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少林七十二绝技最厉害的五种(金庸武侠解读之少林七十二绝技)(1)

金庸武侠中,经常会出现和“少林七十二绝技”相关的一些情节,但"少林七十二绝技"到底是谁所创造的呢?此一问题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提出的必要,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七十二绝技”必是少林寺的开山始祖达摩祖师所创造的。当年达摩祖师挟技东来,与梁武帝讲论佛法,话不投机,于是驻锡少林,传下了禅宗心法与绝世武功。此即为后来少林寺享誉武林与佛门的根源所在。

在《天龙八部》中有一个好像是达摩再世的扫地灰衣僧人,他曾向众人解释少林七中二绝技时,也呼应此说,道:

这些少林寺的七卞二门绝技,包罗万象,所涉的范围又极为广泛,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是以拳掌见长,有的是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能收发暗器。虽有人同精五六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者为限。少林寺自达摩祖师开寺以来,只在宋初出现过一位兼通一十三门绝技的武学天才,号称为十三绝技僧,千百年只此一人而已!

少林寺虽然是天下武学的圣殿,但是终究是一个讲求修法弘道的佛门之地,而每一项武技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无比,大干天和,是以少林寺要求众僧于修练每一项绝技之时,都要以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配合化解。这道理对于一位诚心礼佛向道之人,本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可是千百年来少林寺中却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理解得了的,所以只要有人练到四五项绝技之后,在禅理本业上的领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障碍。在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学障”,与别的宗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须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却是杀业,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愈高,慈悲之念愈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愈多,但修为到达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练各种厉害的杀人法门,是以千百年来唯有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了。

这一段说法如果正确无误的话,那么少林七十二绝技必定是达摩老祖所创制,绝无疑义。可是少林寺掌门方丈玄慈却又曾经对神山上人说道:

"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般若掌"创于本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师,“摩诃指"系一位在本寺挂单四十七年的七指头陀所创,那“大力金刚拳法”则是本寺第十一代通字辈的六位高僧,穷三十六年之功,共同钻研而成。此三门全系中土武功,与天竺以意御劲、以劲发力的功夫截然不同。言下之意似乎说明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并非全然是由达摩祖师一个人所独自创制的,而是经由少林寺中千百年来,历代高僧因革损益所锤炼而成的。那么为何达摩老祖一个人何以兼通少林七十二绝技呢?

金庸少林七十二绝技最厉害的五种(金庸武侠解读之少林七十二绝技)(2)

可能原因之一:

佛教太过中国化了。中国人一向有"众善归焉"的习惯,一个宗派的开山始祖必然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凡是好的、厉害的,都必要归功于他方才可以。这种想法其实是很无谓的,而且也大可不必。

少林寺号称天下武学的圣地,而且少林僧人又多是佛理精湛,深透嗔痴仇怨之恶,可是他们却也感染了此一中国人“众善归焉”的坏习惯,把这“少林七十二绝技"的一切创制成就,都归功于达摩祖师了。

《倚天屠龙记》中,熟透少林寺掌故的觉远大师,其唯一的弟子张君宝,不就曾经怀疑《九阳真经》必不是出自达摩老祖之手吗?他想:达摩祖师是天竺人,就算会写我中华文字,也必文理粗疏。这部《九阳真经》文字佳妙,外国人决计写不出来,定是后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侣,假托达摩祖师之名,写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经夹缝之中。张君宝于是摆脱此一拘泥,脱胎换骨,于十余年间竟然内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张君宝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然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学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

金庸少林七十二绝技最厉害的五种(金庸武侠解读之少林七十二绝技)(3)

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的冲虚圆融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结合,创造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那便是中国武学史上不出世的奇人张三丰了。可见太过拘泥必定会有所失的。

可能原因之二:

"少林七十二绝技"到底是达摩老祖所创制的,亦或是历经数十代几百年的功夫所精打细铸而成的,就灰衣僧与玄慈方丈两人的说法,实乃大相矛盾,想必其中必有一个说误了。然而到底是谁说错?恐怕一时之间也无法详究。

以灰衣僧的道德佛理而言,他比较不像是会说错话、做错事之人;可是玄慈方丈的地位,使得他也必然详悉少林寺千百年来的变迁沿革,所以两相判比,实不易解析。不过总是有人说错了。

“少林七十二绝技”一经金大侠写出,遍成为武林的经典桥段,此后的武侠小说中似乎每一种武功都要和这七十二绝技挂上钩才成。以此看来,金大侠才是这“少林七十二绝技”的真正创始人。只不过金大侠平时要装装儒雅,不跟你露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