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健康】

市民张女士(化名)是一名资深IT从业人员,刚四十出头的她平时身体很健康。可就在前些天,一次足疗按摩却让她住进了ICU。幸运的是,在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的全力救治下,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她终于转危为安。

48小时内扭伤脚(扭伤右脚后她选择足疗按摩)(1)

原来,张女士在一周前不小心扭伤了右脚,当时她觉得并不严重,就没有及时就诊,仍然坚持每天上班工作。然而一周以来,张女士的右腿始终感觉肿痛,于是她下班后便来到家门口的足疗店,打算做一次腿部的按摩缓解一下症状。按摩没多久,张女士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的疼痛,伴有严重的胸闷感,觉得喘不过气来,而且口唇、皮肤都变成了青紫色。家人立即将她送到附近医院就诊。经超声检查发现,张女士存在右下肢深静脉血栓,伴有严重的右心室扩大和肺动脉高压。结合她的病史来看,这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张女士此时病情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由于缺乏相应的救治条件,立即被转运至南京市第一医院。

据了解,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梗阻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肺动脉血流梗阻后,全身的静脉血液瘀滞在肺动脉和右心室,无法在肺部进行充分地氧合交换,从而引起严重缺氧与右心衰竭的症状,严重者可猝死。

48小时内扭伤脚(扭伤右脚后她选择足疗按摩)(2)

针对张女士这种危及生命的状况,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治疗,争取尽快清除血栓,将梗阻的肺动脉开通。介入血管科主任何旭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为张女士实施了“肺动脉造影 导管碎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ICU-3室)进一步抢救治疗。

由于张女士肺栓塞的面积较大、缺氧时间长,介入治疗后仍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梗阻性休克,并很快出现了肝、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针对如此命悬一线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重症医学科(3室)副主任刘颖带领团队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组织院内专家联合会诊,通过调整溶栓药剂量和抗凝序贯治疗,进一步溶解肺动脉内的血栓,同时予以机械通气、床边血液净化、心功能支持、脏器保护、防治感染、营养治疗等生命支持措施,全力救治张女士。

在危重病人治疗过程中,护理团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护士长阚小华带领下,ICU3室护理团队专心细致,精益求精,制定并高效实施护理计划。治疗的后期阶段,护士与张女士积极沟通交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做到“术业于精,沟通于情”,营造家庭式护理的氛围,使“经此一劫”的张女士倍感温馨感动,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经过积极治疗,张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全身器官功能恢复正常,一周后顺利转出ICU,并于近期出院。张女士出院前还特意来到ICU-3室,为医护人员送上锦旗,感谢重症医学科团队的悉心救治。看到她又恢复了往日矫健的步伐,医护人员们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南京市第一院介入血管科和重症医学科专家在此提醒,肺栓塞是一种病情突发、病死率极高的严重疾病,而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往往是导致肺栓塞的直接原因。从张女士的病例来看,右脚扭伤以及长时间的静坐工作都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在此,特别提醒从事IT行业以及经常出差需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的人群,一定要定时走动活动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而一旦发现有一侧腿部的肿胀,必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切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导致严重后果。

通讯员 许欢 罗志成 章琛 记者戚在兵

本文来自【江苏健康】,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