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音乐杂志官网(音乐恒星开拓襄阳音乐市场)(1)

襄阳音乐杂志官网(音乐恒星开拓襄阳音乐市场)(2)

襄阳音乐杂志官网(音乐恒星开拓襄阳音乐市场)(3)

襄阳音乐杂志官网(音乐恒星开拓襄阳音乐市场)(4)

“北街的旧时光,夹杂着一碗黄酒香,香透了北街,香透了时光……”“抱一把木吉他,就能度一整个夏。一天一天一天,一年又一年……”4年来,原创音乐200多首,为客户录制歌曲3000余首,恒星音乐工作室的一群90后们,将音乐作品与本地市场接轨,梦想落地、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钟亚萍/文 杨东/摄

音乐作品成了金字招牌

近一个月来,每周五晚的北街151号“恒星”门前都热闹非凡,两个音箱、一台电子琴、几把吉他,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年轻人在街头尽情歌唱,吸引着路人放慢脚步、驻足欣赏。每周五晚的街演是恒星音乐工作室的品牌活动。

这是一支怀抱着音乐梦想、平均年龄24岁的7人青年创业团队。2011年,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专业毕业生任威亮,放弃了家乡稳定的教师工作,回到学校,和同样爱好音乐的大二学弟、学妹刘云飞和王怡祯在校外开了一间20平方米的录音棚,一边自己创作,一边对外经营。

那时,市区除了鼓楼一家经营了上十年的老录音棚,几乎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录歌。听说隆中也有录音棚后,有人不惜大老远地跑去隆中找他们。

接到第一单生意的任威亮有些不敢相信,本是想用来满足自己音乐梦想的录音棚竟然还可以赚钱。久而久之,在襄阳不大的音乐圈里,任威亮和他的录音棚已经小有名气。单位年会歌曲、企业宣传歌、个人音乐专辑……录音棚的订单越来越多。他们创作的襄阳大学生电影节主题曲《我的视角》、体现襄阳文化的《襄江月》《北街旧时光》《汉江边》《襄阳style》等作品不仅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获得数万次的点击率,还在本地广泛传播。慢慢地,音乐作品成了他们的金字招牌。

襄阳音乐市场潜力无限

从隆中的20平方米简易录音棚,到国际商都的150平方米威艺文化传媒、西街的200平方米襄悦工作室,再到如今北街151号的300平方米恒星专业录音棚,他们用了四年。四年来,他们的录音棚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和企业一样,音乐作品就是我们的产品,四年前我们意外地抓住了商机,并坚持把产品越做越好才有了今天的‘恒星’。”任威亮说。

究竟是哪些人来录音棚录歌呢?王怡祯拿出录音棚登记册,并打开手机微信。“孔明菜主题曲、襄阳卡五星游戏配音、唐城景区广播、求婚歌曲……”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天来录歌的人、时间、歌曲,还有小视频记录下录歌的状态。“做饭哼歌、走路听歌、KTV唱歌……音乐无处不在,我们也离不开音乐。”刚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就加入“恒星”的管泽祯说。

王怡祯告诉记者,有小朋友录歌送给爸爸妈妈做礼物的,有男生自弹自唱情歌作为求婚礼物的,有50多岁的老夫妻录歌送给新婚女儿的,也有40多岁的女环卫工录歌仅为实现自己的音乐梦的……录音棚里充满了歌声、装满了故事。“恒星”现在每天至少会录两首歌,多的时候有十几首,时间既有中午12点、也有凌晨三四点。“唱歌需要状态和感觉,顾客觉得什么时候想唱了,我们都能让他唱。”王怡祯说。

个人录音基本是300元/首,可以使用专业设备60分钟,还有专业录音师现场指导和标准声音后期效果处理。如果是创作加录音,按照难易程度、耗费时间等计算,一般是1万元至2万元。

成立“恒星”深耕音乐市场

除了创作和录制音乐,任威亮和他的团队也在影视和策划方面不断摸索。枣阳玫瑰、枣阳新市、《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宣传片、市林业局“绿色襄阳”宣传歌曲及MV……“几乎所有的县市区我们都拍过了。”任威亮告诉记者,比起单纯做影视的公司,他们的团队能够提供音乐加影视的综合服务。截至目前,他们的原创作品已有200多件,帮顾客录制的歌曲也有3000多首。在音乐和影视方面都有了一定经验后,任威亮开始大胆尝试大型活动策划。2014年10月的“汉水文化周”活动就是他策划的,其间的童话音乐节更是成了市民欢聚的音乐派对,让襄阳市民体验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任威亮想做的并不止于此,他认为本地的音乐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需要深入挖掘。今年7月,恒星音乐工作室在北街151号正式营业。这不单单是一个录音棚,而是一家综合了唱片、影视、策划、教育等服务的综合性文化公司。

那么面面兼顾会不会面面顾不到呢?任威亮表示,创业的四年间,这几方面都在做,但是不系统、很零散,现在做的就是有系统有计划地让四方面同时发展。当然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暑期培训班比较火热,会侧重教育;到了过年的时候,年会等活动比较多,则要侧重录音和策划。当然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都是常年储备,随时需要随时能提供服务。“这个年代空谈音乐梦想没有任何用,梦想需要落地。我和团队边做边探索,才越做越顺手,我们会用自己的音乐为襄阳文化注入活力,明天定会向恒星一样光亮。”任威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