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患者在门诊问了我一个问题,“医生,什么时间段血液容易缺水啊?”他讲道,经常听医生说血液黏稠,如果多喝点水,血液是不是就被稀释了呢?一天下来,身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血液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能了解血液最容易“缺水”的时间段,自己及时补充水分,不就能避免血液黏稠了吗?

的确如此,如果血液黏稠度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疾病,一定要正确了解血液黏稠的危害,知道如何避免。

什么时间喝水对血液好(喝水也要挑时间)(1)

血液一黏稠,身体就走下坡路,它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血液就像路上的车辆,当每辆车都开得很快的时候,不容易引起堵塞,当其中一部分汽车慢下来了,数量越来越多就会拥堵起来,血液中的红细胞也是如此,等到形成血栓堵塞通道,后面的血液就无法通过,身体就会变得很危险。

当血栓堵在了重要部分(大脑、心脏),就像一个塞子突然出现血管里,患者会突然感觉心慌、头晕、眼前一黑,容易困乏,如果不能及时把塞子拿掉,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脑梗、心梗就是这么来的。

当血流的速度慢下来了,输送养分的效率也会降低,部分组织出现老化、衰退,甚至死亡,你会发现自己脸上的皱纹和斑点变多了,手脚特别怕冷,身体没什么力气,吃得很多但是却不容易长胖,女性朋友还经常感觉眩晕、气短。

有时我们饮食过于肥腻,或者是活动少了,喝水少了,天气变冷了,都会影响血液的黏稠度,如果不是很严重,它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血液循环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有其他疾病,年纪比较大,就要重视起来,防止发生意外状况。因此,一定要给血液加点“救命水”,稀释一下,它不仅能保护血管,还能促使废物代谢,那么在什么时间喝比较好呢?

什么时间喝水对血液好(喝水也要挑时间)(2)

喝水也要挑时间,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血液易“缺水”

早上醒来后容易缺水(6点-8点)

晚上躺着哪里都没去,一点消耗都没有,血液怎么会缺水呢?很多人不明白,由此产生疑惑。虽然你躺在床上没有动,但是你的鼻子、皮肤、血管可一刻都没闲着,呼吸、散热、循环都需要消耗水分,几个小时下来是不是水分就变少了呢?如果你晚上还有起夜的习惯,会有大量的水分被排出,所以醒来后第一时间就要喝点水。

怎么喝:早上起来别拿起昨晚的冷水就咕嘟咕嘟喝起来,就算是夏天,也要注意保护肠胃,喝点温水比较好,可以在冷水里兑点热水,不冷也不热,对肠胃和口腔黏膜的刺激比较小。

吃完午饭后容易缺水(12点-1点)

午饭是一天当中吃得比较丰盛的,很多人点外卖吃,里面放的油和盐比较多,食用后对身体影响比较大,血液黏稠度上升,这时很容易缺水,需要喝点水稀释一下,保护我们的血管。再者,经过白天高温烘烤,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早就缺水了,也是时候补充水分了。

怎么喝:小口慢喝,有的人喝水用“牛饮”来形容也不过分,一口下去能喝掉半杯,建议你控制点,慢点喝,以免把空气喝进肚子里,加重肠胃和心脏的负担。

什么时间喝水对血液好(喝水也要挑时间)(3)

三类人群要重点补水:

成年人喝水一般不用操心,都知道渴了要喝,所以我们要关注一下老人、婴儿、儿童的饮水情况,他们很容易缺水。老人不敢喝水是因为害怕频繁上厕所,还会担心对肾脏不好,子女要多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血液黏稠的危害。

婴儿可以通过母乳或奶粉补充水分,按道理本身是不缺水的,但是现在是夏天,婴儿代谢旺盛,容易哭闹,又会频繁排尿,他们其实是很缺水的,即便他们出现血液黏稠的几率很小,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如果婴儿的嘴巴起皮了,情绪有些烦躁,就要适当喂点水喝。

儿童活动量大,一刻闲不下来,正是贪玩的时候,压根想不到要喝水,家长要给孩子准备一个水杯,及时提醒他们喝水,不要等疯玩结束后才喝,很容易脱水中暑。

血液好血管才好,血管好身体才好,一环扣一环,适当地补水能让身体更健康,但是如果你是为了让皮肤变好,或者是为了排毒,那就是本末倒置了,饮水要适量,喝太多会成为身体的负担。总之,炎炎夏日喝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