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世界首台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在我国成功下线,它将为世界首条±1100千伏特高压“疆电外送”重点工程提供输变电保障。这个项目历时9个月,它标志着我国能源创新引领又迈向了新的时代。完成这个项目的,是我国一家民营企业——特变电工。在特高压这个细分领域中,这家企业几乎垄断了核心技术,同时让中国的特高压标准选定为世界标准,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而这家企业的掌门人,同时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杰出民营企业家张新。
在新疆,老百姓提到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张新,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儿子娃娃”(新疆方言,意为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和“传奇”。在我国边陲欠发达地区,曾经那个总资产不足16万元、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输变电企业,并用一个又一个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持续发力,打破跨国企业的技术标准垄断,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领头羊”。
改革就是特变
特变电工总部位于乌鲁木齐市以西30多公里的昌吉市。公司园区内矗立着一块石头,刻着“改革就是特变”。
时光轮转至1988年。特变电工的前身是昌吉市变压器厂,总资产不足16万元、资不抵债73万元,而当时的张新只是厂里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彼时,26岁的张新因为接到调令准备离开昌吉市变压器厂,去往乌龙木齐化工厂。昌吉市变压器厂在当时已经负债了70多万,这个调令自然让张新兴奋不已。可是在他向师傅辞行的时候,却听到师傅哭诉,“有能力的都走了,工厂要怎么办?” 那时,厂里已经半年多没发工资了,大伙儿在街上贩卖羊皮艰难度日。这令张新倍感心疼,他决定,不走了。尔后,在他的努力下,政府同意不让变压器厂破产,提出采取全疆首家租赁承包的方法,民选厂长。最终,张新以绝对优势当选厂长,当时的工人有52名。
张新接手这个烂摊子以后,没想到一场大雪就将原本破败的厂房压垮了,面对困境,他带领大家靠着捡来的钢筋、砖块等材料,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工棚。厂房建好之后,还实施了整顿改革,推行了工资、职位随贡献来决定的秩序。很快,工厂在张新的带领下逐渐走出困境,并且快速扭亏为盈。“打破大锅饭,实现多创造、多分享,极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张新说,中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才有了特变电工实践和创造的平台。
1993年,昌吉市变压厂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特变电工。4年后的夏天,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变压器第一股。
2005年,张新去日本参观东京电力的特高压试验场,日方只允许国家电网和非企业人士参观,张新等人被拒之门外。在时任国家电网总经理助理舒印彪的抗议下,日方才勉强同意参观。但这次“不愉快”的经历却激发了张新的斗志,他决心自主研发特高压。当时,特高压技术只有日本、德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进行研究,而且没有成功商业化的先例。然而,张新却一鼓作气,投入30亿建立两个试验基地,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3年后,特变电工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器。此后,特变电工迎来了技术创新爆发期,实现160项自主技术重大突破;累计申请专利、技术秘密、软件著作权等超过1200项;参与了国内外标准制修订近200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特变电工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入美国、印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安哥拉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特高压输电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中国制造名片。
2018年,在张新的高瞻远瞩下,特变电工迎来了全球首台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的诞生。随着特高压的诞生,特变电工技术的创新不仅迎来了一个巅峰期,还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获得了大量的订单。
新技术、新机制带来新活力。截至2017年底,特变电工的总资产已超1000亿元,净资产近4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40亿元,集成技术合同签约40亿美元,利税近60亿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特变电工正依托中国在全球领先的发送和配送电力技术,凭借自身在全球电力、电网建设已形成的品牌影响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积极参与相关国家电力规划、电源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主电网和配电网规划以及水电、火电、太阳能、风能等多种能源综合开发建设方案……
2016年11月17日,西安交大-特变电工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宣怀厅举行。此前,西安交大与特变电工多次互访,就双方战略合作事宜进行洽谈,双方专门成立对接小组,密切跟踪每一项合作项目。两个月的时间里,参观、考察、规划、研讨,每一次的对接都是双方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石。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标志着西安交大将继续扎根西部,在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大方针下,以全球化的视野,与世界级企业展开全面合作,服务国家,服务世界。
如今,三十年时光已逝,特变电工从一家资不抵债的街道工厂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领跑者,并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新跨越。今年10月,张新同马云、马化腾等人一起,成功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而这一切的一切,也正如张新所说:“如果今天不去奋斗,那么二十年后的繁华,将与我们无关。”的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改革开放40年,追梦的人永远在路上!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新华网、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