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 通讯员 吴琦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1)

前言

廉洁政治、遏制腐败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的重要议题,古今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努力、上下求索,沉淀了丰厚的思想理论结晶、制度实践经验、历史文化成果。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长沙市天心区纪委监委将深入挖掘天心区的历史文化景点,红色阵地,从前人智慧中探索、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洁基因,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廉政教育阵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探寻天心廉脉,运用历史智慧推进新时代清廉天心建设。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2)

古阁清风,振翮而起,带着厚重历史文化腾飞,廉润天心·史鉴首发站来到天心阁。通过讲天心阁廉洁故事,探民族清正廉洁、明德至善的文化精神。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天心阁廉洁精神迎合着古城长沙文化的脉动,从未间断。九万里风鹏正举,而今,站在历史新征程中,绵延着浩浩廉脉的天心阁,随着世纪远航再一次走向未来。

伦鉴池:明净清池镜鉴直言敢谏的廉政担当

古阁话廉,始言“伦鉴”。

在天心阁景区北入口处,有一弯浅浅的清池,一红色石壁立于池边,上刻“伦鉴”二字,是为伦鉴池。“伦”为类似之意,“鉴”为镜子之意,意指池水像镜面一样明净。唐太宗李世民在谏官魏征过世后,悲伤之余,留下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千古名训。“伦鉴”一名由此而来。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3)

“鉴”,亦谏也。谏之一字,是为言,亦为听;是为坚守担当,亦为忠诚自省。三湘鸿儒曹典球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忠诚担当、直言敢谏的耿介忠臣,他始终以直道事人,保持高洁傲岸的官品操守,堪称后世官员学习的楷模。

1924年秋,为修筑环城马路而拆除长沙古城墙的工作已近尾声,仅留下天心阁这一小段,省府再议提出一并拆除。时任市政公所总理的曹典球挺身而出,力陈利弊,并慷慨声言,要“睡在城墙上,誓与城墙共存亡”。经再三呈请,省府最终决议保留天心阁下城墙与阁楼。“在昔崩城迹未堙,尚余高阁望湘滨”天心阁下,这段城墙已定格为古长沙城唯一可供后人凭吊历史的遗存实物,曹先生也因此事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拥护,受到广泛赞誉。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4)

池水激荡,沐浴清风,古来君臣恪尽职守、胸怀大局的精神正跨越历史长河,感召着当代党员干部恪守初心、勤政务实、忠诚担当,以日常尺寸之功助力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

古城墙:“物勒工名”古窑砖铸就坚不可摧防腐城墙

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湘水”篇中记载,长沙古城墙早在2200余年之前就已存在,并且均为土筑。古城墙历经漫长岁月,屡建屡毁,屡建屡固,留存至今的均为明代以后修建的。明代采用窑砖修建,使得古城墙变得坚不可摧,也让整个古长沙“城池崇屹,甲于他郡”。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5)

窑砖制造采用“物勒工名”的管理模式。“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行。”窑砖上要刻上窑户的姓名,有时候还包括负责监制官员的姓名。如果窑砖质量出现问题,就能立即追查到相关责任人,进而问责。目前,在天心阁250余米的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这块窑砖长大约0.5米,宽大约0.18米,重大约10公斤,上面刻着“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洪武七年八月”。这块青色窑砖睡在古城墙的东南角已经600多年了,至今依然完好无缺、坚不可摧,实属不易。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6)

天心区纪委监委倡导,反腐路上,要像古城墙一样,坚挺屹立数百年,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以巍峨之姿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以责任制建设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以深植的文化底蕴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像古窑砖一样,坚硬如磐有信仰,心有方向、行有定力,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楹联:“万家烟火”中探寻伟人爱民亲民的廉政思想

天心阁西向的主阁门前悬有清末学者黄兆枚的绝世名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寥寥数语,道尽天心阁的气势与情怀,也与青年毛泽东有着不解之缘。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7)

1915年,由于袁世凯的卖国行为,毛泽东对教育救国与改良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一度情绪低落。为了开导毛泽东,湖南第一师范的老师兼训导主任黎锦熙、方唯夏,陪同毛泽东来到天心阁。

在古老的城墙、雄伟的天心阁下,黎锦熙指着“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引导毛泽东了解底层社会,从民众中汲取变革社会的力量。毛泽东思索一番后,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前途是坎坷,真理是难求,可不管它万般艰难困苦,不管它黑云压城,只要将‘万家烟火’这四个字所代表的天下忧乐记在心上,人自高远,心自广博,妖雾弥漫,总不过是一时的过眼烟云!”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8)

回到学校后,毛泽东当即奋笔疾书,写下了《明耻篇》题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从此,他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创建共产主义组织,开始了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及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一生。回望毛泽东的一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始终都坚守着那颗爱民亲民的廉政之心。

毛泽东曾说过:“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正是因为完全不谋私利,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才能始终做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时刻保持亲民爱民的廉政思想,才能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才能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先贤不语,留下的故事却道尽了此中真谛。

清廉天心五年行动计划,廉润天心史鉴①(9)

纵观天心阁清廉文化,爱民亲民的廉政思想始终充盈其间,浸润心灵、启迪人心,滋养着这片廉洁爱民之地。

今天如果要寻找先贤们的精神印记,那定如飘荡在人民心中的幸福感一样,早已融入古阁古墙的砖瓦颜色之中。在古阁历史文化滋养下,那些存留在历史深处的清正廉明、勤政爱民的高尚情怀正逐渐在一砖一瓦中得以赋形,为古阁乃至古城长沙注入新时代的廉政动力。

[责编:胡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