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篇读后感(阳货篇17.22子曰饱食终日)(1)

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注释】

▲博弈:本意是下棋。博:六博棋,春秋战国时期,“六博棋”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娱乐活动。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散(五枚)。因为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两队人马竞赛,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六博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弈:古代指围棋或下围棋。

▲为之:“为”是做,做了那件事。

▲犹贤乎已:做了这些事岂不是更好。犹:像,此处引申比较的意思。犹贤乎:贤,好的。更好的意思。已,语气助词无意义。

【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都不想,什么事都不做,难有所成就啊!不是有六博棋和围棋吗?去下棋,也比无所事事强吧。”

【学而思】

参读《卫灵公篇》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知识扩展】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疏证》引《孟子·滕文公上·第四节》: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译文】人之所以为人,如果只是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但是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没什么两样。

《荀子·修身篇》:“偷儒(亦作“偷懦”)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

【译文】苟且懒惰又怕事,没有廉耻而又贪图吃喝,就可以称为坏少年了。

《论语正义》曰:偷儒惮事,即无所用心之人也。

“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刘宝楠《论语正义》、杨树达《论语疏证》引《孟子·告子上·第九节》:“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gōng 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比如下棋这种技艺,我们认为是小技艺;但是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只听弈秋讲授。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准备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智力比不上人家吗?我看不是智力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