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因为身形不受控,形象不重视,谈吐不文雅,被划定为“油腻”。那还有一类人,或许还没到中年,却因为鼻唇沟两侧常常出现油油的、红红的、带有鳞屑的,甚至还有结痂的这么一种皮肤状态,也被称作“油腻”。严重者不止鼻唇沟,眉间、耳郭、头皮、胸背、腋窝等这些皮脂分泌比较旺盛的部位(皮脂溢出部位)也可以发生。这种疾病吧,说痒也不是太痒,也不影响其他脏器,但就是反反复复在上述部位发生,尤其在面部,那可是极大地影响着外观形象及心理健康,这就是——脂溢性皮炎。

不单成人,婴儿也可以发生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一般在两个年龄阶段容易发生,青春期后的成人及婴儿。婴儿的脂溢性皮炎往往在出生后2 周发生,一般持续几个月后可自行缓解,主要在头皮、眉间及尿布区域容易出现,往往表现为厚厚的黄色痂皮,就是俗称的“乳痂”。

你的头皮屑可能就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除面部,头皮也是个经常好发的部位。头皮屑可能有很多种原因,而其中脂溢性皮炎便是引起头皮屑的最为常见的原因。

发生在头皮的脂溢性皮炎可以很轻微,仅表现为小的细碎的头皮屑,也不怎么痒,往往也被称为头皮糠疹,严重一点头皮可以发红,鳞屑增多、增大,再严重些头皮炎症较重,出现大片皮屑,瘙痒较显著,甚至出现渗液。脂溢性皮炎的头皮基底比较红,需要与头皮银屑病区分开来。

脂溢性皮炎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令人困扰的脂溢性皮炎)(1)

脂溢性皮炎一定是油脂分泌旺盛所致吗?

脂溢性皮炎,顾名思义,是好发在油脂溢出部位的浅表的炎症性疾病,目前具体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一是与皮脂分泌相关;二是与糠秕马拉色菌相关。

皮脂分泌部位好发并不代表一定与皮脂分泌旺盛有必然的联系。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皮肤大油田不管怎么分泌皮脂也不容易发炎,而有的发生在头皮部位的脂溢性皮炎也可以比较干燥,因而皮脂分泌只是其中一个促发因素。目前研究认为,皮脂的成分异常可能才是与脂溢性皮炎发生更为相关的因素。

糠秕马拉色菌这个常见的皮肤表面的定植菌,也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针对糠秕马拉色菌的治疗会让脂溢性皮炎明显好转,但已有研究认为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糠秕马拉色菌数目并不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目前认为脂溢性皮炎并非糠秕马拉色菌的过度繁殖所致,而是与人体对该菌的异常反应有关。

并且,还有一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头皮和面部,也可以表现为脂溢性皮炎的形式。

另外,免疫功能缺陷(如HIV 感染)、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神经系统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及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中脂溢性皮炎也常见,提示存在易感人群。

精神压力、紧张的情绪、抑郁、维生素B 族的缺乏、化学刺激、肥胖、不良饮食结构、嗜酒,甚至一些药物,如锂剂、灰黄霉素等也会对本病有一定影响。

脂溢性皮炎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令人困扰的脂溢性皮炎)(2)

脂溢性皮炎可以治愈吗?

目前脂溢性皮炎无法根治,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虽说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反复发作,但好在对身体健康没有其他的影响,我们也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来控制。

针对两大发病机制,抗炎和抑菌便是我们的治疗重点。如果炎症加重,如发红明显、鳞屑较多、瘙痒显著的,可以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来控制炎症,后续可逐步替换为非激素的药物,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或吡硫翁锌等)。针对糠秕马拉色菌,可以外用抗真菌的药物酮康唑类,头皮或前胸、后背可以加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洗浴用品,如二硫化硒洗剂,2% 酮康唑洗剂等,必要时还可以加用口服药物。但上述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由于婴儿的脂溢性皮炎瘙痒不明显,不影响进食及睡眠,且有明确的自限性,大多数在3 个月后自愈,只要家长不焦虑,可静待其自然消退。也可外涂润肤油帮助痂壳软化,不过要避免使用富含油酸的植物油成分,如橄榄油、香油等,因为可能会进一步破坏局部皮损的皮肤屏障,从而加重脂溢性皮炎。比较严重的也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或者外用抑制糠秕马拉色菌的药物,甚至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抗炎。

患了脂溢性皮炎,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由于精神情绪因素、压力、饮食及作息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发展,故生活中建议少进食油腻和高GI 食物,饮食要均衡,保证睡眠,保持精神愉悦,情绪不要过度波动,戒烟限酒。此外,头皮患了脂溢性皮炎还要避免局部机械性刺激,如抓挠等,以及烫染头发等化学刺激。目前研究认为,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是有损害的,如果面部患有脂溢性皮炎,适当使用一些清爽的保湿霜,并注意晒霜,对其恢复会有一定的帮助。

脂溢性皮炎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令人困扰的脂溢性皮炎)(3)

皮肤科医生的护肤课

大部分时候人们所说的“头皮屑”,就是脂溢性皮炎,可见这个疾病的发病率有多高。虽说是疾病,其实我们在家里是可以有效控制的,方法包括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及放松愉悦的心境。此外,很多洗浴用品也含有针对糠秕马拉色菌的成分,如含有二硫化硒、煤焦油、水杨酸、酮康唑、吡硫翁锌等,动手搜一搜,市面上类似的产品其实不少。


主编:张建中

皮肤科学领军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主编:尹志强 钟华

来源:《皮肤科医生的护肤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皮肤科医生送给你的终极护肤指南!解读化妆品成分,了解医疗美容背后的原理,重塑护肤理念,与问题肌肤说再见!

脂溢性皮炎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令人困扰的脂溢性皮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