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烛君

“喜形于色,是为不忍;居安思危,成人不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很多人在成功之前还能刻苦自勉,一旦成功便得意忘形,失了本心,这是不能忍的表现,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成就别人所达不到的事。

01.忍是为“不忍”蓄势

《周易》有言: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shēn)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尺蠖尽量弯曲自己的身体,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性命。人也要学会退让和忍受,隐藏自己的目的,这是在处于劣势的时候保护自己,以待他日腾飞。

喜怒无常不形于色(喜形于色是为不忍)(1)

02.忍不分贵贱

忍是一种品质,并非专属于圣人。圣贤能忍,帝王将相能忍,普通人能忍,小人也能忍。忍并非让你一直苟延残喘下去,而是要为将来做准备,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越王勾践是个小人,但他学会了隐忍,尝吴王夫差的粪便,后灭吴国,成功以后便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所以最怕的是小人都在忍,而你却还不能忍。

03.喜形于色,是为不忍

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袁绍兵力数倍于曹操,得意忘形,最终战败。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的就是在顺境中的人失了分寸,灾难也就随之而至。

喜怒无常不形于色(喜形于色是为不忍)(2)

04.居安思危,成人不成

19世纪晚期,普鲁士王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战争击败法国,成立德意志帝国。他深知靠战争发家的德国会遭到法国的报复,而德国处于欧洲中心,无天然屏障,国际安全地位十分脆弱。

他告诫德国人:“要尽可能地防止战争或者限制战争的范围。”于是西交英国,东和沙俄,对外政策韬光养晦,不露锋芒,才使德意志帝国国运稳健,逐步发展壮大。可惜后来威廉二世不懂忍之意义,才让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中覆灭。

是故:忍人之所不能忍,达人之所不能达。

喜怒无常不形于色(喜形于色是为不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