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东晋真的只凭八万精锐北府兵就打败前秦了吗?或者说,东晋凭借八万北府兵就可以确保江山永固了吗?
其实不完全是。淝水之战中的前秦,只是在必然失败的结局下被一个偶然事件给无限放大了。
换句话说,东晋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会轻易被前秦打败的,只不过前秦的一个骚操作把东晋的这个胜利放大了。
东晋的八万北府兵确实是精锐中的精锐,他的兵源来自从北方南迁的流民,这些流民为了躲避少数民族的残酷统治和迫害,不得已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来到南方。
他们对北方毁坏他们家园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有着彻骨的仇恨,而他们既然能冲破少数民族军队的重重截杀来到南方,说明他们也是一群武艺高强、彪悍善战的勇士。这样一群集坚强战斗意志和爆表武力值于一身的人,便成了东晋朝廷重要的兵源。
既然民心可用,一代名相谢安就让他的侄子谢玄负责招募和训练这群勇士,因为他们训练和驻扎的地点在京城以北,所以叫北府兵。
但是光有一群陆战精锐是不够的。我国分裂时代的南方政权得益于大江大河的地理优势,一直是以水军立国的。就像三国时期东吴的水军独步天下,赤壁大战一把大火把曹操烧回老家一样,东晋的水军在当时也是独孤求败的存在。
如果前秦不能训练出可以与东晋相抗衡的一支水军劲旅,那他的南征灭晋也是不可能的。
而水军却恰恰是此时前秦的一大鸡肋。即便是前秦动员起百万陆战大军,如果没有水军,他们也对战局起不到主要作用。何况最后真正到前线的陆军,也不到百万,大概有20多万。
那为什么在与东晋的战场上,这支百战之师会如此不堪一击?又为什么非要在淝水河畔的寿阳,而不是长江中游的荆襄和下游的合肥等军事重镇被打败?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就深入当时的历史细节,来探究下一场战斗毁灭一个国家的背后真相。
一、我国封建时代北方政权统一南方必经的步骤
我国历代北方政权南下统一全国的战争,一般都遵循一个典型的模板,三国末年晋灭吴之战。
先简单介绍下这场典范战争:
西晋灭吴时,共派出了东中西三路大军。
西路:此时的蜀汉政权已在多年前被司马昭所灭,西晋已经占领了控呃长江上游的益州,可以率水军从长江上游出三峡,顺流东下威胁中游的荆襄和下游的建康。这一路的意义在于,西晋水军对于东吴水军是俯攻,东吴则是仰攻,东吴所依仗的长江天险不复存在。
中路:西路船队能够顺流东下,离不开其他友军的支持,比如说后勤补给、通信联络、牵制敌军等等。这里,就需要其他两路大军的配合。
中路军从荆襄地区出发,一路南下,攻克吴国的长江中游重镇—江陵,再协同西路军攻克另一重镇—武昌。只有得到中路的支持,西路军才能够顺利地顺流东下。
东路:这路大军直接从青州、徐州一带南下,一直到达长江岸边,与建邺隔江对望,等中、西路大军顺江直下时,东路军再发动渡江作战。
在这三路大军的夹击下,东吴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不到一年便迅速亡国。
有了晋灭吴的成功之鉴,那么后面历代王朝就知道以后该怎么统一南方了:
1、南方河网众多,有利有弊。
弊的一面是北方一般以重装骑兵为主,不适应在河网纵横的南方作战。利的一面就是,既然河道众多,那就非常有利于粮草辎重的运输,因为船运不但运量大,而且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比马车拉货方便的多。
2、要想实现上面的条件,就必须打造大量的战船和运输船,还必须训练出足以与南方政权抗衡的水军,因为水军和坐在上船的陆军不是一个概念。
3、同样,要想实现上面的条件就必须在自己境内打造战船、训练水军;而打造战船和训练水军不能在陆地上进行,必须在自己境内的河流中进行;自己境内的这条河流还必须和淮河、长江连通,否则,你造的船再大,水军再精锐,也不能要求水军把船背到长江和淮河。
4,这就要求,自己境内必须有这样一个城市据点,既要有一条河流穿越这个城市,又要这条河流能一直通向淮河长江。
这样的城市不算多,从西向东,依次是四川的重庆,湖北的襄阳、安徽的寿阳,江苏的盱眙。四川的重庆大家好理解,我们重点说后面三个:
襄阳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中间点,境内一条汉水穿城而过。汉水自上游下来时,在襄阳向南拐弯,一直注入长江。更神奇的是北方所有河流最后全都汇集在了襄阳,从这里进入汉水。
周围武当山、绿林山、桐柏山等一系列山势将襄阳地区完全合上口子,只留下了非常狭小的汉水河谷。只要大军想要南下,后勤给养的运输就永远躲不开襄阳,襄阳几乎成为了南下的唯一通道,如上图。
寿春就是现在的安徽寿县,他的位置在淮河中游。在这里,正好有南北两条河和淮河相交,北面那条叫颖水,往北一直通到河南洛阳,南面那条是淝水,向东南一直可通到安徽合肥。
这意味着北方政权可以在洛阳训练好水军,准备好粮食辎重,一路顺流而下,经过寿春,最后可到达合肥。而合肥有个巢湖,又可直通长江,如上图。
盱眙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淮安市西南,洪泽湖南岸。他的重要性在于,在京杭大运河还没有开凿的两晋,盱眙也处于南北水系和淮河的交叉点。盱眙的北面水系是泗水,一直往北通到彭城(今徐州市),盱眙的南面水系是连接洪泽湖和长江之间的邗沟。
邗沟北通淮河,南连长江,在此处训练好水军后,携带大量粮草辎重就可直接进入长江,威胁东晋长江边的都城建业,如上图。
上述三个据点历来是我国以淮河为界的南北政权之间的军事重镇,如果北方政权控制这三个据点,那么等北方政权训练好水军,准备好粮草后,就可以顺水而下,威胁南方政权。
如果南方政权控制这三个据点,那么就可以解除北方的威胁,即便陆军打不过北方铁骑,但是在北方铁骑南下后,也可以通过截断北方的粮道,让北方铁骑不战而退。
当南方政权强大时,还可以逆水北上,威胁北方政权。
二、前秦当时的战略态势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控制上述三个重镇应该说,前秦最初的战略构想,也是想实现这种对东晋的战略优势,但他们最终没有完全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东晋不让他们占有这种优势。
三国时期的曹魏和东吴之间是以长江为分界线的,而此时的东晋和前秦却是以淮河为分界线的。淮河就成为前秦大军南下需要克服的第一条天堑。
淮河是我国的天然南北分界线,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阳,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东西走向,全长1000公里,如下图。
前秦要想渡过淮河就必须打造战船,训练水军。而你如果在淮河北岸或附近打造战船,训练水军的话,南岸的东晋水军是肯定会过来搞破坏的。
但是你又不能为了躲避敌人的骚扰,跑黄河训练水军去。即便你在黄河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当时京杭大运河还没开凿,黄河和淮河并不连通,你难道让水军扛着战舰来淮河吗?
所以,前秦的上策就是控制好上述那三个军事重镇:襄阳、寿阳,盱眙。
在淝水之战前五年的378年,就爆发了争夺四川的益州之战,争夺襄阳的襄阳之战、争夺盱眙的淮南之战。
1、从西路来看:前秦在此路很顺利地占领了西川益州地区,控制了长江上游,与西晋一样,可以组建西路军,顺江而下,这一路优势存在。
2、从中路来看:前秦在这一路不算太成功。公元378年,苻坚派他的大儿子苻丕率领七万步骑兵进犯襄阳,并让两位枭雄慕容垂和姚苌率兵配合,投入兵力17万分三路合围襄阳。
这一仗,总体来说打得比较艰难,可能北方铁骑确实不适合在南方作战,三路大军会战襄阳,却让襄阳守将朱序在死守了近一年后才城破被俘。
虽然拿下了重镇襄阳,逼降了守将朱序,但再往南就无能为力了。荆襄九郡不止包括襄阳,南面的江陵、武昌还在东晋的桓冲手中,如下图。
这里隐含一个前秦潜在的缺陷,襄阳有汉水直通长江中游的江陵、武昌。而此时距离淝水之战的爆发还有5年。然而,在这5年中,明明眼前就有一条汉水直通长江中游,但前秦的势力却一直止步于襄阳。
既然前秦只能驻足于襄阳而不进展,只能说明前秦有一点致命的缺陷:他的水军不行,不是东晋的对手,而且短时间无法解决。
因为在晋灭吴之战中,西晋中路大军并没有驻足于襄樊,而是顺汉水继续南下,攻击东吴在荆州的残余势力,使之无法对西路水军部队的后勤补给造成干扰。
而前秦显然在中路上用力不够,任由桓冲这颗钉子钉在那里。这意味着,西路大军只能行驶到长江中游,就遇到了阻力,无法继续沿江东下了。
3、从东路来看,前秦在这一路可是完全失败了。在淮河下游, 淝水之战前5年,苻坚派彭超围攻彭城(今徐州)和盱眙,秦晋淮南之战爆发。
东晋名相谢安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解彭城和盱眙之围,谢玄四战四胜,全歼敌军,过程就不详述了,总之谢玄使用的是运动战术,在运动中歼敌6万。这一路前秦军可是惨败,没有达到占领淮河下游重镇盱眙的战略目标。
谢安
三、谢安为什么在淝水之战前那么淡定从容淝水之战的著名事迹,除了前秦军队在战场上的骚表现之外,就是一代名相谢安在面对强敌压境时的那一份从容和淡定。大敌当前,该吃吃,该喝喝,游山玩水,琴棋书画样样不误。
原因就是以上分析的,前秦在战略大方向上并没有对东晋形成碾压性的有利态势。
谢安在战前那么淡定从容,是因为东晋除了那8万北府兵精锐外,还有大量的精锐水军没有出动,他是有淡定的资本的:
1、在长江中游的江陵驻扎着桓冲的10万水军,桓冲那可是东晋名将桓温之后,军事才能十分了得。
2、在长江下游的扬州、京口,也有不低于10万的精锐水军,那是东晋最后的精锐老本。
3、在合肥附近的巢湖,淮河下游的盱眙,也有大量水军在布防。
东晋此时的实力和前秦相比也差不了多少,比之前那些前燕、前凉、北代肯定强多了。
所以,在八万北府兵的背后,还有数十万的水军做后盾,谢玄基本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从前秦占领襄阳5年而不主动南下江陵,谢安就知道前秦的水军不行,不是在短期内能训练好的。
在得知苻坚派他的弟弟阳平公苻融率25万先锋浩浩荡荡杀奔而来时。
谢安就派自己的侄子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八万“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并让龙骧将军胡彬带领五千水军援助寿春。
四、洛涧阻击战,前秦失败的前奏9月,苻坚抵达项城,这时,远在西北凉州的军队才到达咸阳,正北方向幽州、冀州的军队也抵达了彭城,部队行军东西绵延万里,堪称冷兵器时代空前绝后的动员规模。
苻坚派弟弟苻融率25万部队先期抵达颍口,这里是颖水和淮河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为什么苻坚要集结这么多的部队到淮南的寿阳和淝水一带而不是去别的地方?比如盱眙。
其实还是因为前面没有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
前秦军在之前的淮南争夺战中被谢玄打得大败,前秦水军又不行,所以苻坚放弃了走东路从北向南强渡淮河,直取建康的计划。而是走了一个大迂回,直接绕到淮河南岸,计划从淮河南岸从西向东逐步夺取东晋的淮南之地。
虽然淮河南岸也有众多的南北走向的支流,但比起淮河主干来要窄得多,也比较容易渡河。
而谢安也知道前秦的目的,即便守住了北面的淮河,但西面的众多淮河支流也必须守护好,才能保证淮南之地不失,选择守那条河呢?东晋选择的是淝水(今天的东淝河)。
因为一过淝水,前秦的选择肯定是南下进攻合肥,进而控制通往长江的水道枢纽——巢湖。
从这里,我们就总结出了前秦南征的致命缺陷:由于前秦始终没有组建起一支足以与东晋抗衡的水军,从而没有掌握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到了10月,阳平公苻融攻打寿春。
东晋这时派出两路大军救援寿春:一路由胡彬率领5000水军逆淮河西上直奔寿春。一路由谢石、谢玄率八万北府兵走陆路西进洛涧前线。
10月18日,苻融攻克寿春,擒获东晋守将徐元喜等人。
胡彬一看寿春被攻克了,急忙退守寿阳北面的硖石。如下图:我们从硖石的位置可以看出,硖石位于三条河流交汇处,胡彬退守这里的目的应该是,骚扰或截断前秦的水路运输线。
放大版看一下:
苻融一看这还了得,断我粮道。他急忙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寿春北面硖石的胡彬5000水军。另一路派梁成率领五万大军过淝水,驻扎在淝水以东的洛涧,沿洛涧西岸布防以遏制东面的谢玄部队。
苻融围攻胡彬,一直围攻不下。可以看出,胡彬也是一位名将,明明让他救援寿春,结果寿春被攻陷。正常的逻辑是,胡彬应该率水军回来找谢玄的陆军,做好水陆掩护再前进,但胡彬却巧妙地钉在了前秦的七寸命门处——硖石。
另一路,谢玄也没闲着,他知道胡彬军少,不能长期钉在硖石。11月,谢玄派刘牢之(宋武帝刘裕的上司)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策应西面硖石的胡彬,从而揭开淝水大战的序幕,如下图。
前秦一看后面钉子还没解除,前面谢玄的北府兵又到,就又给梁成增兵五万,一共十万大军扼守山涧。
这样,刘牢之和梁成,1:20的兵力对比,前秦还是作为防守方,理应占据绝对优势。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刘牢之凭借区区5000北府兵不但取得洛涧大捷,还把主将梁成给斩杀了,秦军还折损十名大将及50000主力。
之后刘牢之还派部队阻绝了淮河渡口,再次歼灭前秦军15000人,具体的战斗经过史书没有记载。仗打到这个份上,说明北府兵确实是精锐中的精锐,5000人吃掉前秦65000大军。
也说明此时的前秦军队战斗力确实让人担忧。苻坚在这时候应该认真总结,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5000北府兵把他的65000大军打得一个不剩。
四、奇葩的战场乌龙断送一个强大的王朝
在阻断了前秦军从淮河渡口过河的可能性后,晋军继续西行,渡过洛涧,一直来到南北走向的淮河支流——淝水河畔与秦军对峙,并且与在硖石固守的“钉子户”胡彬两军汇合,如上图
这时的河东岸是谢石、谢玄的8万北府军,河西岸是苻坚的25万先锋部队,前秦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苻坚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能通过野战来打败晋军,就派已经投降前秦的原襄阳守将朱序前去劝降谢石。
朱序是整个淝水之战成败的关键人物,他一心向晋,不但没有劝降,还对谢石、谢玄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途,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应趁秦军主力没能抵达的时机,迅速进攻,只要击败其前锋,挫其锐气,就能击破其百万大军”。
谢石、谢玄起初认为秦军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于是派遣使臣前来向苻坚传话,说出了那句历史上著名的牛掰话来:“贵军孤军深入,却靠河岸列阵,这是要打持久战吗?不想速战速决?如果贵军能稍稍将大军后移一下,腾出地来让我们渡河,然后再一决胜负,那样不是更痛快”。
两军对峙,弱势的一方抢先向强者发出挑战。这就好比拳王泰森向混元形意掌门马保国发出挑战,马保国不但不拒绝,反而对泰森说:“你打吧,我不怕你,但我要求去世界拳击锦标赛擂台上去打,我唱着歌让你裸绞,你敢吗”。
前秦这面,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河畔比较安全,但苻坚却认为半渡而击那不更好吗?平心而论,这没有错,半渡击之也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作战原则。
于是,苻坚传令让前秦军稍稍后退,让出一片空地来。
有一句名言叫“细节决定成败”。中途岛海战因为“炸弹换鱼雷”的5分钟让日本军国主义彻底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从此一步步走向灭亡。
此时的苻坚大帝也迎来自己致命的5分钟,本来是秦军的一次正常后撤,在平时的行军操演中肯定少不了这样的训练。
但让所有人崩溃的是,这一撤,地动山摇,这一撤,一发不可收拾,一次正常的军队后移却变得阵脚大乱,瞬间变成了大溃逃。
并引起连锁反应,前军压后军,人马互相踩踏,连战场总指挥苻融也死于人马践踏之中。
这时的朱序还火上浇油般的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军败了!快逃吧!”。河西岸的秦军不战自乱,看得河对岸的谢石、谢玄也一脸懵逼。随后率领目瞪口呆的晋军快速渡河,全力出击,终于大败秦军。其实,秦军真正死于晋军追杀的并不多,更多是死于自己人马的互相践踏。
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灭70多万大军,但更多的是逃散了。而后续还在赶路途中的援军一听前方大败,立马坐地叛变,自立为王了。
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以上,就是淝水之战的全过程,这仗对前秦来说败的是那么的窝囊,对东晋来说胜利的又是那么的莫名其妙。
五、从人和的角度来分析:
当时胡汉民族矛盾还是当时的主要矛盾,民族大融合的时机远未到来,汉民族对前秦政权也凝聚不起强大的向心力。
以往侧重分析苻坚代表的氐族和鲜卑族、羌族、匈奴族之间存在很深的民族矛盾,其实,最主要是前秦政权始终没有获得占大多数的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
最明显的例子是襄阳守将朱序兵败被俘后,马上得到了苻坚的重用,对朱序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从被俘到淝水之战爆发,整整5年时间,却始终换不回朱序的真心辅佐。
结果让朱序不但掌握了前秦的致命弱点,还去东晋军营把弱点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东晋,
可以说,朱序是淝水之战的关键人物,没有朱序的情报出卖,淝水之战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打成虎头蛇尾的消耗战,但绝不至于大败亏输。
换句话说,假如前秦不存在那样的乌龙事件,他能打败东晋吗?
答案是不能。即便过河后,秦军不乱,两军正式交锋,以八万北府兵的战斗力,未必不能打败二十五万的前秦大军。
就算打成胶着,让八万北府兵损耗大半。在东晋的背后还有强大的水军,不管前秦下一步是进攻合肥的巢湖,还是淮南的盱眙,前秦水军都远不是东晋的对手。
你陆军人再多,上了船也是旱鸭子,在东晋水军面前不值一提,这才是谢安面临大军压境心不慌、意不乱,淡定从容的底气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