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黑” 卖得“欢”

“一梨难求” 礼辛黑梨成年货新宠

新天水记者 裴婷婷

每到冬至时节,甘谷县礼辛镇的招牌特产——礼辛黑梨就会如约上市销售。黑褐色的梨子,被南方小伙伴戏称为“暗黑美食”,却是当地人的心头好,独特的清爽酸甜,让不少人欲罢不能。春节临近,随着人们开始置办年货,礼辛黑梨又迎来了“一梨难求”的销售旺季。

河北今年的皇冠梨(礼辛黑梨成年货新宠)(1)

冬日的午后,在礼辛镇一座院落内,几位村民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正在对刚搬出冷库的黑梨进行整理和包装。“黑梨是我们礼辛镇的招牌之一,每逢过年前后,很多人都会来采购,将黑梨当作走亲访友的礼品。”村民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黑梨品质的提升,销量一直不错,今年是个丰收年,黑梨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

礼辛黑梨是礼辛古镇久负盛名的物产,在每年秋分前后采摘,新鲜的黑梨口感酸涩,但在背风阴凉处经过3个多月存放,果肉自内而外软化,梨子颜色由红变黑,颗颗冻结成了冰球。食用时置温暖处或投冷水中化开,口感细腻、清凉,有润喉消火和解酒的功效。因此,一直深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河北今年的皇冠梨(礼辛黑梨成年货新宠)(2)

“我自己要2箱,其余几箱准备寄给北京的亲戚。”市民张磊是土生土长的甘谷人,每年春节前都会驱车来购买黑梨,“今年终于买到了,去年我这时候来都买不到,直接是‘一梨难求’。”

“春节前后是食用黑梨的最好时节,也是销售旺季。往年基本在腊月二十左右,黑梨就会销售一空。今年也已经到了尾声,预计再有两三天,就要售罄了。”梁新明是礼辛镇发展黑梨产业的牵头人,他告诉记者,虽然礼辛黑梨自古享誉陇上,但之前大都是当地人食用。这几年,随着当地农特产品被人们所熟知,闻名而来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在礼辛镇李家山村,梁新明种植了40多亩梨园,盛果期产量在1万多斤。他成立的甘谷县倪山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17年注册了“礼辛黑梨”商标,是当地唯一专门销售黑梨,并帮助周围村民代销的合作社。

河北今年的皇冠梨(礼辛黑梨成年货新宠)(3)

“我把当地的种植黑梨的农户都吸纳了进来,目前社员有132人。去年通过合作社直销、帮销的黑梨有30多吨,收入在150万左右,今年预计销量在80吨左右,合作社的销量能达到当地黑梨总销量的一半。”梁新明表示,黑梨的价格按大小、品质,从5元到8元不等,在合作社分拣、冷冻和包装运输后,现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可以吃到礼辛黑梨,线上销售也逐渐红火起来。

如今,借助政府搭建的平台,甘谷“新农人”把黑梨从民间美食变为年货“爆款”,并利用电商平台将带着乡愁的黑梨销往全国,成为了村民们增收的“致富果”。

“我的眼睛不好,只能在家看娃,幸好丈夫在梨园务工,每年能有3万元的收入。”在李家山村,村民夏瑞丽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担着黑梨走到城里去卖,一天辛苦也赚不了几个钱,没想到现在我们在家门口种黑梨,就能挣到钱。”

河北今年的皇冠梨(礼辛黑梨成年货新宠)(4)

几年来,礼辛黑梨逐步解决着运输难、品质参差不齐、销售半径小的问题,还从包装的外观、历史、人文、地域方面挖掘潜力,更大程度地提升着黑梨的附加值。目前,礼辛镇黑梨的种植面积在500多亩。

“今年我们通过冷链运输,将黑梨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全国各地,两天就能到货。目前,一部分是线上自主下单,还有些是当地人为亲友邮寄的乡亲味,销量最好时一天在30单左右。”梁新明告诉记者,因为今年黑梨丰收,他就将天水本地的网红请来进行直播带货,没想到直接带火了周边的消费市场,几乎每隔两天就有40多斤的黑梨销往武山县。

“礼辛黑梨的好处都是老人口口相传的,我想下一步要通过科学的检测,让大家都知道黑梨好在哪里,继而延伸到黑梨产品的深加工,让村民种植的小果也能变成钱。”梁新明说,他正在准备申请“甘味”品牌,让“礼辛黑梨”走出甘谷县,成为天水乃至甘肃的一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