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有看过高云翔、侯梦瑶主演的《多情江山》这部戏呢?剧中顺治微服出访江南时期,在江宁初遇董小宛便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才貌出众的女子,但顺治起初并没有向董小宛表明自己的身份,因为他想让董小宛爱上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帝王的身份。几经相处之后,当顺治再次来到江宁便与董小宛告白,并想将带她带回皇宫,可是因为董小宛汉女的身份,她的进宫之路可谓是走的惊险万分,最后董小宛用自己的才情和善良感动了后宫的众嫔妃们,在顺治的极力劝说下董小宛决定归旗,归于江南总督鄂硕的名下。后被册封为德妃董鄂氏,同时也获得了孝庄皇太后的认可。

可惜好景不长,美好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顺治在24岁的时候便染上天花去世啦,因为天花疾病不能立刻发病死去,所以董小宛在顺治驾崩之前就服了毒药,陪着顺治一起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剧中董小宛的演绎十分绝美,配上那动情的音乐让人顿时声泪俱下,董小宛对顺治的这份爱情沉重的让人感动,董小婉和福临的爱情故事也十分让人羡慕。

顺治董小宛结局成谜(董小宛就是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1)

董小宛为顺治演绎生命中最后一曲

董小宛真的是董鄂妃嘛?

可是董小宛真的是董鄂妃吗?为什么民间都言传董小宛就是董鄂妃呢?董鄂妃又是怎么进的皇宫呢?二者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下面由小编带着大家去寻找线索,我们从一些历史资料中去找寻二者的身世关系。

线索一:在历史中记载,董小宛(1623年—1651年),名白,字青莲,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原是苏州刺绣的大户人家,家境殷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后其父在她13岁时候因病离开人世,其母悲痛欲绝无心打理绣庄生意,却被其管家从中设计陷害导致生意败落。至此董小宛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卖艺,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在剧中董小宛也是江南的著名歌女,进宫后在顺治的安排下与陈圆圆一起演绎了那千古绝唱的长恨歌。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董小宛就是江南秦淮河畔的一名歌女。

顺治董小宛结局成谜(董小宛就是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2)

董小宛演绎春江花月夜

线索二:历史上的董小宛在20岁的时候便嫁给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冒襄),冒辟疆进京赶考落榜后郁郁寡欢,且与其定下约定陈圆圆在战乱中被人掳走,痛心欲绝的时候董小宛出现在他的生命力,给他受伤的心给予莫大的安慰,两人也顺利结成连理。明朝灭亡之后,跟随冒辟疆逃难隐居乡里,整日与其一起赋诗弹琴,畅聊古今。二人过起了逍遥快活的日子,期间两人感情深厚,未曾分开。直到公元1651年,董小宛因病去世。同时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写尽进了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顺治董小宛结局成谜(董小宛就是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3)

董小宛抚琴弹奏“长恨歌”

线索三:顺治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在位18年,顺治6岁登基,由此亦可知顺治生于1637年,由此可以看出董小宛比顺治大了整整14岁,董小宛去世的时候顺治也才只有14岁,从这个时间点上来看董小宛又怎么可能是顺治的董鄂妃呢!

线索四:根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妃(1639年—1660年),董鄂妃为内大臣鄂硕之女。顺治十三年时(1656年),17岁的董鄂氏入宫成为顺治帝的妃嫔,直接晋封为“贤嫔”。又没过多久,顺治帝就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她的晋升之快是其他嫔妃所望尘莫及的。她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是顺治最爱的女人,正史中记录甚少,但民间流传的说法却颇多,有说她是大将军的侧福晋,后被顺治纳入宫中为妃,宠冠后宫无人能及。总之对于她身世的传说也是不尽相同。但绝对不是江南的董小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顺治董小宛结局成谜(董小宛就是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4)

董鄂氏进宫封妃

为什么要将董小宛演绎成董鄂妃

有好多演绎本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就个人而言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浪漫主义的色彩罢了。亦是文人们的情怀抒写,不过二者或也确有相似之处,不免民间广为流传。董小宛与董鄂妃咋一看人们会觉得他们都姓董,且都有才情,不免使人将二者联系到一起。但是你知道吗董小宛的“董”确实是汉族姓氏,而董鄂妃的“董”其实是音译过来的,不管她的身世怎样流传,她是满族人这一点也毋庸置疑。董鄂氏是满族人姓氏音译过来的,原作:栋鄂氏,为八旗著姓。董鄂为满语译音,许多书中也将其译为“洞鄂、栋鄂”、“东峨”、“董额”等等。所以完全不是字面意思那么回事儿。

后更因在清道光以后,有人言称董小宛当年并没有死,而是在清军入关逃难途中遇到洪承畴大军,因小婉当时名气太大被俘虏到京城交由皇帝,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合理的,相信这种说法,从他们的年龄上看就可以不攻自破了吧。就算董小宛再怎么美貌动人,才情出众,顺治也不会找一个比自己大14岁的汉女为妃吧?况且小宛与冒辟疆崇尚气节,誓死不肯降清。清朝入关后二人便隐居山林,何况清朝明令旗人不可满汉通婚,小宛亦无入宫受宠之说。

严格来说是旗民不结亲,是满族的旗制,祖制或祖训,后来渐渐成了全族人的定规,而并非大清律的一条。尽管没有律令方面的严格规定,但满族人几百年来基本遵守这条定规。自女真建国以来,历史记载的满汉通婚的例子很少,但也有例外。

满汉通婚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发布的废除民族隔离的政策。

PS: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