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虽然很多,大多还是千篇一律。昭陵也是根据他父亲陵寝的样子建设的。但是,他的陵园多了一个月牙城,很有新意,也颇具审美价值。

清昭陵的独特之处(明昭陵独特的月牙城)(1)

在昭陵游览,穿过方城明楼下部的瓮门,进入月牙城,迎面便可看到一座嵌在宝顶围墙上的琉璃屏,它高3.78米,底宽约5米,是地下建筑——玄宫的最外一层封门。其两边与上部是用灰色城砖修砌,呈狐形,连接宝城女墙的高大城墙,同方城明楼后部建筑马道连接女墙的部分形成一个宛如新月的月牙城。其进深8.1米,高度同2城一样为6.75米,我们把这种宝顶四周围砌起来的填土方式称女封闭式。月牙城又叫哑巴院,据说在初建陵墓时,修陵的工匠、民夫待陵建成后都要在这里被迫吃药,吃完药后就不会说话,变成哑巴了,以免泄露帝王陵寝中的秘密。

十三陵中昭陵以前修建的八个陵:长、献、景、永四陵没有琉璃屏,裕、茂、泰、康四陵有琉璃屏。这后四个陵虽然毁坏较为严重,砖石碎瓦遍地皆是,但仍能看出其初建时的规制。在琉璃屏后边有台阶或无台阶,可登宝顶,形成一个独立的建筑物。宝顶填土呈放射状向四周直达宝城女墙下面,我们把这种有无琉璃屏,但填土方式一样的称为半封闭式。十三陵中长、献、景、裕、茂、泰、康、永前八个陵都同属于这种半封闭式填土方式,它们没有月牙城。而昭陵后修建的定、庆、德、思四陵、除定陵是仿照其祖父永陵修建,并从规模上远远超过了他父亲的昭陵,没有琉璃屏,属于半封闭式的。思陵为亡国之君崇祯墓,因其生前没有修陵,死后葬在其宠妃田氏墓中。其规模较小,形制特殊。只有庆、德二陵有类似昭陵的月牙城,且保存较为完整。从建造形式上看是仿照昭陵修建的,属于全封闭式填土。

昭陵的月牙城,是明十三陵中第一个修建的月牙城。

那么为什么要建成有月牙城这种形式呢?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利于排水;另一方面对保护宝顶起子相当大的作用。月牙城靠近女墙东西两侧有高0.6米的护坡,护坡两边高,中间洼,宝城上的水簸箕排泄下来的水流入下面护坡中间洼处的九星滴漏,积水从这里泄入下面的暗沟,然后出陵注入河滩,形成这里的排水系统,设计可谓巧妙,科学合理,而最主要的是保护了宝顶的填土不被破坏、流失。陵墓修建完毕,风雨侵蚀,土质松散,半封闭式因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造成对其他建筑的破坏。而全封闭式则无需考虑这些问题,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因为宝顶填土已被高大的围墙拦住。

无可置疑,月牙城及全封闭式填土的建筑特色,对后来的清代帝王陵墓影响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