驿站周边200里,所以这些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而且文化相对独立,据说站人之间还有一种独特的语言叫站语。
当地人管这一部分人叫“站人”,他们属于军籍,但不是旗人,也不承担出征任务,但以军事化的形式,承担了京城至黑龙江的公文传递、交通运输、押解人犯等差役。站人文化的遗存今天在齐齐哈尔还有所保留,比如古道遗存,老宅、宗祠、家谱等,据说有一部分老人今天还互相用站话交流……
第三是官屯文化。
官屯是清朝初年政府设置的东北边境驻防体系,遍布东北全境,今天在齐齐哈尔有很多村子的名字还体现了这一文化的遗存,比如前官地村、后官地村,东官地村等。官屯也被称为官庄,简单讲就是屯垦戍边,这个传统古往有之,从秦朝大将蒙恬当年修九原郡(就是今天包头)以抗匈奴开始,这种形式很多朝代都有,清朝也不例外。
当然,清代官屯不太一样的是,他们属于八旗管辖,但很多并不是满人,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有,不仅搞粮食生产,还带有很多创业的色彩,且世代相传袭,史书记载这些人“风气朴厚,习劳耐苦,不以耕凿为艰……百余年来,世服其业,不特有资公用,亦且取盈蓄,较之索伦诸部落游猎、采捕,转为利多害少。”
有官屯就有官仓,也就是储备粮的仓库,齐齐哈尔的官仓是当时东北四大粮仓之一,不仅用于军需保障,遇到灾年也用于赈灾济贫,可以说为稳定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最后说一说流人文化。
我们知道清朝对戴罪之人的流放一般来讲就是新疆、黑龙江这样的地方,黑龙江就是宁古塔、齐齐哈尔这样的地方。我们在讲潮州的那一期里面说过,在中国的古代,流放和贬谪往往带有文化输入的味道。所以流人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影响往往是非常大的。
就拿齐齐哈尔来说,因为很多被流放到这里的都是犯罪的官员、文化精英,所以他们对当地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在繁荣文化方面,流人或诗以咏志,或记述见闻,或结社集会,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诗集,有诗社,有集会,有方志,有书法,有绘画,清代流人创造的文化至此形成又一个高峰,也成为中国流人文化的绝响。
OK,通过以上几个维度,主要对齐齐哈尔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生态作一个简单的梳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中国的文旅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文旅升级,也就是去同质化,除了自然景观风貌的独特性之外,如果不深入的挖掘当地的文化独特性,文旅升级就很难打开局面。尤其对于一个不太知名的旅游目的而言,以文化独特性支撑的IP体系,是最重要的一个文旅抓手,所以,地域特色与文化面貌二者缺一不可。
刚才讲了文化的部分,下面再说说自然,齐齐哈尔对外有一张名片叫中国鹤城,官方的旅游口号叫“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齐齐哈尔境内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有21万公顷,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丹顶鹤保护区之一,今天全世界丹顶鹤大概2000多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多说一句,我小的时候,有一首歌特别火,好像是歌手甘萍唱的,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现在也能哼两句,这首歌讲述的就是一个叫徐秀娟的女大学生为了保护丹顶鹤,献出生命的故事。
徐秀娟就是齐齐哈尔人,一直从事丹顶鹤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国有两个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北方的在齐齐哈尔扎龙,南方的在江苏盐城, 1986年,徐秀娟受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前往开展工作,不幸殉职,年仅23岁,被追授烈士。今天在齐齐哈尔和盐城都塑有徐秀娟的塑像作为纪念。
大致勾勒完齐齐哈尔的自然和历史,再补充几句:譬如要记住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还有著名爱国将领马占山将军就是齐齐哈尔人,当然还有什么任泉、吴若甫、姜宏波、吴莫愁、沈腾、还有我非常喜欢的毛不易也都是齐齐哈尔人哈。
OK,铺垫完毕,进入1号核心文化元素提炼环节。其实也简单,作为丹顶鹤的故乡,又有中国鹤城的名片,所以,将丹顶鹤这个寓意美好的珍稀物种进行私有化是非常有价值的。之前我讲过,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本来就代表着美好的寓意,而齐齐哈尔又有着天然的地域和文化优势,对于齐齐哈尔来说,用好这张名片,将丹顶鹤作为IP,进行资产化说非常适合的。
当然,在具体的IP设计中,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属性与历史气质,我个人的看法是齐齐哈尔作为整体的东北文化的一部分肯定是有质朴与幽默的元素等,但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的丰富性和多多少少的文艺气息。在鼎叔看来,齐齐哈尔的IP设计不仅是面向黑土地的,也是面向天空的。
很多年前齐齐哈尔办冬运会的时候,搞过一个吉祥物,就是丹顶鹤的形象,叫“丹丹”,依然和许多今天的失败的城市吉祥物一样,缺少情感连接点,缺少记忆簇点,更缺少一个IP化的运作思路和具体动作。
丹丹
另外,除了设计之外,作为齐齐哈尔来说,其文化的深度和多样性也需要在IP的运营之中有所体现,这一部分就需要去进行故事化的呈现并与商业消费场景融合,这些都是IP得以传播的内容支撑。
OK,今天的齐齐哈尔1号IP探讨就到这里,下期聊一聊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城市,猜猜是哪里?另外,所有关于中国城市1号IP计划和相关文旅咨询请统一发邮件lm@cama.cc 与我交流。
下周五晚9点,我们另一座城再见!
- E N D -
著名IP策划人:聂凡鼎
中国IP商学院 院长&首席文化官
国家文旅部中传集团 首席文旅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文产院 首席IP专家
九麦咨询 董事长;艺窝疯 CEO
CIPP中国文旅同盟 轮值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