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东篱
李汉荣
①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
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
③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
④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
⑤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
⑥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
⑦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
⑧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
⑨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
⑩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
⑪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
⑫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
⑬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
⑭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
⑮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
⑯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
1.根据全文内容,文章标题“父亲的东篱”有哪些含义?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②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③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④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⑤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取材于史铁生的同名散文)
2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请综观选文,在思考地坛与作者生活乃至生命的关系中从四个角度答出地坛之于作者是一处怎样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苏州漫步
陆文夫
①我喜爱苏州,特别喜爱它那恬静的小巷。这倒不是因为“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而是因为在小巷中往往最容易看到生活的巨变,城市的新生,由此而产生一种自豪和喜悦。
②苏州的小巷是饶有风味的。它整洁幽深,曲折多变。巷中都用弹石铺路,春天没有灰沙,夏日阵雨刚过,便能穿布鞋而不湿脚。巷子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长春藤,紫藤;间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在庭院的深处,这里、那里传出织机的响声,那沙沙沙沙的是织绸缎;那吱呀嘁嚓的是织章绒。我见过苏州的绸缎和弹绒,像蓝天上嵌着彩云,像朝阳、像晚霞、像薄暮升起的轻烟。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举世闻名的丝织品,是在万户杂住的小巷里诞生的。
③小巷子里,大门常开。在敞开的大门里,常常可以看到母女二人伏在一张绷架上,在安静地绣花。她们把一根极细的丝线劈成八根,用几百种针法绣出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绣出齐白石的活虾;绣出徐悲鸿的奔马,泼墨,水印,神态都能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④十六年前我也曾见过“苏绣”,见过苏州的“绣女”。冬夜沉寂的小巷里,常见她们傍着微弱的灯光,从深夜绣到天明,赶到顾绣庄去换钱,然后排到米店门口,任人用粉笔在肩上编起号码,轧一点平价米。
⑤今天,我们不仅能在小巷中,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看到“苏绣”;在国际的展览会上,还能看苏州姑娘那里表演刺绣。伦敦的居民曾经要求看一看刺绣姑娘的手,看看她的手上有什么秘密,为什么绣出的花儿能迷惑住蝴蝶!谁知道唯一的秘密就是这双手的勤劳,就是我们的社会对勤劳双手的尊重。
⑥解放前,在苏州一座残破的古庙里,住着一个白发垢面、患着严重眼疾的乞妇,她就是有名的“绣女”沈静芬。她把青春全献给了“苏绣”,她会几百种巧妙的针法,她年轻时为闺阁千金描绣了无数的游龙飞凤,替顾绣庄赚来了大批利润。到头来落得个破庙容身,乞求度日。“苏绣”的技术跟着她被人践踏,像破庙一样在风雨中凋零!
⑦如今,在一座小巧的园林里、花径上、曲桥旁,人们又见到了刺绣工场的顾问沈静芬。她的头发还是斑白的,可是眼疾消失了,面色红润了,精神抖擞了,她正指导着一群活泼年轻的姑娘,种花、绘画、刺绣,把传统的技艺推向新的高峰:寄语那些伦敦的居民,苏州姑娘手上的秘密,可以到这里寻找。
⑧秋天,全城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嗅着花香信步向前,便会被引入一座座古老的园林。园林像天女散下的鲜花,分布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有记载的就有一百多个,至于那些凿一池,架一山,中筑一二小亭者就更不可数计。《吴风录》记载:“虽闾阎下户亦饰小小盆岛为玩”,这说明苏州园林的普遍,在这样普遍的基础上,历代的巧匠名师留下了大批精湛的杰作。
⑨在所有的园林当中,我最爱“留园”。它像所有的艺术杰作一样,带着深深的含蓄。入口处一条朴实的走廊,普通的庭院。林中部的池台亭榭便隐约可见。等到穿过“涵碧山房”,站在近水的凉台上时,只见一派假山迎面而起,山石犬牙交错,“可亭”的六角高耸在山石的上面,高高低低的三道小桥横卧在山涧上。远望迂回曲折,仿佛深不见底。到这里,便感到人在画中,但又不见画的全貌。
⑩登上爬山的游廊,走进“闻木樨香轩”,园中部的景物便全都呈现在眼前。东西是楼阁参差,古木奇石掩映着亭台水榭,南面是廊台,花墙,小巧的“明瑟楼”凌驾于一切建筑之上,楼前是满池清水,倒映着南面的全部景色,造成了园外的奇景。池塘当中,有一个小岛,叫“小蓬莱”,这里的桥、亭都和水面相平,登上“小蓬莱”好像站在湖心水底,而觉得四面皆山。过了“小蓬莱”到达“曲溪楼”的底层时,中部的景物都已一览无余,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曲溪楼”旁还有许多砖框、漏窗,它像取景框一样,把园中的景色浓缩起来,使人处处凌虚,移步换影。抬头西望,深秋时,鲜红的枫叶漫铺在高下起伏的云墙上,叫人留恋不已。回味无穷。
⑪解放前的“留园”竟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马厩。树木砍伐,楼阁倒塌,到处是残垣败壁、碎石乱砖。今天的“留园”处处金碧辉煌,富丽万千。回头看“留园”的外面,只见虎丘道上,运河的两旁,到处耸立着高大的烟囱。解放后兴建起来的工厂,在日夜吐着浓烟,把安详的蓝天抹上浓重的笔墨。那里机器在轰鸣,金属在碰撞,生活在沸腾。从全城各处的小巷里,古老的花园里,日夜有经过充分休息的人,一路谈笑着走向那沸腾的地方。
3.有人认为本文标题“苏州漫步”改为“苏州小记”更好,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歌
(1)他不会乐器,甚至五音不全,然而,他却教给了我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2)每当我闭目静思,我就能记起父亲教我听歌那个晚上的情景。当时我大约五六岁。夏天的中午,赤日炎炎似火烧,烤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照亮了那条绿白相间的印花窗帘。雷声从遥远处隆隆而来,似乎显得越来越愤怒,我拉过被子紧紧地包住了头和枕头。软百叶帘咔咔作响,榆树枝条刮擦着屋檐,狂风呼啸着钻进窗子的缝隙,声如鬼叫。忽然,又是一道强烈的闪电,把整个房间照得亮如白昼,紧接着就是一声惊雷,如同成千上万个炮弹在炸响。我真想逃到父母的卧室去,但我被吓呆了,只会放声大哭。
(3)很快,父亲来到了我的床沿,用手轻轻地摇着我。见我逐渐安定下来,便说:“听!暴风雨里有歌声呢,你听得见吗?”我不再抽泣,凝神听起来。又一道电光,又一声炸雷。“快听那鼓声!”父亲说,“没有鼓还叫什么音乐?没有节奏,没有深度,没有精神!”鬼哭狼嗥般的风声又响了起来,我紧紧抱住爸爸。“哎!”他小声道,“我们的乐队里又多了一只口琴。你听见了吗?”我侧耳倾听。“不。”我轻声说道,“我觉得这像竖琴。”
(4)父亲抚弄着我的脸颊,“现在你真的懂了!你闭上眼看看你能否爬上音符骑到它背上去,它将把你带到一个令你吃惊的地方。”
(5)随即,我便闭上眼睛非常非常细心地听起来。接着,我便骑上竖琴的音符一直跨进了清晨。这一觉睡得真香!
(6)父亲是位古板的、整天工作不休息的医生。他不会乐器,不识乐谱,甚至五音不全。但他热爱听过的音乐,时常在屋里扯着沙哑的嗓子高声歌唱。当我们取笑他时他便会说:“啊,要是你们不打断我,那该是首多么好听的歌啊!”他有时会坐在日光室里,用那台古老的留声机摇出轻音乐来,但几分钟后,那里除了安宁就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一天,我问他音乐停止后他做了什么。
(7)“噢,”父亲用手捂住胸口,“这是真正的音乐开始的时候,我在聆听我自己的歌。”
(8)当时,我并不完全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开始教我怎样聆听自己的特殊的歌。有一次,我们在科罗里达州的落矶山脉,观看着奔腾的水流冲击巨岩的边缘。“瀑布里有节奏。”他说,“你听得见吗?”对我来说,瀑布的声音以前听来总是一样的,但现在当我闭上眼睛仔细倾听时,我发现自己确实在奔腾的流水中感受到了波涛汹涌的精妙节奏。
(9)“音乐蕴含在宇宙的万象中。”父亲说,“音乐存在于季节变换中,存在于你心脏的搏动里,存在于快乐和痛苦中。不要忽略它,随它一起流动,让自己融汇进它的节奏里。”
(10)几年后,我听到了自己生活中的音乐。那时,我在一所聋哑学校当听说治疗师。我喜欢帮助生活不便的孩子,有一个名叫莎莉·安的孩子的遭遇实在使我心疼。莎莉长着一头卷发,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但由于不适应学校,已经失去信心,放弃了听力学习。我知道得设法让莎莉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力上。因此,我便用音乐帮她听。这种训练使她发生了兴趣。一天,当我和她一起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我想起了父亲在日光室教我的情形。
(11)“莎莉·安,”我说,“咱们做些别的吧,我要把音乐关掉,但我希望你继续听。”看来她有些不解。“我不是要你用耳朵,而是用心听。当你的心里响起音乐时,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会听到美妙的乐曲。”
(12)此后,每天我们都用部分时间听音乐,然后就关闭录音机。我和莎莉便双手抱拳放在胸前来倾听自己心中的歌。这使她出现了奇迹。她非常喜欢!当我从大厅经过看见她或在操场上见到她时,总见她把双手放在胸前,她的脸像阳光一样闪着光——我知道她在听那支心中的歌。
(13)不久莎莉的班主任问我:“你怎么训练她的?我讲课时她不像往常那样盯着桌子,而是一直看着我,而且能听懂指导了。你注意到了吗?她走路不再步履蹒跚,而是蹦蹦跳跳了!”
(14)父亲教我的歌还帮助我度过了为人妻、为人母的困难时期。有一年12月的一个冰雪夜,我心急火燎地奔向医院的候诊室,我那17岁的儿子保罗此刻正在死亡线上挣扎。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女友的生命,也使他陷入了昏迷。
(15)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恐惧。我真想冲进夜幕里大哭一场。突然我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一情景:狂风尖叫着透过卧室的窗子,声如鬼哭狼嗥,那时,父亲第一次教了我怎样倾听歌声。这美好的回忆使我再次镇定下来,凝神谛听。
(16)起先,我只能听到候诊室的火炉发出的嗡嗡声,随后,这声音里出现了大提琴低沉的音调,在它后面又出现了微弱的短笛声。我坐下来,闭上眼睛,聆听这“火炉大提琴”奏出的声音,爬上那炉火之音的脊背……保罗终于幸存下来了,我的歌声也随他一起幸存下来了。
(17)后来,在一个夜晚,我的音乐被电话打断了。我一听到弟弟的声音,就知父亲去世了。他死于心脏病,非常突然。我倒在床上合上双眼,我的眼眶里没有泪水,只是一片黑暗。我躺了许久,没有动,希望醒来时发现这是个梦。
(18)但父亲真的去了。当我站在他的坟前时,坟上的纸幡儿还在二月的冷风中飘动。我的感觉几乎麻木了。一连几个星期,我总是沉默地踱步。
(19)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人静坐在起居室里。冬天的寒风灌进烟囱,那肃穆的声音似乎是我的哀思的回响。突然,内心响起了一声呼唤:听!我很快安定下来。壁炉的燃烧声既不像口琴声,也不像竖琴声。不,那是音色丰富、珠圆玉润的长笛声。
(20)马上,我感觉自己在微笑。此时,我知道在某个地方有位老人带海腥味的灵魂正倾听着同一支天上的乐曲——他的所有人间生活的回声。我合上双眼,又骑上烟囱旁边的音符,一直到敲响了晨钟。
(取材于玛·摩·黑尔格的同名散文)
4.请概括“父亲的歌”的内涵,并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歌”在我生命中发挥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①早晨醒来便听见哗哗哗的雨声。拉开窗帘就看到了从黑云里倾泻而下的闪着些微亮光的雨条。到俄罗斯一周了,走到哪里都是蔚蓝的天空和鲜亮的阳光。今天遇到下雨了。有阳光又有雨,当是感受俄罗斯大地自然天象变幻的一个难得的完满。
②冒雨去图拉,拜谒托尔斯泰。车经过图拉城时,雨,时下时停,出图拉城时,就看到远方天际一抹蓝天了。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故居了。
③站在宽大的门口,一眼看见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的甬道,通向林木笼罩的深处。甬道尽头往右拐进去,是一座涂成黄色的两层小楼,这是托尔斯泰的居室和写作间。在这座托尔斯泰写作和生活的黄色小楼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该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几乎不透阳光的树林,林间长满杂草,俨然一种森林的气息。楼前的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台阶下的土路,也都栽种着花草,却不是精细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长的泼势。
④花草园子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树,不见一片绿叶,粗壮的枝股和细细的枝条,赤裸在空中,在四周一片浓密的绿叶的背景下,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
⑤我初看到这棵枯死的树时,贸然想到的是,它与周围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
⑥枯枝上挂着一只金黄色的铜钟。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久而久之,那些四野八乡遭遇困境的乡民便寻到这个庄园来。托尔斯泰在楼前院子这棵树上挂的这只铜钟,是供寻访的穷人拉响的,听到响声,托尔斯泰就会放下笔推开稿纸,把敲钟的穷人请进楼里,听其诉叙困难和冤屈,然后给予帮扶救助。
⑦据说有时竟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铜钟,然后走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⑧这棵曾经给穷人和贫民以生存希望的树已经死了,干枯的枝条呈着黑色,枝干上的树皮有一二处剥落,那只金黄色的铜钟静静地悬空吊着,虽依原样系着一条皮绳,却再也不会有谁扯拉了。救助穷人的托尔斯泰去世已近百年,这棵树大约也徒感寂寞,已经失去了承载穷人希望的自信和骄傲,随托翁去了。
⑨托翁晚年竟然执意要亲手打造一双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来了,而且很精美很结实也很实用。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彻底腻歪了已往的贵族生活,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⑩托尔斯泰把他精心制作的这双皮靴送给一位评论家朋友。这位评论家惊讶不已,反复欣赏之后,郑重地把这双皮靴摆到书架上,紧挨着托尔斯泰之前送给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着,然后说: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⑪这是俄罗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对一位伟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
⑫我真幸运,在林中的这块草地上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
⑬雨在我专注于黄色小楼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照片一页手稿的时候,完全结束了。头顶是一片蓝色的天空和自在悬浮着的又白又亮的云。林子顶梢墨绿的叶子也清亮柔媚起来。阳光从枝叶的空隙投到林子里的硬质土路上,洒在小小的聚蓄着雨水的坑洼里,更显一种明媚。
(取材于陈忠实《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5. 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夜航灯
袁省梅
①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烤红薯的小摊,我会停下来。
②烤红薯的炉子通体散着热,挑在炉子上的灯像一盏夜航灯,小城晦明的街上,远远的,就能看见,有顾客来,炉边的老人漾着满脸的笑,推开炉盖,掏出一块烤得焦黄的红薯在手里噗噗地掂,说,刚刚好,照我说,趁热吃好。每天晚上我都要买一块烤红薯,在摊前待一会,跟烤红薯的老人聊上几句。等到一块烤红薯装到袋子里,递到我手上时,好一会儿,我的手里都是热乎乎的。我也喜欢装烤红薯的纸袋子。很平常的纸袋子,是旧书纸糊的,给人一点怀旧的情愫,和家常日子里的细微感动。
③老人说,照我说,回家吧,冷。我说,您也早点收了回吧。老人说,回,老伴要急了。
④老人的老伴等他回家呢,我想,这个冷的夜里,等我的只有一个黑屋子。我捏了捏兜里的瓶子。
⑤我害怕回家,害怕看见黑洞洞的窗户。
⑥黑的窗户冷寂的家是从公司易名、汽车换主,我还顶了高额的债务和老婆离婚后就有了。我不想让老婆担惊受怕被人堵截被人辱骂,跟老婆说好假离婚。我说你相信我困难是一时的,我们会好起来的,过去的一切我们还会拥有。老婆点点头,和我抱头痛哭。谁知,老婆转脸就把自己风风光光地嫁了。
⑦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三天后的一个晚上我起来了。我咬破嘴唇,眼里摔出一把泪,顺着街道默默地走着。漫无方向。我就看见了这个烤红薯摊,当然是,先看见了挑在炉子上的灯。
⑧老人说,收了摊,咱俩能跟一段。老人把红薯袋子搭在自行车后,掏了炉火,扑灭。我帮老人摘下那盏充电灯,挂在车把上。街上空无一人,几片枯的桐叶在干的枝头哗哗响。寒凉砭人。
⑨老人说,你好像有心事。我一愣,随即,就呵呵笑,没有。兜里的瓶子好像越发地沉了些。
⑩老人说,我儿子去年死了,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不知道那滋味,老伴一急,脑溢血了,瘫了。照我说,这日子还要过,我还要把孙子养大看他娶媳妇呢。老人说着就嘎嘎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人都说我命不好,照我说,倒要跟这命挣一挣。
⑪可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曾经的显赫和前呼后拥,曾经的逢迎和灯红酒绿,都只剩下了一个冷清的家了。我扁扁嘴,没说话。兜里的瓶子好像压在我的心口上,憋得我透不过气。
⑫老人说,我那儿子从小就犟就喜欢跟我对着干,照我说,他就是故意地把孩子媳妇和他妈给我扔下不管了,他就是看我的笑话,看我能不能扛过去,我就扛给你看,我给他说。老人嘿嘿笑,好像真的在跟儿子赌气。我抓握着红薯,任由瓶子在我兜里晃来晃去。
⑬跟老人分手时,老人说,这段路不好走,我给你照着。我不让,叫他赶紧回家,冷,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还长着呢。
⑭我苦笑一下,心里却涛涛浪浪。
⑮老人推着车子,车把上的充电灯洒下了一地淡黄的光,我就走在那黄亮里,走了好远一段,回头看老人,老人还在我们分手的地方站着。
⑯烤红薯暖暖地捂在我的手里,焦黄润白的香在鼻下蜂般嗡嗡绕,站在我家楼下一个窗户洒下的光里,我对老人喊,回吧,我到家了,老人走远了,车把上的灯在黑的夜里亮亮的在我的眼里晃来晃去晃来晃去。
⑰我仰头看看一个个窗口上白的黄的花的亮光,像小孩子看着柜台上的玩具一样贪婪,那些亮光像一个个诱惑刺激着我的心和眼,我像猎人发现了他的猎物一样捕获着那些亮光,一朵,两朵……恍惚中,我看见我家的窗户也是一片灿烂,甚至,明亮得有些刺眼。有些过分和浪费、我几乎是蹦跳着到了门口,那瓶子小鼠般在我兜里蹦蹦蹦乱跳。
⑱门打升了。家里却是漆黑一片。
⑲站在黑寂的屋里,烤红薯老人那盏充电灯又亮亮地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晃来晃去。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长着呢。我抹了把眼,把屋里的灯全都打开。我坐在雪亮的屋里,掏出兜里的瓶子——敌敌畏①,紧紧地攥在手心。
(选自袁省梅《小棉袄老棉袄》)
注释:①敌敌畏:一种有机化合物,毒性大。
6. 小说以“夜航灯”为题,有哪些用意?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大地血脉
① 汽车飞驶于湘南山水间,望见大地被高速公路重新分割,山峦起伏,江河奔流,田畴葱绿,万物生机,仿佛开天辟地时神显奇迹那样。走在高速公路上,我往往醉心于两旁的绿树、 花圃和各色景观。刘鹗的《老残游记》,写老残去济南,“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 我读过这段便不能忘记,只因喜欢那路上的景致。似乎叫音乐家激情澎湃的并不是五线谱上的线条,而是线条间忽上忽下跳跃的音符。人们奔驰在坦途时总会不自觉地忘记道路,正像脚上最舒适的鞋也会叫人完全忘记。实则却是有了路,才有路边无穷变幻的景致;有了五线谱上的线条,音符才会各安其位澎湃激荡。
② 我多次去过湘南,都会去拜谒柳宗元和秦观遗迹。这回又去了。柳宗元贬谪永州是一千二百年前,他那首妇幼皆知的《江雪》便是在潇水边上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这首诗的字缝里,后人读出它藏头四字:千万孤独。永州去京师长安,去故里山西,都太遥远了,岂能不孤独!但柳子是位哲人,独与天地共往来。他不但能把孤独生吞到肚子里去,诗文中还常见闲适与放达。柳子的《永州八记》是散淡优容的,他的诗作也不喜作悲苦之声。他在《溪居》中写道:“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诗人说自己久为朝廷官职所累,幸而被贬到南夷之地来了。永州人烟稀少,仰天放歌,多么惬意!我想柳宗元骨子里应是充满骚怨的,只是刻意叫自己忘情于山水罢了。
③ 柳宗元之后近三百年,秦观贬谪永州邻地郴州。秦观与柳宗元性情迥异,柳子偏于沉潜,秦氏则情形于言。秦观到了郴州,便悲叹“人共楚天俱远”,“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人到郴州,想“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都很难了。他的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亦是愁肠万种。古人流寓客乡的孤独虽各有遭逢际遇,然山高路远会令孤独雪上加霜。辛弃疾站在赣州郁孤台上,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只是说了遥远,孤独便油然而生。
④ 千百年来,先人们都梦想化天涯为咫尺。与日逐行的夸父走得最快,河渭之间在他脚下不过三两步。《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也颇能行走,虽豪迈不及夸父,也能日行八百里。然而,这都只是千古沉梦。古人写快的诗句,想得起的真是寥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飞”,所写飞马之快,只是文学夸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同样也是诗人的浪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与其说是旅程之快,毋宁说是思乡之切。
⑤ 慢而愈远,远而愈慢。古人对遥远的喟叹,却俯拾即是。晏殊有词说:“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固然离人无处寻觅,更奈何大地太辽阔了。张若虚想着北方到南国,远得叫人断肠:“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天高地远而行道迟迟,万端愁绪便随地而生。故而欧阳修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陆机说“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
⑥ 我有时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常常会想象先人的旅途之苦。当年柳宗元古道瘦马从京师赴永州,入湘后也许就是沿着今天高速公路的线路走的。我们车轮此刻辗过的地方,说不定印有柳宗元那匹瘦马的蹄痕。他在路上走了几近一年,风餐露宿,车马颠簸,困苦劳顿。想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突然感觉到某种荒诞。今日高速公路上的电光石火,当年柳宗元的车马辚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间体验。假若我以超光速飞奔在超车道,柳宗元慢吞吞走在行车道,我会因时间倒流而同他相遇。那一刹那,他还来不及瞥我一眼,我已像幻影般一闪而逝了。
⑦ 我这回往湘南去,随身背着一本《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书上开篇写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间有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盘古倒下后身躯化为五方名山、四肢变成大地四极、肌肉变成肥沃的土地、经脉变成无数道路……而神的初民仍在路上不断求索。直到秦始皇时,五尺官道才逐渐遍布九州,同辙之车吱吱呀呀开辟了新的纪元。
⑧ 今天,人类又在开天辟地。人说,要有高速公路,就有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把东西南北贯通起来,天堑变成了通途。从地球的这端到那端,就像村东头到村西头。人称高速公路为动脉,大地便血脉充盈了。
7. 如何理解文章题目“大地血脉”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豫剧的孤儿
陈 光
①我是地道的河南人,偏偏从小不爱吃面条,也不爱听嗯哪唉嗨哟的豫剧。父亲是琴棋书画无师自通的才子,我只知道他们电视台的同仁们赞许过他拉着弦子表演的河南曲剧,我却从来没兴趣听。
②离乡久了,第一次碰到豫剧访美,又听说是得了“文华奖”的大戏《程婴救孤》,作为河南人,还是去捧了场。朋友说“一票难求,我以为不过是习惯上的修辞之语。邻座碰到作家协会的同乡,他是学民乐出身的,聊到豫剧也有疏离之感,言语间为中国这些传统剧的存续颇为唏嘘。是啊,现在的社会,流行的是街舞、嘻哈音乐,谁还要听什么豫剧?
③没想到戏到半场,我已经哭得不能自已。
④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所害。屠贼乘胜斩草除根,追杀赵氏遗孤。草医程婴冒死救出婴儿,开始了十六年刀尖上的生死之旅。为保护赵氏这仅存的秧苗,一个又一个义士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先是小丫头彩凤不畏私刑,然后是守城大将军韩厥以身守信。屠贼发现婴儿被“劫”,下令民众三日内交出此婴,否则全城半岁以内男婴,将格杀勿论。
⑤屠刀闪闪,戏到此,你已经知道,唯一能救全城婴孩于无的,就只有这个遗孤了。但献出的却不是赵氏孤儿,而是程婴中年所得的独根苗、亲生子。为能瞒住贼人屠夫,程婴只能接受公孙杵臼的调包计,密告公孙匿藏“赵氏孤儿”——实为程婴的亲骨肉。程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婴孩死于屠贼刀下,亲如手足的公孙老兄撞柱而死。
⑥“死比生更容易”——公孙死前交代程婴。逝者逝矣,一死壮烈,生者却要背负更沉重的偷生命运。为保护遗孤,程婴搬进贼府,日日与虎狼为伴,并让婴儿认屠贼为义父。比千刀万剐更难熬的是让义士背负一世骂名。在“老程婴,坏良心,他是一个不义人。行出卖贪赏金,老天有眼断子孙”的童谣里,程婴真的老了。已是妻离子散,还要忍受“断子绝孙”的唾弃。“一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每一天,每一年,一面是殚精竭虑地抚育遗孤,一面是国仇家恨忍气吞声,独咽亲人死别之冤苦、深埋正义不张之忧愤。
⑦十六年后,孤儿终于成为少年俊杰,朝廷也变了天。遗憾的是,擒拿屠贼时,赵氏孤儿命其自刎,屠贼自语着“还是没有斩尽杀绝”,竟突然飞出一刀砍向身边的程婴。
⑧全剧,写的是一个“义”字。为正义,为换取一个小小的婴儿,这么多义士,在生命乃至清名面前,没有一丝犹疑。此心,就是几千年来传下来最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使得我们民族历千劫而存续,虽寒秋仍独立,它直指苍天,名曰“正气”——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⑨这样的精神,其实是属于全世界的。甚至西方文化中,也有英雄所见的共鸣。电影《拯救士兵瑞恩》里,某个家庭的好几个儿子都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按照军令,他们应该有最后一个儿子留下以照顾全家。为了这个承诺,一群军官士兵在硝烟战火中寻找这个无名小卒,最后为保护他而献身。在“义”与“信”面前,“生死安足论”。这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
⑩从艺术层面讲,《程》剧达到的,也是一个巅峰,它的艺术效果有令人目不暇给之感。全剧围绕一个“救”字,剧情环环相扣,两个多小时的长戏一口气演完,始终把观众紧紧箍在座位上,似悬在绝壁上观火。紧张时密不透气,悲情时肝肠如绞,壮烈时天地动容,慷慨时气冲云霄。
⑪在绕梁洪音里,人与剧融为一体,演员与演出融为一体。正是因为这样的剧情,才给演员最宽广、最深、最圣洁的空间去发挥,用他们炉火纯青的音、形、声、韵引领观众走向生死交集、善恶较量、正邪决斗的刀锋浪尖。在每一个急转直下的戏剧冲突中,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胸中千壑,只有万马奔腾样冲涌而出的高腔;也没有什么台词可以尽诉心头百啭,只有千竹迎风般低回委婉的清音。这样的时刻,每一个音符都是热血从心底的冲灌,每一个声调都是岩浆自地底的喷涌。
⑫这样的时刻,就是艺术上的高峰体验。
⑬作为音乐和戏剧爱好者的我,曾陶醉于多明戈嘹亮纯净如山中飞瀑的高音,也曾沉迷于萨拉·布莱曼弥散在水幕喷泉的清幽雅韵。但是,我不能不说如此跟全体观众一起震撼到心底熔岩的音乐剧作,我还是第一次经历,也许是文化深层的亲近,也许是心灵的共鸣。音乐是直指心灵的,而放在一个惊心动魄的剧作里的音乐,更是感人至深。
⑭除了“唱念”,动作高超的“做打”也为剧情增色不少。我不知道演员是不是从小就要练少林功夫,但我也完全有理由猜想他们小时候应该也跟我一样有过看了《少林寺》或豫剧《花木兰》之后凌晨偷偷爬起来,翻越学校的高墙去练功的经历。就算是只学了些花拳绣腿,在舞台上巨幅的背景下,众兵们在刀光剑影中连斗翻腾的腿脚,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而宫女丫鬟们衣香鬓影,齐整整的“水步”,在舞台上轻盈如云,则真正把东方女性那“水莲花”一样的温柔娇羞展示得淋漓尽致。
⑮可惜,这样的艺术,这样纯粹的属于中国的艺术,这么本土来自自家后院的豫剧,我竟然是在跨越了千山万水、经过许多人生轮转之后,才在异国他乡遭遇。这,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
⑯我毫不惊异于最后全场的起立。一向含蓄的中国观众在“程婴”最后谢幕时爆出比西方人更慷慨的掌声和口哨声。我顾不得被泪雨催花的妆容,跟激情的观众们一起涌向舞台与演员们合照。这里面竟也有金发老外。
⑰在满台的鲜花、掌声、泪与笑中,我没有遗憾:赵氏孤儿终于被救了。但,豫剧呢?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
8. 本文题目“豫剧的孤儿”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一个飞翔的人
朱以撒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迭。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才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那些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
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
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的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蝴蝶、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不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掮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笔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
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
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显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们也越来越少做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
(有删改)
9. 文章题目是“庄子:一个飞翔的人”,但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屈原?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艳阳下
①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但是,只在敦煌展出。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
②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③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许多年前,看见井上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
④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沉默了。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⑤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10个窟。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美妙的恢弘画卷。经历千年岁月风沙,壁画雕塑早已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然摄人心魂,令人心醉,不知身在何处。不知自己的来处,何以明了自己的现在与存在?人类文明的庄严璀璨向我们打开的应该就是这种神游古今、与古人劈面相逢的快感。
⑥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故居和办公室,就在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九层楼对面。这位上世纪40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的画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他的办公室和故居都是意想不到的清寒。床和书架都是土坯的,几张木质桌椅,一个灶台,一直到1982年他离开敦煌,都是这样。许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60年代北大毕业后即来到敦煌,先生远在万里之外的武大工作,孩子也是在武汉长大。分居数十年,最终还是先生追随她,在敦煌会合。她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是敦煌成就了她。
⑦吐蕃展就位于敦煌研究院内,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入历史的情境。古格、象雄、吐蕃,藏文化真是太深邃迷人了。展不大,却集中了许多国内外大牌博物馆的名品以及私人收藏。一个6-8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立鸟纹。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这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季羡林说过,中国、希腊、波斯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的确,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
⑧在展览的最后,我看到了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充满深情的回顾资料,他们回忆自己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20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如此,像我一样的爱好者,才有机缘目睹来自全球的吐蕃艺术精品。
⑨在敦煌,时时觉得,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
⑩为什么来到敦煌?当然是为了它迷人的历史与文化光影。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在敦煌看见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浮想联翩。这里既是陈寅恪所谓“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地,也是千年来伟大平凡兼具的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生命构建的时间之流。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11)我更觉得,来到敦煌,是为了与自己相遇。短短几天,敦煌的艳阳,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光影都犹如神迹。夜晚在极致的安静中入睡,清晨又在极致的安静中醒来。这样的旅程,仿佛出世了一趟。
(12)人类文明的宝贵遗迹,此生此世,也许只有这一次机遇相见。除了珍惜,还是珍惜。
(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
10.文章题目“敦煌艳阳下”含义丰富,综观全文,简要回答其含义和文章以此为题的效果。
参考答案:
1.含义:①父亲的菜园,真实的田园。②父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③真正的田园诗意,延续千年的古国诗脉,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
好处:①形象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用典,引发读者关于“东篱”意象的丰富联想,有文化意味。③“东篱”意蕴丰富,“父亲”则限定、提示了“东篱”深层意蕴,虚实结合,暗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先看含义:
题目“父亲的东篱”指的是父亲的菜园,“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
深层义由“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可知,“东篱”象征亲及像父亲一样的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
进一步思考,由“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可知,“东篱”代表真正的田园诗意,延续千年的古国诗脉,国人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
再看效果:
从修辞来看,这个题目,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增加了文化色彩,引人联想;
陶渊明的“东篱”代表他心中美好的田园,那么作为一个不识字的农民,“父亲的东篱”指的又是什么?“东篱”富有文化意味,又形象别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东篱”代表一切美好的东西,富有象征意义又意蕴丰富,属于“虚”的事物;而“父亲”则实实在在,是扎根土地的农民,这两者本身产生奇妙的碰撞;同时“父亲”提示了“东篱”深层意蕴,作者对土地和田园的真正含义的理解都是通过父亲的东篱引发的,这样虚实结合,暗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 ①地坛是一处与作者有着缘分,历尽四百多年沧桑等待他的地方。②地坛之于作者是一个宁静的去处,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③地坛是作者安置自己残废的躯体和一度几近崩溃的心绪的地方。④地坛是启示作者思考如何面对死生以及如何活的问题的地方。⑤地坛是作者整理自己思绪、窥看自己心魂的地方(是作者的精神家园)。⑥地坛是作者感觉可以与之相融、与之共生的地方。⑦地坛是作者濒于绝望时启示他勇敢地、有意义地活下去的地方(是作者的再生地)。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中“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可知,地坛是一处与作者有着缘分,历尽四百多年沧桑等待他的地方。
根据“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可知,地坛之于作者是一个宁静的去处,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根据“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可知,地坛是作者安置自己残废的躯体和一度几近崩溃的心绪的地方。
根据“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地坛是作者整理自己思绪、窥看自己心魂的地方。
根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可知,地坛是启示作者思考如何面对死生以及如何活的问题的地方。
作者从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中感悟到自己应该坚强地活下去,可见,地坛是作者濒于绝望时启示他勇敢地、有意义地活下去的地方。
3.答案示例:我认为“苏州漫步”作为标题更好。“漫步”指“悠闲地随意地走”。从主旨和内容上看,本文主要描述了苏州小巷中“苏绣”的精美和“留园”的美好。并通过今夕对比表达内心无比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如果用“小记”,则体现不出作者的悠闲与愉悦之感。从结构上看,“漫步”更能体现作者的游踪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而“小记”则只能体现出内容。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题干要求学生探究“苏州漫步”、“苏州小记”哪个更好,题目好坏与否,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文章主旨、在结构上的作用、标题本身的含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认为“苏州漫步”好,理由如下:就标题本身而言,“漫步”更能体现人物的悠闲自在,更符合解放后人们幸福生活的情境。就主旨而言,“漫步”在留园,“漫步”在小巷,看到留园的改变,看到苏绣焕发生机,一方面符合文本内容,一方面更能铜鼓哦这些内容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悦自豪之情。就结构而言,“漫步”可以随时转换视角,移步换景,更有层次感。可见,“小记”不如“漫步”好。
如果认为“小记”好,同样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不过一般应倾向于原文的标题。
4.内涵:宇宙万象中都蕴含着音乐,随它一起流动,让自己融汇进它的节奏里。
作用:让我在雷雨夜,听大自然的韵律,消除恐惧。
使我在工作中,教会他人倾听内心,传递温暖与希望。
使我生活中,用静心倾听的方式平静内心(走出困境、消除悲伤)。
解析
4.“父亲的歌”的内涵:
由父亲在暴风雨的夜安慰我“听!暴风雨里有歌声呢,你听得见吗?……我不再抽泣,凝神听起来”“我问他音乐停止后他做了什么……这是真正的音乐开始的时候,我在聆听我自己的歌”,父亲说“音乐蕴含在宇宙的万象中,音乐存在于季节变换中,存在于你心脏的搏动里,存在于快乐和痛苦中。不要忽略它,随它一起流动,让自己融汇进它的节奏里”,可以概括出,宇宙万象中都蕴含着音乐,随它一起流动,让自己融汇进它的节奏里。
“父亲的歌”在我生命中发挥的作用:
由原文“随即,我便闭上眼睛非常非常细心地听起来。接着,我便骑上竖琴的音符一直跨进了清晨。这一觉睡得真香!”可见,父亲的歌让我在雷雨夜,听大自然的韵律,消除了恐惧。
由文章“几年后,我听到了自己生活中的音乐……我知道得设法让莎莉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力上。因此,我便用音乐帮她听。这种训练使她发生了兴趣”,可以概括出父亲的歌使我在工作中,教会他人倾听内心,传递温暖与希望。
由文章结尾,父亲的去世让我陷入悲痛中“此时,我知道在某个地方有位老人带海腥味的灵魂正倾听着同一支天上的乐曲——他的所有人间生活的回声。我合上双眼,又骑上烟囱旁边的音符,一直到敲响了晨钟”,可以概括出父亲的歌使我生活中,用静心倾听的方式平静内心,走出困境、消除悲伤。
5.要点一:“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是托翁给自己庄园的命名,以此为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地和拜谒对象。
要点二:明媚的阳光和自由生长的草地象征着托翁的仁慈精神和平民精神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托翁的景仰和赞美之情。
要点三:题目是全文的情感脉络(或题目是全文的结构线索)。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从结构角度分析,根据“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故居了”可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是托翁给自己庄园的命名,把它放在开头,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地和拜谒对象,引出拜访托尔斯泰故居。
从题目的象征义角度分析,“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林中那块草地“阳光明媚”,象征了托尔斯泰救助贫民的仁慈精神和平民精神,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从全文的线索角度分析,文章的内容由“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引入,介绍托尔斯泰的生活和精神都是围绕它展开,这是托尔斯泰的生活的地方,也是托尔斯泰精神的展现地。因而它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6.(1)效果上一语双关,耐人寻味,表层含义是老人摊前那盏招引“我”去买烤红薯的充电灯,深层含义是面对多舛命运要保持坚强乐观的精神。(2)结构上具有线索作用,推动情节发展,脉络清晰,内容集中,夜航灯是全文的线索,串联了“我”和烤红薯老人的故事。(3)彰显主题,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夜航灯”具有象征比喻义,善良坚强的老人为濒临绝境的“我”指明了人生方向,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老人指引“我”坚强乐观地面对多舛命运,从而彰显了小说的主题,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修辞上看,“夜航灯”具有象征比喻等双关特征,本义指老人夜间所用的照明灯,也指帮“我”照路回家的“灯”,更指启发“我”走出人生黑暗的话语,以及老人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
情节或结构上看,小说里几乎所有的情节都与“夜航灯”相关联,老人灯下烤红薯,“我”在灯下买红薯,老人拿着灯为“我”照亮夜路,“我”想象中眼前明晃晃亮起了灯光,回家后“我”打开了所有的灯,老人的遭遇和朴实而温暖的话语照亮了我的人生路。可见“夜航灯”具有串联情节的线索作用。
主旨上看,从“老人说,这段路不好走,我给你照着。我不让,叫他赶紧回家,冷,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还长着呢”“老人推着车子,车把上的充电灯洒下了一地淡黄的光,我就走在那黄亮里,走了好远一段,回头看老人,老人还在我们分手的地方站着”“站在黑寂的屋里,烤红薯老人那盏充电灯又亮亮地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晃来晃去。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长着呢。我抹了把眼,把屋里的灯全都打开。我坐在雪亮的屋里……”等内容可知,老人的言行如“夜航灯”,指引“我”坚强乐观地面对多舛命运,从而彰显了小说的主题,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7.①指古代的路。古代是山路、水路、土路,古人的路颠簸、遥远,阻碍了人与亲人、故土之间的情感联系。
②指如今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便于人们出行、观光旅游,拉近人们与故土的距离。高速公路贯通世界各个角落,让地球充满生机。
③通过“路”的变化,表现建设的神奇与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的赞美之情。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理解标题的含义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透过表象,展开联想,由此及彼,抓住客观事物、现象间的各种联系和微秒的类似,从而发掘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本题中,“大地血脉”比喻地面上的“路”,路连接着人们和外界的关系,就像“血脉”连接人身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文中一共写了两种类型的路,一是古人的路,作者联想到柳宗元和秦观流寓客乡的经历,还有古人俯拾即是的对遥远的喟叹的诗句,以此表现古代“山高路远”带来的消解不去的巨大孤独,表现古时交通不便带给人们无尽的思乡和孤独,古时的路阻碍了人与亲人、故土之间的情感联系。
第二种路是如今的高速公路,“大地被高速公路重新分割,山峦起伏,江河奔流,田畴葱绿,万物生机”“高速公路把东西南北贯通起来,天堑变成了通途。从地球的这端到那端,就像村东头到村西头。人称高速公路为动脉,大地便血脉充盈了”,高速公路拉近人们与故土的距离,让地球充满生机。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8.豫剧《程婴救孤》;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下处境;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中国传统艺术的“我”。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题目《豫剧的孤儿》,首先指的是此次演出的剧目豫剧《程婴救孤》;
其次,题目中“孤儿”一词还有深层含义,文章写自己的父亲就是唱豫剧的好手,然而 “父亲是琴棋书画无师自通的才子,我只知道他们电视台的同仁们赞许过他拉着弦子表演的河南曲剧,我却从来没兴趣听”,作者的朋友是学民乐出身的,“聊到豫剧也有疏离之感”,正如作者所说“现在的社会,流行的是街舞、嘻哈音乐,谁还要听什么豫剧?”,而结尾作者也说“赵氏孤儿终于被救了。但,豫剧呢?”,传统文化式微,无人欣赏,如何传承?可见题目中的“孤儿”也指豫剧,乃至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下处境;
再看作者的情况,是河南人,长期旅居美国,远离故土,更远离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直到这次听豫剧,才感受到“这样的艺术,这样纯粹的属于中国的艺术这么本土来自自家后院的豫剧,我竟然是在跨越了千山万水、经过许多人生轮转之后,才在异国他乡遭遇”,可见这“孤儿”也指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中国传统艺术的“我”。
9.①因为屈原从生命状态上同庄子一样也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
②而屈原心灵的飞翔与庄子追求个性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灵飞翔有着很大的不同。写屈原及他的心灵飞翔,能够更好地衬托庄子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③通过比较屈原与庄子在思想追求上的相同与不同,也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从“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看,本文写屈原,是为了表现屈原从生命状态上同庄子一样也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
从“不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可见,主要是借次要人物屈原和主要人物庄子形成对比,衬托庄子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这种对比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主旨。
10.含义:
①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②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力量。
效果:
富有意韵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义等角度作答。“敦煌艳阳下”从表层景物的角度理解,“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可知,指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可知,指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力量。
效果可以从表达效果、读者角度、表现手法、主旨等角度。“敦煌艳阳下”,写出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特点,具有意境美;这一标题让人想象这篇小说写敦煌艳阳下的什么故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标题实写敦煌的自然环境,却隐含赞美人们像艳阳一样对敦煌文化的激情,虚实结合,突出文章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