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起,大人就常提醒我们:到外面去旅游,遇到门槛必须“跨”过去而不能踩上去。对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不能“踩门槛”呢?一纯学习了解了古典文化知识,才知道这都是有缘由的。

据说忌踩门槛这一风俗始于先秦时期。

君主为了使手下乖乖听命,要制造出威严肃穆的气象,不允许大臣踩门槛就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来讲,有一点非常现实,木质门槛不似石制门槛坚硬,长期踩门槛入屋,会造成门槛的破损,踩烂了可如何是好?

因为门槛是屋内屋外的界限,所以它是能够挡污秽、辟邪的,把鬼怪拒之门外。在风水学中的作用也是:阻挡外部不利因素进入屋中,并且防止一家人的气运流失。

还有人说,在佛教寺庙里,门槛代表了释迦牟尼的肩膀,这一脚踩上去可不得了啊!

您是否get☑到了“跨门槛”这个技能呢?

简短又有深度的小故事文字(与门槛有关的小故事)(1)


与门槛有关的小故事

第一篇

《红楼梦》六十三回,有一个关于门槛的有趣典故:

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管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的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的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人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嗳哟”了一声,方笑道:“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姐姐就请,让我去写回帖。”

简短又有深度的小故事文字(与门槛有关的小故事)(2)

宝玉生日,群芳夜宴,妙玉写了帖子来拜寿。宝玉隔天早上才看见了,照理要回帖,却犯愁怎样回才好,正打算找黛玉问问。碰巧路上遇见了与妙玉交好的岫烟,便有了这段对话。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出自范成大之笔。曹公对这句话是有切身体会的啊!

铁门槛在这是一种权贵的象征。想当年他曹家是江南织造,又得康熙帝信任,风光荣耀至极,可新任皇上雍正爷并不信任曹家呀,他肯定会来个大换血,安插自己的人手,这节骨眼上,曹家内部也不善经营,最终被抄家。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里还有一个水月庵,因馒头做得好,久而久之就称“馒头庵”了。

“铁槛寺”和“馒头庵”都印证了这一句诗。

简短又有深度的小故事文字(与门槛有关的小故事)(3)

第二篇

回族的风俗里,是不坐门槛的,自然更不可能踩门槛。

传说在伊斯兰教传播的早期,创始人默罕默德常带领一众穆斯林与迫害他们的异教徒作战,当时条件艰苦,默罕默德因身体疲惫,曾枕门槛而睡,因此门槛在教众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存在。

所以,到回族人生活的乡村,您能瞧见他们备着小凳子,闲话家常时就坐在小凳子上,门槛是绝对不能践踏的。

这一点和汉族人喜欢坐在门槛上唠嗑、摘菜叶子的行为大相径庭。


简短又有深度的小故事文字(与门槛有关的小故事)(4)

(本文作者一纯,今年17岁,在家自学国学三年,有所感悟,愿能与您分享交流,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