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曾经写了一部小说《秦俑》,这部小说后来该拍成了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由张艺谋主演。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冬儿,因为放不下所爱的男人蒙天放,从徐福开往海外仙山的楼船上跳下来,被秦始皇血祭俑窑:

穿着红衣黑裤、手持兆经、头戴上饰有四只金黄色眼睛的面具的舞者,一边舞动,一边呼叫,大壮声势的“摊跳”,伴送冬儿血祭俑窑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1)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血祭这种事情非常常见。

殷商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能够从奴隶身上获得的价值很有限,所以奴隶主把奴隶当作人牲、人殉的对象大量屠杀。1976年春,考古工作者发掘安阳武官村北地的商代王陵区,发掘了250座中的9座商代祭祀坑,一共发掘出1178具因祭祀而遭到杀害的奴隶骨架。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2)

上层贵族去世了,需要人牲,建造大型建筑时,可能也会有奴隶被杀,甚至制作大型青铜器的时候,奴隶们也要手心里捏一把汗。因为大型青铜器制作难度高,容易失败,为了求取上天的保佑,也可能会杀一些人牲来祭祀

在帝乙、帝辛时代的王室卜辞里,就有这样一条:“王其铸黄吕,奠血”,黄吕即铜矿料,黄指其颜色。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3)

帝辛就是纣王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商代时候,中原地区制作青铜器的矿料来自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如江西瑞昌铜岭、湖北大冶铜绿山等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古矿冶遗址。冶炼出的粗铜再送到中原制作青铜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4)

湖北大冶铜绿山春秋时期矿体遗址,拍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5)

江西瑞昌古矿冶遗址,拍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那么,奠血指什么呢?《说文解字》说奠的意思是“置而祭也”, 奠血,就是血祭

用什么血?

牛血马血猪血,或者人血,总之要见血。

在安阳市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发现了马、牛、猪、狗等多个祭祀坑,可能为铸铜时的祭祀所用。其中就有一些牛下颌骨,尤其是集中出土3600多颗牛的门齿。燕耘说:“安阳苗圃商代铸铜遗址中,解放后发掘过一个埋牛坑,坑中别无它物。可能和以牲血祭新造铜器有关。”

以牛祭青铜器,是有文献材料可以参考的。《孟子·梁惠王上》也记载说,“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日:牛何之?对日:将以衅钟。”

赵歧注释说:“新铸钟,杀牲以其血涂其衅郄,因以祭之,日衅。”意思是,新铸造好的钟,要杀牛,把牛血涂到钟上,作为祭祀

王夫之《四书稗疏·孟子》则说:“衅,祭名,血祭也。凡落成之祭曰衅……钟有衅郄,必不成音,自当改铸。以血涂之,曾何所补!”王夫之和赵歧的理解有一些不同,他的意思是,衅郄就是钟上的小缝隙、小漏洞,钟如果有这些缺陷,就应该改铸,举行血祭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管这两位谁的理解对,总之,在先秦时期有用牲血祭新造铜器的习俗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6)

在商代的铸铜遗址中发现有人祭祀坑。比如安阳市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中的人祭祀坑等等所关联的大型祭祀活动,考古工作者推测“或许与F43内大型青铜容器的铸造有关”。

这种杀人来祭祀青铜器的做法,甚至延续到了西周。

西周本应是一扫殷商时期“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的风气的,但是恰恰在青铜器制作上,西周早期还延续了商代的做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周人并不擅长制作青铜器,当他们战胜商王朝之后,不得不接收和沿袭了商代的青铜器文化——包括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器型设计、纹饰内涵等等。于是,就连商代时候惨烈的人牲祭祀,也一并接收了过来。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7)

在洛阳北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铸铜遗址,其中有许多人牲骨架。这些人牲有的还是小孩,有的是青年,状况都很凄惨,当属不正常死亡。骨架没有一定的方向和固定的葬式,许多个体肢体不全、摆放奇异,有的被捆绑着,也许是活埋,有的腿断,有的头断……

文物工作队说:“遗址中出土的卜甲(骨)以及许多非正常死亡的人葬和兽坑,表明在每逢开炉浇铸之前很可能存在有占卜和人祭、牲祭之类的宗教祭祀活动。”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8)

3000年前商代都城遗址,游客朝殉葬骨骸坑内投钱求好运

这些人牲的墓葬,表明西周时期在铸造青铜器时仍有人祭、牲祭等宗教祭祀活动存在。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制作艰难的大型青铜器,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奴隶们的魂儿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商周时期铸造大型青铜器要举行血祭)(9)

参考资料:

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J].考古,1973,(5):299.

殷墟孝民屯考古队.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 2003-2004 年的发掘[J].考古,2007,(1):14-25.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 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3,(5):430-441,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