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维修故障有哪些(你有权随意拆解)(1)

据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估计,2016年美国居民购买的智能手机总数达1.83亿部。而美国拥有的电视机数量已经与其人口数量持平。这些数字背后是规模庞大且日益增长的电子产品。

总的来说,科技或许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科技产品总会出现故障。它不像你厨房里用了30年后还不必退休的搅拌器,新技术(尤其是造型花哨、内嵌电子元件的智能电子设备)更容易出现故障。德国政府的最新研究证实,这种故障趋势不仅仅体现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易碎产品上,也体现在我们通常认为寿命较长的设备上,比如电视机、洗衣机,甚至是拖拉机。

直接丢弃故障产品而不是进行修理,无论是对于消费者、经济还是环境来说都有深远的影响。确实,如果以后不再对故障产品进行修理,除了新产品推销员对此喜闻乐见之外,对于其他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好事。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准备就这样缴械投降,放任其发展下去。

2013年,美国的一群相关消费者、回收商、环保人士、电子权利倡议者以及维修人员聚集在一起,创立了Repair网站(本文作者Gay Gordon-Byrne是这个组织的执行董事,Kyle Wiens则是董事会主席)。我们的工作是,当产品出现故障时,确保美国的消费者可以轻松获取维修所需的信息和零件,或是找到人来维修。

近年来,这场战斗一直在升温。2017年,美国12个州引入了“修理权”相关法规,以使消费者在修理故障电子设备时更方便。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Repair组织一马当先,推动将这些议案变成法律。当然,我们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些阻力不是来自立法者,而是大型技术公司背地里为阻碍修理权立法而雇用的说客。

你可能觉得这些立法斗争无关紧要,或者和你个人关系不大。如果你认为,购买了一样东西就等于真正拥有了它,那么就请听我们解释,为什么事实并非如此,以及造成当下这种奇异现象的来龙去脉。

电子设备何时出现,人类对其进行维修的行为就可以追溯到何时。你知道的:某样东西坏了,你开始排查故障,把设备拆开后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故障部件或组件,然后再把机器安装好。如果可以继续用,那么大功告成;如果不能用,那就再修理试试。就是这么简单。

而维修计算机化产品——这种产品的范畴越来越广泛,如今大部分需要接到墙面插座或是用电池供电的设备都可以划归到这个范畴——就不总是那么简单了。有时候可能很容易看到,是某个接头松动或者某个电容器坏掉了;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确认以及解决根本问题的过程都需要复杂的诊断工具和服务文件。如果生产商拒绝提供这些工具和文件,虽然也可以修理,但是难度会大大增加。每一次修理都相当于一个研发项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生产电子设备的公司一般都会提供维修所需信息,而且通常是免费的。买电脑时会随附展示电路板各种部件连接方式的原理图。甚至是如今对设备修理最不友好的苹果公司,过去也会给苹果二代用户免费提供一本详尽的手册,涵盖所有原理图。那时的生产商希望会有许多用户修理甚至随意拆解自己的设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息提供得越来越少。多么讽刺,我们生活在电子设备修理相关信息理应更容易获取的信息时代,可这种信息却成了稀缺资源。

这当然是故意而为之。生产商不想让你修理故障的微波炉或者空调,他们想让你买新的。有些生产商甚至会给在网上公布修理信息的人发送勒令停止通知函。在2012年,东芝公司让笔记本维修技术人员蒂姆•西克斯(Tim hicks)从网站上撤销其免费提供的300份东芝公司官方修理手册的PDF文件。为了免除诉讼纠纷,西克斯同意了。而现在已经没几个人拥有修理东芝电脑所需的说明文件了。

东芝公司不是个例。如果你去苹果公司的官方网站找MacBookPro的维修手册,去三星官网找维修平板电视的说明,一定不会有任何发现。Keurig咖啡机、Kindle、GoPro或者三天两头就坏的利盟打印机等情况也是一样的。你可能会找到用户手册或者别人为了修理故障产品而自创的在线资源。但是大多数生产商在维修这个话题上都保持缄默。

相反,生产商会对官方服务信息和诊断工具设定密码和支付墙,并且仅限于少数几家“授权”供应商可以获得维修信息。由于无法获得维修指南,顾客除了去收费高昂的授权服务中心外别无选择,否则就只能换新设备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的一员(本文作者KyleWiens)创立了iFixit公司,iFixit将流行消费电子产品的模型拆解,通过逆向工程得到修理手册,然后将相关信息免费发布到网上。因为手册来源于iFixit而不是生产商,所以也就不能以传播专利维修信息为理由而起诉iFixit。

即使你恰巧在iFixit的官方网站或别的地方找到了维修手册,你仍然需要去找替换零件。在有些情况下,很难从生产商那里获取相应零件,因此有人开始从废弃的设备上寻找可用零件,就像从刚刚去世的人身上摘取器官一样。小型维修铺的处境就更艰难了,他们不得不费尽心机地寻找可靠的高品质替换零件来源。

在维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游戏设备时,缺乏维修件的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这些产品的数量达到数十亿件,然而很多型号却没有其易碎部件的独立来源,比如玻璃制品。玻璃易碎这一点很让人抓狂。对于像苹果和三星这样的手机生产商来说,维修手机玻璃屏幕可是个大买卖,所以他们竭尽所能地在这方面维持垄断地位。根据零配件保险公司SquareTrade的估算,自2007年iPhone手机问世以来至2014年9月,美国人用于iPhone手机维修的花费已达107亿美元。

电子设备维修故障有哪些(你有权随意拆解)(2)

在拒绝出售维修件或者仅向授权服务供应商提供维修信息方面,苹果公司可以说是做得最绝的。即便是对不再继续提供维修服务的设备(该公司有一份不再提供维修服务的“古老且过时”的设备清单)和公司“人才”修理不了的设备(比如电脑主板),苹果公司也不提供任何相关维修信息。

2015年,苹果公司变本加厉,对在其授权网络之外维修屏幕的iPhone手机进行永久性的远程禁用。《卫报》摄影师安东尼奥•奥尔默斯(Antonio Olmos)的手机就这样变成“砖”了。在报道巴尔干半岛的难民危机时,他的手机屏幕摔坏了。而马其顿半岛没有苹果手机营业厅,所以他在当地一个维修店用从零件市场买来的部件更换了手机屏幕。几个月之后,在一次例行软件升级以后,奥尔默斯的手机就因为这块屏幕被禁用了。

一开始,苹果辩称“错误代码53”是一种安全举措,并指责未授权修理店:“未授权修理店铺提供的屏幕存在缺陷,其他组件也未经过验证,会影响指纹传感器,一旦指纹配对未通过,就会造成检验失败。在后续的升级以及重装过程中,额外的安全检查就导致出现‘错误代码53’。”苹果公司的发言人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这样说。

然而用户对这种说法并不买账。独立经营的维修店并没有让手机出现问题,苹果公司却这么做了。并且从零部件市场买来的屏幕并没有问题,只不过并非由原始设备生产商(OEM)制造罢了——而这也是因为苹果公司拒绝向独立经营的维修店出售OEM屏幕。

迫于舆论压力,苹果公司道歉并通过一次新的升级恢复了被禁用的手机。但是这形成了一个先例。以前,苹果公司通过严格设置零部件以及维修信息权限,提高人们自行修理设备的难度。现在,对于那些胆敢未经授权就修理手机的用户,苹果公司便利用软件进行惩罚。

2011年,企业家以及风险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里说:“软件正在吞噬这个世界。”意思是软件现在差不多渗透到了各个角落:手机、微波炉、咖啡机、缝纫机,甚至还有芭比娃娃。然而现在它还试图侵吞一切维修相关事宜。

所有计算机化设备都有内嵌软件——对机器行为以及零部件协同方式下达指令的代码。没有代码,咖啡机就不会工作,汽车不会换挡,缝纫机也不会进行缝制。

假如你买了一台机器,那么你拥有其硬件。但是如果你去问问生产商,他们会告诉你,软件仍旧属于他们。软件受版权保护。并且即使设备坏了,大部分生产商也不希望你去碰软件部分。根据颇有争议性的《数字千禧年版权法案》(DCMA),生产商有权在代码中安装数字锁,从而防止人们接触(甚至是看看)软件。欧盟的《版权指令》也有类似规定。最开始,这种法律只是为了防止盗版电影和音乐。慢慢地,生产商开始利用这种法律来维护对已售产品的控制权。

美国利盟公司曾经利用《数字千禧年版权法案》起诉过StaticControl Components公司,原因是StaticControl Components公司制造了一种芯片,允许其他公司重新装满利盟公司生产的碳粉匣进行再次出售。最近,惠普更是通过远程控制,使得安装在惠普打印机内的未授权碳粉盒无法正常使用。甚至连生产农用机械设备的美国迪尔公司也采用了数字锁,来确保只能由他们的技术人员进行软件方面的修理工作。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让农民自己修理拖拉机时,迪尔公司的回应是:农民并不真正拥有他们的拖拉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在设备生命周期内运行设备的默许授权”,公司并未授予农民(或他们的修理工)处理机器软件的权利,不能进行修理。

这自然让很多农民很恼火,他们认为花7.5万美元(甚至更多)重金买一台新的拖拉机时,就是买下了产品的全部,应该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修理。农民们的观点是对的。

美国版权局的大部分权威人士(应该比迪尔公司对美国版权法的理解更深刻)在机器维修这个问题上站在了农民的那边。2015年,美国版权局的官员告诉迪尔公司,机器所有者有权修理自己的拖拉机和其他设备。2016年12月,美国版权局对版权法、维修以及嵌入软件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该研究明确维修完全符合版权法。这项研究还认为,不能利用联邦版权法来阻碍维修。

但这并没有妨碍某些生产商继续这样做。比如,迪尔公司《2016年终端用户许可协议》中有一部分规定,买方同意放弃对机器内部电子部件的控制权,包括感应器、制动器、计算单元和数据、文件编制以及诊断。更有甚者,只要买方发动机器,那么迪尔公司即认定买方已经同意了该协议。没有商讨,没有谈判和签字,转动钥匙,你便拱手让出了这台机器关键部分的权利。

那么在美国,人们该如何保护自己修理电子产品的权利呢?答案很明显:在州层面上推动维修权立法。

自2012年起,这个提议便得到了广泛支持,当时马萨诸塞州发起了一项公民投票,“要求机动车生产商允许马萨诸塞州车辆拥有者以及独立的维修处,获得与该州经销商以及授权维修处相同的车辆诊断以及维修信息”。该投票获得了86%的赞同票。

汽车生产商极力抗议,但当立法通过后,它们便不再与独立维修处抗争。2014年1月,汽车生产商达成了全国性谅解备忘录,自愿将马萨诸塞州的法律条款推广到全国。商业汽车产业在2015年10月也进行了同样的行动。

现在我们需要也给其他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进行维修权立法,这也是很多州所进行的“数字产品修理权”活动的重心。

与马萨诸塞州关于汽车的法案类似,关于数字修理权的倡议也要求生产商提供可以获取的维修服务文件、工具、固件以及诊断程序信息,还要求生产商以合理的价格向消费者和独立维修处出售替换零件。

今年十几个州所出台的法案之间有所不同。比如堪萨斯州以及怀俄明州的法案仅仅局限于农用器械。最有可能被实施的法案来自马萨诸塞州,届时垄断维修零件和相关信息将会变成非法行为。如果该法案在马萨诸塞州通过,那么电子设备生产商将很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其做法。

电子设备维修故障有哪些(你有权随意拆解)(3)

如此一来,一旦产品出现了故障,消费者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果手机屏碎了、微波炉爆裂了、电视机看不了了,你都可以通过快速、价格合理以及恰当的方式将其进行维修。而你要在哪里修理设备——家里、通知生产商或是你信任的当地维修店——将由你自己决定,而不再是生产商。

修理电子设备的权利不仅仅关乎维修或者技术,更是关系到所有权。你买了某种产品也就拥有了它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这意味着你可以修理它或者指定任何人修理它。产品的所有权不应该仅仅因为安装了芯片就发生改变。

作者:Kyle Wiens , Gay Gordon-Byr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