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晨会”十分钟,是我校开展“两自”管理模式以来一直坚持的德育阵地。在这可贵的十分钟里,学生可以“每日三省吾身”,教师可以借“片刻时间”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如何在这十分钟里既能将昨日的表现优劣总结出来,又能将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加以改正,同时又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又略带点趣味性呢?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2)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3)

开学之初,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晨会流程:

1.起立宣读誓言,值日生上台住持;2.分块公布情况(学习,体育,生活,劳动),班长填写OEC表;3.学生填写“学生成长记录”;4.班主任补充。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4)

本晨会设计使用时间是年9月10至10月10日,使用近三周,每天都由值日生按照流程逐一进行:“班级誓言”的宣读以鼓舞班级士气,明确班级目标;“分块公布情况”全面而及时地总结昨日,针对性地指导今日;学生填“成长记录”又让学生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班主任补充”又可以将学校的工作和注意的地方相关指示传达给每位学生。整个流程紧凑而且形式新颖,既能体现学生自我的角色,又能凸显班干部的管理职能。学生在每天的誓言的熏陶,干部的监督,个人的反省,老师的补充中充实而明确地让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得到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样的晨会流程新鲜不再,当这样的活动目的被看淡,这“十分钟”的教育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于是出现了以下问题:

1、参与面较窄,交互性不足。这个活动流程中能用语言交流的就只有主持人,班干部,一个群众个人及班主任,只有7人有余,参与面不足百分之二十,当然思想上参与肯定很多。试想能否有学生间的肢体交流,能否有学生间笑声交流。这样的晨会肯定有更多的参与者,当然会有更愿意参与的学生。因此这就体现出交互性的不足,学生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没有全身心地参与到思想的洗礼中来。

2、问题放幻灯,改进难落实。出现的问题肯定要及时反馈毋庸置疑,这样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也能很清晰地知道谁是谁非。当“有些人的桌下很脏”“某寝室未关灯”“某某组交作业不及时”……然后外加一句“班级OEC扣5分”,人性化的还加一句“请某某今后注意”,幻灯一个个放,没有寻求解决的办法,没有寻求切实可行的小策略。能否来个最有效的良方解除病症呢?能否来个“主任医师”咨询台,看病拿药,药到病除呢?

3、时间不够用,正课很紧张。“十分钟”只有“十分钟”,太短方知它的可贵!每每急促的铃声响起,正是班主任说正事的时候,此时不说再也没有时间说,即便是有太多的事情可能会丢三落四。再说了不说可能后果很严重。怎么办?只有说,只有硬着头皮说,一说就影响了正课的时间。若遇班级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就非说不可,一说就挤占了正课时间,有时候本该“含蓄,温婉”风格的课不得不带上激动、气愤的色彩,调整好长时间才进入应有的角色,逐步走入正轨。

4、批斗正当行,氛围很凝重。事情的琐碎,时间的不够用,导致每天以“问题”呈现的多,长此以往,就成了“批斗会”“审判台”了,这样的氛围越发的凝重,学生越发的感到不快乐,很难愉悦地就收别人的指导和批评。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5)

针对第一次晨会活动流程诸多不足的地方做了以下修改:

星期一主持人:班主任

流程:1.班级誓言宣读;2.上周表现优秀者介绍(即在某些方面表现优秀者);3.上周表现不足者反思(即扣分最多的人作检讨);4.本周班主任寄语。

星期二到星期四的主持人分别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

流程:1.值日生总结昨天情况(学习,体育,生活,劳动)2.小活动;3.班主任补充

星期五主持人:文宣委员

流程:1.值日生总结昨天情况(学习,体育,生活,劳动)2.通报一周表现最好和扣分最多的学生名单;3.班主任做一周总结。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6)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7)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8)

晨会设计说明本晨会注重这样几个特点:

1.“生”眼看世界。即昨日值日学生对昨日的各个部门工作进行观察,督察。并在第二天总结昨日工作,扬优呈“恶”,对班干部工作进行评价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呈现,讲明道理,诉诸改正良策。

2.“百变”晨会,形式新鲜。一周有三个不一样的晨会流程,周一由班主任统领全周,在一周之始寄予希望,表达德育方向。周二到周五由学生“微观看世界”,体现学生主人公意识,让老师从“恼人”中解脱出来,做一个看客,一个冷眼旁观者,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虚为不管,实为看准问题之关键,找准问题之要害,发现问题之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方可疗效显著。周六又来了一个“变”,变为一周小结时间,对当周同学的表现给个评判,打个分,让优秀者得到弘扬,让不足者明白不足,让所有的学生得到正确的德育方向。这三种晨会流程既各自有特点,但又是一个有机整体。周一是明确方向起航。周二到周五是行驶在路上,周六是到达彼岸。如此有始有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如一艘航船般,需要各个舵手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方可直达胜利的彼岸。

3.植入“小活动”,情趣盎然。这个环节的设计专门为学生不爱表现自己的班级现状量身定制的。活动内容可以为成语接龙、好人好事新风尚、小知识小常识分享、学习经验同享,美文共赏等,组织的形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来组织来表演。主持者又可以给每个小组打分,一周评出“组织奖”一个等等。

4.回音壁,掷地有声。流程中有一周“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表现不足的学生”在周一做思想汇报。这个过程让表现好的做经验介绍,让表现不足需要改进的做深刻的思想反思,这个过程既能表扬优秀者,又能惩治不合格者;既能知道学生不足的地方,又能让其他学生以昭炯戒。回音壁,声声入耳,掷地有音。

老师晨会内容该讲些什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9)

以上两种晨会流程各自表现出不同特点和优势,第一种晨会流程也许由于实施人的问题,也许有班主任的做事风格的影响,也许有不同的班级特点的束缚,导致收到的效果可能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第二种晨会流程也许适合我班,不一定适合他班,在这里表明一个观点就是,不是哪种流程不好,而是哪种晨会更适合我们班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需要我们根据本班的特点精心设计,巧妙打量,关注落实,适当修改。方可在我们精心维护的“大船”上作出最正确的部署,驶向最美妙的成功之岸,品尝到收获的喜悦。

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