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南召 召1.zhào1)召唤如召集、召见、召开2)地名(1)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3)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4)寺庙如:内蒙古乌审召、罗布召(5)姓氏汉代有召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诏召的拼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诏召的拼音(由南召说)

诏召的拼音

#创作挑战赛#南召 召1.zhào。1)召唤。如召集、召见、召开。2)地名。(1)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3)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4)寺庙。如:内蒙古乌审召、罗布召。(5)姓氏。汉代有召平。

2.shào。1)周朝国名,在今陕西岐山、凤翔一带。西周宗室有姬奭,又称召公(邵公)、召伯、召康公、召公奭、召康公、太保召公,又称召公或召伯。因其采邑在召(今陕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南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2)召南。《国风·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先秦时代召南地方民歌。“召南”指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大体上是指河南西南部与湖北交界的一带。3)召棠:《诗·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也。”周代人赞颂召伯爱棠梨树而称,又曰“召棠”。河南三门峡市在“召公祠”原址扩建有“甘棠苑(公园)”。(4)姓氏。如:召伯虎(召穆公),其是召奭之后。召信臣:汉代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宛称召父。见“父母官”“召父杜母”由来。(5)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

3.tsau(无考)。云南省傣族称谓。1)旧行政设置:(1)召勐,亦作“ 召猛 ”。傣族土司。(2)召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封建领主制度下农民等级制度之一。2)领主。如:召片领: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最高封建领主和统治者(姓氏)。如:召存信,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新中国成立前,曾担任勐捧土司、车里宣慰司议事庭庭长召景哈等职。

误例:

①召公的“召(shào)”读成“zhào”: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时,从“宣讲人”到机关干部、基层员工,清一色的全部说成是zhào公。

②江苏省徐州市的秋实撰文说:“电视剧《汉武大帝》(第58集)剧中人把‘召公’的‘召(shao)’,误读为‘号召’的‘召(zhào)’。”

③ 燕宪俊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2期)载文《“召公”等词读音辨正》,写道:“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时,将‘召公’读成‘zhào公’。”

④刘志基在《咬文嚼字》(1999年第9期)载文《释“言”——汉字中所见上古重言意识之一》,称:“王子还与召庄公谋划借盟会之名,诱骗单旗前来杀之……央视《百家讲坛》坛主说成是‘召(zhào)庄公’。”

⑤“召南”“召棠”读成“zhào南”“zhào棠”:吴文文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载文《诗经·召南·甘棠》之义,将“召南”“召棠”,误读成“zhào南”“zhào棠”。

⑥召庄的“召(tsau)”读成“zhào”或“shào”:罗阳《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载文《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的社会阶层与社区类型》,写道:“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的社会阶层有7个等级社区,主要有召庄(有人错读为‘shào’)社区、傣勐社区等。”

⑦傣族“召(tsau)”,注音“zhao”:1)李钊祥在《民族语文》(2004年第5期)载文《“召”不是傣族姓》,写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召’的第二个音义是‘(zhao)傣族姓。’《辞海》等其他词典也跟从释‘召’为‘傣族姓’,这是错误的。汉语‘召’字在西双版纳傣语里的读音为“tsau”,义为‘主人、头领、大王、官家’等。傣语中有很多以‘召’起头的称谓,如:召片领(土地的主人)、召勐(城邦主)、召景哈(议事庭长)等。2)黄荣新在《今日民族》(2001年12期)载文《引来幸福的召景哈》,称:“有人将我们这里说成是‘zhao景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