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聚光灯下,世界瞩目,这场盛会期间,在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频频亮相。

10月19日下午3点,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了第三场集体采访。与往届不同,今年党代会首次设立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各省份发言人依次亮相答记者问。今天这场采访中,7个省份代表团的发言人出席,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作为广东代表团发言人,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深圳对广东的重要性(中外媒体之问聚焦广东)(1)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广东回答的两个问题,一个事关科技自立自强,一个事关粤港澳大湾区,都是广东发展重点布局的关键。广东干得怎么样?有哪些方面重点事关深圳,深圳表现如何?我们一一梳理。

01

四个“下功夫”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次采访中,首先涉及广东的提问便是:“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广东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安排?”

从问题本身来看,即是对广东创新实力的认可。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已经连续5年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4002亿元、研发人员超120万人、发明专利44万件,这些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深圳对广东的重要性(中外媒体之问聚焦广东)(2)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在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张虎用四个方面的“下功夫”,系统总结出了广东突出创新成绩背后的关键因素,可以发现,每一方面都提及了深圳。

一是在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下功夫。今年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张虎特别提到:“深圳就是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一个典型例子。”

二是在着力布局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上下功夫。张虎提到: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这两大国之重器顺利运作;广东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关键内容。

三是在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张虎介绍了广东独特的“4个90%”,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所以在广东涌现出华为、格力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四是在着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上下功夫。包括率先探索财政资金过境支持港澳机构开展研究,积极与港澳共建科研机构、高校和孵化基地,探索接轨国际的科创机制,汇聚世界顶尖研究团队。

02

四个“新”激荡大湾区

在回答媒体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问题时,张虎用四个“新”来归纳总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软硬联通取得新进展、重大合作平台取得新成效。

这四个“新”不断激荡大湾区。背后是广东举全省之力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主阵地,全省全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和规则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两大领域不断发展,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顺畅,科技融合、人才融合、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广泛。

深圳对广东的重要性(中外媒体之问聚焦广东)(3)

张虎特别提到,前海制度创新成果显著,在全国复制推广案例65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二。

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以及前海、横琴、南沙三个重大平台,这些重大的历史机遇,对于每一个湾区人来说,身上是沉甸甸的使命责任,为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湾区发力。

03

四维空间中的深圳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结合这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广东的作答来看,二十大报告中的许多思想、观点、方法,广东正进行努力探索和生动实践,深圳则是其中的精彩缩影。

“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深圳担当”,在这四维空间中,深圳找准定位,迈出矫健步伐。

如此次采访中提到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2018年1月14日,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取得的成果。

深圳对广东的重要性(中外媒体之问聚焦广东)(4)

具体来看,深圳瞄准生态链中首位的基础研究,着手攻坚补短板。这些年来,深圳加快推动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从0到1”实现源头创新。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各类创新载体总计超3100家。

在这次集体采访中张虎“点名”的华为,作为知名深企,也已是深圳创新“热带雨林”的重要部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开枝散叶,梯次型创新企业群造就了活力深圳,也助力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甚至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全过程生态链从“构建”到“完善”,深圳不断探索打磨城市的创新名片,让创新辐射更广,带动能力更强,在全国战略全省大局中,体现深圳担当的应有之义。

深圳对广东的重要性(中外媒体之问聚焦广东)(5)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深圳不仅要联手香港讲好“双城故事”,还要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携手并进,让科研平台串珠成链、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员往来高效便捷。

不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四个方面的“下功夫”,还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个“新”的成就,广东的经济贡献和创新引领,让世界瞩目。深圳在这之中,展现的是先行探路的勇气和力量,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主笔 / 李天南

深圳卫视特派记者 / 赵畅 郭瑞

视频制作 / 支丙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