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对日本人有一句好话,他们都深深痛恨日本人。”
“难民几乎丧失了理智,几乎都在等待死亡的降临。”
“几乎每一个青年妇女,都尽力把自己丑化,脸上抹锅灰、弄乱头发、甚至坚称男孩头。”
“避免万一,很多都在大腿上贴很多膏药,令兽兵一见而生畏,果然起先很见效,后来也不行了。”
“……尸山血海。”
南京大屠杀,一场泯灭人性的浩劫,无数中国人成为日本鬼子的刀下亡魂。
正义在邪恶面前成为弱者,人性在恐怖面前受到无限扭曲。但我们不难注意到,国民党及其军队隐遁其中,并未展示出相符的反抗之力。
那么,南京大屠杀伊始,国民党首脑蒋介石究究竟作何反应呢?延安的毛主席等中共众人又做出了哪些努力?让我们慢慢道来。
南京保卫战与唐生智1937年11月12日,侵华日军经过三个月的侵略,终究占领了上海,并挟战胜之威,兵分三路,水陆并进,向中华民国的南京包抄而来。
战火日益向南京迫近,城内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蒋介石
南京蒋介石政权自11月中旬开始,一边疏散撤退南京各政府机关与工厂,学校等,一边由蒋介石主持,连续召开多次最高国防会议。
对于蒋介石来说,南京城既不能守,又不能不守。
南京是一块绝地,三面环山,背靠长江,日本人摆明了要三面合围,北面又受阻于长江,无路可退。
中国人的战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与,地利也无,人和?更谈不上。
国防会议上,手握实权的军事将领都不打算守南京,或者表示可以留下十几个团做形式上的抵抗。
蒋介石
李宗仁觉得可以宣布南京为不设防城市,白崇禧甚至拟好了一份“南京不设防之建议”。
但这些话,将领能说,蒋介石却不能说。
一国首都的沦陷,一般都被认为是该国被击败,灭亡或者投降的最重要标志,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政治影响都非常恶劣,亡国之君尚且不能弃城逃跑,蒋介石要面子,他承受不了这样的名声。
怎么能不设防,怎么能不抵抗?
这种一边要命一边要脸的两难之时,唐生智站了出来,慷慨陈词,言自抗战起,死伤无数,却没有一个高级将领战死前线,此刻大敌当前,南京危难,国父陵寝不得安宁,他愿意死守南京,与敌人拼到底。
李宗仁
在与会的李宗仁眼中,这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辞,李宗仁冷笑一声,嘲讽他:“孟潇,你了不起啊!”
唐生智却一脸正色:“德公,战事演变至今,我们再不拼一下,就实在太对不起国家了。”
他此时究竟几分为名利,几分真忠心呢?
唐生智其人,出生湖南东安,是湘军中一号响当当的人物,曾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
他后于北伐途中崭露头角,从营长一路升至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等。
唐生智
1927年,国民党党内政治斗争失利,他被解去兵权,流亡海外。
1929年,原本出身保定派的唐生智,协助代表黄埔新军的蒋介石击败李宗仁,冯玉祥等人,成为实际上的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而后三次联合反蒋,均告失败。
1932年,东北沦陷,此人再次出山,担任国民党军事参议院院长。
战争还没有开打,蒋介石已经觉得这是一场必败之仗,有人替他去扛人民的怒火再好不过了。
除去敌人势强,作为长官的唐生智久不掌兵,“南京卫戍军”的悲惨状况也是战败的重要原因。
唐生智
1937年11月26日,国民党颁布“南京军卫戍军”战斗序列,其中多数部队是从上海淞沪战场西撤,经历三个月血战,已经伤亡过半,残缺不全。
虽然军队在镇江,南京等地仓促补充,但多是未经战阵,毫无军事常识的新兵,有的军队明明是一个师的建制,能上场的不过一个营,还要几个人抬着一杆枪。
悲壮的阵地战与随之而来的屠杀历史证明,面对强大的侵略国军队,弱国绝不能单纯地打被动防御的阵地战,那等于悲壮的自杀。
南京守卫战
毛主席早在1936年7月,就根据中日双方战力与其他各方面情况的比较,指出:“中国军队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
然而唐生智的战争指挥水平,很难配得上南京最高军事长官的名头,他打定主意要被动防御。
唐生智在开打之后就得到蒋介石的首肯,“相机撤退”,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准备撤退,保全性命。
他完全没安排十几万守军的安全撤退,倒是叫人收起了长江中的所有船只,以“破釜沉舟”来逼迫军士英勇杀敌,惟独给自己藏了一艘逃命用的小火轮。
蒋介石
不利的地形,粗糙脆弱的防御工事,装备落后、编制残破的守军,缺乏威望,没有指挥现代战争能力的指挥官,和具有强大攻击力量的敌人,共同将南京城上下三十多万居民和十几万守军拖进了屠杀的深渊。
屠杀伊始:西方报道引来世界震惊大屠杀初期,能从南京城由内向外传送消息的,大多都是西方人士,尤其留在城市的《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新闻》,美联社,路透社的几位记者。
其后,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的日记,书信,也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到上海,武汉等地,比如《拉贝日记》。
南京守卫战
民众永远是战争中受伤最广最深的群体,在日军侵占南京城期间,暴行每天都在上演。
有些人可能只是上街看看能不能买一点粮食,就被日本人拖到水塘里一枪毙命。
日本人在抢劫、强奸之后,为了掩饰犯罪现场,还在城区内大肆纵火,主要的商业街太平路宜忌该城的其他商店均被大火烧毁。
报道像雪片一样飞入西方国家的耳目之中,一方面使日本军方为真面目被揭露而大为光火,另一方面,蒋介石丢掉了那所剩无几的面子。
蒋介石支持唐生智的守城行为,还不断为他派兵,但蒋介石并不觉得唐生智有能和日本人抗衡的能力。
蒋介石
他转头向苏联求援,竟寄希望于另一个国家来抵挡侵略者。
斯大林拒绝了他。对于苏联来说,这个时候中国战场只要能牵制日本,不要再德俄双方对峙时裹乱就行了,至于中国战场上发生的屠杀,他实在没力气去管。
蒋介石虽然是这个时期中国名义上的军政最高长官,但他却无法负担起中国军政的根本任务,为国家谋独立,为民族谋复兴。
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能赢。
蒋介石对南京大屠杀的两种态度在南京大屠杀尚未结束时,蒋介石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1938年1月的日记中宣泄悲愤。
蒋介石
1938年上半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密工作人员获得了多套照片,是日军自行拍摄的,记录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多桩暴行,这些照片被送到武汉总部。
蒋介石看到这些照片后感到极为痛苦的震怒。
1938年5月12日,他在日记中感慨,如果有人看到自己的同胞被这样残忍杀害还不动容,那多半已经不是人了,日后务必雪耻,让日寇领教中国人的愤怒。
第二天,他又在日记中提到雪耻,提醒自己不得忘记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
蒋介石
可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这种悲愤好像消失了,竟变成了国民党“以德报怨”的对日方针。
对军事战犯进行审判时,他也要本着惩罚少数人的原则,对那些普通战犯,甚至需要从宽处理,以展示国民党的“宽大态度”。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美国还有用日本的地方,蒋介石要向美国低头,以换取内战中的美军制式装备。
中共对于南京大屠杀初期的反应近年来,日本右翼多次以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大屠杀报道缺失为由否定这一铁的事实,简直是极其阴险,丧心病狂。
蒋介石与毛主席
1937年,中共与国民党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宣传系统,一直保持着独立性,中共领导下的新闻报刊也自成一派。
1937年7月到南京大屠杀发生的1938年1月前后,中共由于条件艰苦,环境限制,掌握的报刊新闻阵地并不多。
中共长江局的《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是中共在国统区的言论代表,此外,中共驻共产国际在巴黎开办的《救国时报》,是中共在海外宣传的最重要的报纸。
日军暴行
而延安地区则有从《红色中华》改组的《新中华报》、《解放》周刊。
最早对南京保卫战与日军南京大屠杀进行报道的是《救国时报》,他们依托信息流畅精准报道侵华日军的恶劣行为。
接着是《新华日报》、《群众》进行了报道和强烈谴责。
1938年2月25日,《新中华报》首次刊发了《尸山血海的南京——敌在南京之空前暴行》,使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开始知道日军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战争暴行。
毛主席的反应
住在窑洞里的毛主席手握报纸,气愤得说不出话来。
“十二月会议”后,延安也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中,他只能化悲愤为力量,深刻挖掘持久战,游击战在中国的发展,力图为中国抗日战争开拓一条中国人自己的路。
如果说毛主席比此时蒋介石最大的不同,就是毛主席始终坚持着中国的战争要靠中国人自己赢,而且一定可以赢得最终的胜利。
去攀附其他国家是没有用的,谁会不计回报地帮一个四亿人口的国家战胜它的现代化敌人呢?
毛主席
此刻吃进去多少,来日都要吐出来,而毛主席领导人民走的一条路,是靠自己的脚,背自己的包袱,不欠别人什么。
1938年7月,《解放》周刊第43,44期发表了毛主席的名著《论持久战》。
这本是毛主席在延安战争研究会上作的演讲,他深刻分析了中日两国的战争态势,总结了抗日战争中各个战场包括南京保卫战的经验教训。
同时,他尖锐地揭露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日本军国主义的封建性和冷酷的思想教育。
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倡导下,延安还编辑了一套“时事问题丛书”,专门用于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时事教育。
落笔至此处,十四年抗战的艰辛从纸面浮上心头,我们常常以后来人的身份去看那几十年,时局的艰难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三十万同胞尽死于敌手,悲伤,绝望,战斗力的差距,仿佛各种因素都在推逼着我们的祖国,走向亡国灭种的死胡同。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能总结出《论持久战》这一巨著,既不是盲目相信中国人的英勇品质,也不是寄希望于强权的援助。
毛主席
而是真真切切地看懂了中国人民的潜力,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充分思考,以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对中国未来做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判断。
周总理送了一本《论持久战》给武汉会战后的白崇禧,他看了便直呼这才是克敌制胜的高韬战略。
国土沦陷,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国民党高层沉醉在凄风苦雨的气氛中,白崇禧与同僚宣传此书,把其中精髓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蒋介石对此深以为然,武汉会战后的局面更印证了“抗日战争必将经历的三个阶段”。
他命令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将《论持久战》的核心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无条件投降。
100年来的屈辱得到了终结,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侵略者,100年来第一次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取得了完全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