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异兵猛士之68.铁锏万户)(1)

(一)

昔日江湖之上,流传着一个关于“铁锏万户”(“万户”乃世袭军职也,统兵七千、五千或三千不等)的传说……

宋人甲:兄弟,你知道不?那北国出了一位“铁锏万户”,武功好生了得,杀人如砍菜切瓜,甚是恐怖!

宋人乙:啊?“铁剪万户?”拿着剪刀当兵器?莫非这厮是裁缝出身?

宋人甲:屁!一看你就没文化!不是剪刀的剪!是一种……有点像……呃……反正我也说不太清,好像他手里的那家伙和咱们从前岳大帅的公子一样,是用两只手耍的一对很罕见的兵器,眨眼间,能拍死百十人呢!

宋人乙:我的苍天!真有那么厉害?!也不知这厮的武功比咱们岳大帅的公子如何!可惜岳公子死的早,咱们大宋和北国又议了和,要不然这一北一南两大高手单挑一下,那该多精彩啊!当然,俺肯定支持俺们的岳公子!

“铁锏万户“的传说,并非虚构,这是一个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之所以变成了传说,是因为它的传奇色彩实在忒浓厚了……

威名远播的“铁锏万户”出自于一个军功煊赫的家族——大金国乌延家族,他们凭借着超人的武艺演绎着血火铸就的豪壮传奇,他们是那个时代女真人勇猛善战的象征,也是完颜家族手中无坚不摧的锋刀利剑!

乌延家祖祖辈辈几乎全为铁血硬汉,为大金皇帝平辽破宋,屡立战功,其中有一位著名的武林高手,名叫乌延蒲辖奴,堪称金国武士的典范。

乌延蒲辖奴的家乡离中原大地相当遥远——出生在今天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苏里斯克市(即“双城子”,地处长白山脉,西邻中国黑龙江东宁县,原是中国领土,后被满清政府送给了俄国人)。

乌延蒲辖奴生得身材魁伟如金刚罗汉,又颇具智略,官拜大金国神策军都总管(类似于方面军司令)、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的皇帝近臣)等职,颇受金国皇帝赏识。

有一日,乌延蒲辖奴率十余骑被数百名贼寇包围,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下令全体下马以弓箭迎敌,勇士们凌厉出手,似狂风侵袭,顷刻间立杀百余名贼寇,其余贼寇吓得毛骨悚然争相逃命……

乌延蒲辖奴已很是了得,然而他的儿子乌延查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厉害百倍,这乌延查剌便是威震天下的“铁锏万户”。

乌延查剌平日里沉默寡言,谦和低调,平易近人,如邻家大哥。当他从你身边微笑走过时,你怎会知道,他就是江湖上传说中的那种典型的“真人不露相”的超一流武者。

当战火突起、大金皇帝发出征伐号令时,他摇身一变,即刻成为冷血杀手、无情猛兽,天生的神力使他每每出手必然呈现出力拔山河之势,精湛的武功使他遭遇万众包围也如出入无人之境。“力兼数人、勇果无敌”是世人对他的评价。

(二)

话说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年),契丹人括里高呼“复兴大辽”的口号,扯旗造反,自称皇帝,誓将大金皇帝踹下龙椅,他们攻城略地,席卷诸多州县,括里一军先克韩州(今辽宁昌图县及吉林梨树县),再围信州(今吉林公主岭西北,一说在今辽宁开原南、铁岭东北),势头极猛,远近震骇。

这时候,一个沉默者的身影先出现于信州城头,后出现在韩州平野。这帮造反的契丹人的厄运降临了……

在信州城头,他轻而易举地托起一根巨木,然后突然撒手将巨木飞出城下!大批正在兴奋攻城的契丹兵被砸压得血肉模糊!

在韩州平野,他手握一对数十斤重的大铁锏,左右挥击,契丹兵倒毙者不计其数,阵型大乱。接着他又换乘了一匹坐骑,再次发动攻击,契丹兵大败而逃。

“铁锏万户”乌延查剌以他无情的杀戮扫灭了渴望复国的契丹人,也给了周边州县的百姓带来了安定生活,因为自打契丹人造反以来,当地百姓们就饱受战火蹂躏,乌延查剌速破敌军,老百姓又恢复了平静安详的日子,无不拍手称快。

乌延查剌掌中的铁锏,可以带来腥风血雨,也能缔造和平。

锏,算是鞭的同门师兄弟,皆为宝剑长短的棍形钝器,由钢铁打制,只不过鞭上为竹节的环突物,而锏上为棱角,也称“刃”,有的三棱、有的四棱、有的八棱;鞭的截面为圆形,全貌像是个细条的圆柱体;锏的截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全貌像是个细条的长方体。

锏这种沉重的家伙,只有力大无穷者才能玩得转,和铁鞭高手呼延赞及铁锤高手岳云一样,铁锏高手乌延查剌也是大力猛士,而且他手中的铁锏比一般的锏更粗更长更重!

虽然人们常把必杀绝技和看家本事称为“杀手锏”,也称“撒手锏“。锏的使法是上磨、下扫、中截、直劈、侧撩、绞杀等,高手拿着它,可以轻松敲碎敌人脑壳或砸断敌人肢体,但历史上使锏的高手极其罕见,比使鞭的高手更加稀少。

在传说中,隋末唐初有一位使锏并被神话成“门神”高手,他曾“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江湖,名扬四海。这位老兄就是秦琼秦叔宝,但真实历史上的秦琼并非以锏为武器,他的故事,咱前面说过。

传说中,有一位和乌延查剌所处时代很近的大宋豪杰也使铁锏,此人便是南宋岳家军的猛将牛皋,由于演义小说的炒作,这位爷的名声甚为响亮。不过正史之上却也见不着他使锏的记载。

在乌延查剌出世的一百多年前,北宋倒是出了两位货真价实的使锏的高手,皆为宋仁宗时代的猛将。

第一位老兄名叫任福,禁军卫士出身,擅使四刃铁锏,多年和西夏作战,死于其铁锏之下的夏兵不计其数,遗憾平生最后一战中了夏军之计,壮烈战死。

第二位老兄名叫张玉,乃大名鼎鼎的北宋名将狄青的麾下,也是在和西夏的作战中以铁锏杀出威名的。有一次遭遇夏兵,有一西夏铁骑猛士出阵挑战,张玉挥舞铁锏而斗,瞬间将其秒杀,这是历史上一次真实的高手单挑。从此这位老兄得一绰号——“张铁锏”,连宋仁宗都夸赞他“真勇将也。”

宋军中之所以出了呼延赞、任福、张玉这样的鞭锏猛男,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对手辽、金、西夏多重骑兵,以身雄力猛者挥舞鞭锏这类钝器出战,具有极强的破甲能力,对付重骑兵再合适不过了。而乌延查剌这位女真豪杰也是同类高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嘛,看看到底哪一个“砸”得更厉害!

遗憾两位大宋的铁锏高手和大金的乌延查剌未曾际遇对决,不知哪个锏法更强些。不过历史事实告诉世人,武林高手辈出的北宋终究还是为金朝所灭,而乌延查剌虽从未曾和宋军交手,但他的威名已经传到南宋,令宋人极为惊异……

(三)

乌延查剌大败契丹人括里后不久,金世宗完颜雍即位,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崇尚节俭,致力改革,开创了大金盛世,被誉为“小尧舜”。相比于他的前任——那位残暴好战、杀人不眨眼的金帝海陵王完颜亮,完颜雍的魅力和人气要高多了。

新皇帝登基,身为大金国第一无敌高手的乌延查剌前往拜见,金世宗早闻乌延查剌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了得。皇上龙颜大悦,任乌延查剌为护卫,又封为骁骑副都指挥使,领万户职衔。

乌延查剌很感动,获得晋升的他打算为皇帝再立新功,正巧,任务来了,金世宗派他去收拾另一个造反的契丹人——自立为帝的耶律窝干。

“铁锏万户”的速度和战力,总是惊人的,一马当先,双锏乱舞,六百骑兵随后猛进,尽杀敌兵三千余人!

这时,突然从远处急促跑来一拨兵马,乌延查剌定睛一看,原是自家部队,其中一位将领颇为熟识,乃大金国骁勇异常的武将蒲察世杰也,一问方知,原来蒲察世杰和贼军交手,竟遇挫败,不得已只好投到乌延查剌军中。

话说这蒲察世杰的功夫也甚是了得,他原是大金一代名将完颜兀术麾下的军士,后被海陵王完颜亮看中,任为护卫,膂力惊人,堪称神拳无敌。有一次,这位老兄突然发飙,一拳把一头四岁的公牛(四岁的牛和四岁的人可不一样噢)击得骨碎而死;还有一次,一辆运粮车陷入泥沼,七头牛都拉不出来,而他双臂稍一发力,便轻易将车拉了出来。

这位总和牛较劲儿的猛男在实战中更为凶猛。有一次他和宋军交战,披甲佩刀,持枪跃马,往来冲突,突然围上来三名宋军大将挺枪来刺,只见他迅速抽刀一挥,三支枪齐刷刷断掉,宋军大骇而退。

“真神将也!”——这是被他屡屡击败的宋军对他的评价。

然而这一次,“神将”栽了,无论如何也“神”不起来了。打得过宋军的蒲察世杰,这回没能打过契丹人,出师不利,无奈投到乌延查剌军中。

蒲察世杰刚在阵中站稳脚跟,敌军便蜂拥而至,乌延查剌无半点惊慌之态,镇静指挥,下令金兵迅速组成圆阵抵挡,使敌军屡攻不破。

不多时,金国援军赶到,敌军见势逃走,乌延查剌乘机跃马而出,从西面追上敌军,继续厮杀,一对铁锏舞若双龙,敌军抵挡不住,被迫再逃。

看到此景,蒲察世杰心中不由叹道:看来俺是廉颇老矣,属于俺的英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大金国第一武勇的豪杰,还是这乌延查剌啊!

“那‘铁锏万户’果然名不虚传,此人不除,我军终难取胜!”

“伪帝”耶律窝干彻底领教了乌延查剌的厉害,他思之再三,觉得正面对决是打不过他了,只能以阴招对付他——以身怀绝技的恐怖分子搞暗杀!

“何人能为朕取那乌延查剌的首级??”耶律窝干发话了。

话音刚落,便有一人前来报名,说乌延查剌算个啥,自己肯定能秒杀他!

耶律窝干大喜,仔细观看此人原来是大内护卫阿不沙,这阿不沙身雄力猛,乃契丹武士中的佼佼者,刀法极强。耶律窝干立即派出他神不知鬼不觉潜入金营,去偷袭乌延查剌!

阿不沙的身手果然了得,没用多长时间便如鬼魅般闪到了金军内部,接着又迅疾闪到了乌延查剌的背后!一切,似乎都做的非常完美!

举刀!劈砍!电闪!血光!只听到惨叫一声!一个人影倒在了地上!

莫非乌延查剌猝不及防,被杀死了?不!绝不是!真相是:契丹猛人阿不沙不幸残疾了!

就在阿不沙举刀时,鹰隼般的乌延查剌已觉察到背后有人,只见他依旧稳如泰山,不声不响,猛然以铁锏的背面回击!

刹那间,阿不沙右臂断掉,疼得当场倒下!

耶律窝干的偷袭彻底失败,乌延查剌和其他军队合力猛攻,敌军大溃,不久,耶律窝干之乱被彻底平定,本人被金朝抓住后车裂。

(四)

金世宗大为欣慰,立马提升乌延查剌为宿直将军(皇宫亲军将官),赏赐白银三百两,重彩二十段。此后乌延查剌的军职一直做到了节度使,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员。而高官位上,他低调如故,谦逊如故。

几战下来,“铁锏万户”的威力已经达到了超凡境界——每当再临沙场,只要他的身影闪现,敌人无不自动退却,都是被他吓得!敌人必须逃跑,而且还得跑得快,否则被追上还是必死无疑。至于那些眼神不大好的或不太认得“铁锏万户”的,注定悲剧,铁锏飞至,呜呼哀哉……

乌延查剌的后半生没什么大战,基本在和平岁月度过,但他的威名早已传遍四海,即便不打仗但还是能惊吓不少人。一次,他奉命出使南宋,随手表演了一段箭法,射淮水畔的柳树,一箭飞出,竟连箭尾的羽毛都深深射入树中。

宋人早就听说了他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更是震惊不已。乌延查剌还没有使出他的看家本领铁锏呢,只是小小的玩了一把弓箭,便震慑了宋人。

出任婆速路总管时,临近的高丽人也是久闻其名,将其奉为神鬼之将,凡因事到婆速路(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西南岸九连城)的高丽人,远远看到他,就被他的超强气场所征服,双腿发软,纷纷跪拜。

“铁锏万户”乌延查剌没有死于疆场,而是病逝于节度使的任上。他的离去,正如他别离沙场时一样,无声无息,平静安详。惊心动魄和宏伟壮烈,只属于他挥舞铁锏之时,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个沉默者,一个沉默的高手,即便“铁锏万户”的真实传奇在当时被传扬四海,作为传奇的主角,他总是不露声色安静如水。而如今,他的传奇已被浩瀚历史所淹没,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大名,“铁锏万户”真正彻底地沉默了……

——————————

请看下集=卷六:异兵猛士之69.沙场醉侠 铁鞭“闯子”——黄得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