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快乐过,悲伤过,爱过,恨过按照莱布尼茨的思想,今天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过去合理的原因;同样,我们往前看,所有这些已经存在的事情,未来都会产生一个合理的结果这个过程,铸造了我们每一个人人需要找到悲剧的原因,要对此做一个了断,才不会让它们影响到将来的结果我们都不是神,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到底怎样才能与自己和解 怎么做到与自己和解?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到底怎样才能与自己和解 怎么做到与自己和解

到底怎样才能与自己和解 怎么做到与自己和解

我们每一个人都快乐过,悲伤过,爱过,恨过。按照莱布尼茨的思想,今天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过去合理的原因;同样,我们往前看,所有这些已经存在的事情,未来都会产生一个合理的结果。这个过程,铸造了我们每一个人。人需要找到悲剧的原因,要对此做一个了断,才不会让它们影响到将来的结果。我们都不是神,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生活从来是道理容易理解,做起事却千难万难,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道理,而是一种心态。学会时刻保持着同自己和解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烦心事。与自己和解不是对自己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只有与自己和解,我们才能在悲剧之后再次站起来,继续努力前行。

悲剧的外伤与内伤

我们为什么感到痛苦,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身内心的纠结。我们有时总是难以摆脱这样的一个念头:如果当初我做了什么事情,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

“假如我在考试时再仔细一点,假如我那个选择题选的是A而不是C,我的成绩就能提高三分,就能被第一志愿录取。”

“假如我多花一些时间陪伴父母,我现在不会这么后悔……”

“假如我答应了妻子提出的那件事,我们就不会爆发这么大的矛盾,现在也不会走到离婚的地步……”

……

痛苦、后悔、纠结……这些负面情绪几乎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有时我真的怀疑它们是否刻在了人类基因中。

如果说悲剧对一个人造成的伤害是一种外伤,那么自己对自己的不原谅、自己内心过分的纠结则是一种内伤,这才是最致命的。虽然客观上讲,人在经历了悲剧之后,需要自我反省,如果有事情做错了,也需要否定过去错误的做法。

但是,如果这种否定成为了一种持续性的情绪,就会让人变得焦虑、抑郁、失去自信。而且,因为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有的人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失去了迈出下一步的动力。

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失恋之后,对爱情从向往变成了恐惧;很多开车的新手在经历了一次剐蹭之后,就再也不敢开车上路。这种情绪的杀伤力,比人们经历的那件事情本身更大。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猛然遭遇到蛇,即使没有被咬,也会被吓得不轻,再见到它,身体自动就会紧张起来,甚至看到类似的东西都会触发这种反应,忘记了思考和判断,本能地只想逃跑。

同样的道理,那些已经过去的挫折和灾难,往往也会启动身体的生理反应:一想到那些事情,人就会开始紧张,体内的激素反应发生变化,甚至表现到躯体上,身体开始颤抖,心跳加速。我们怎么去应对这种生理反应呢?

也将关怀给予自己

其实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你的亲人或者好朋友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对待他们呢?在悲剧发生之后,人当然需要总结教训。但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则是与自己和解。

这就像是当你的亲人或者好朋友受到了伤害痛不欲生的时候,你作为亲朋好友会去关怀他一样。具体来讲,也许是静静地听他们诉说,也许会安慰他们,如果需要的话,你也会陪伴他们,抱抱他们。

我想,绝大部分人在亲友遭遇悲剧和痛苦的时候,是不会去责怪亲友的,而是会接受他们的过失,理解他们的情绪,如果是关系更加密切的人,我们还会去照顾他们,给予关爱。对待亲友是这样,对待自己其实也可以这样。

在悲剧之后,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给予关怀和爱。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这里的compassion这个词,英语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母亲对孩子的体贴、照顾和保护。生理学上的研究表明,妈妈关爱孩子时身体里会释放出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够让人感到平静、减少焦虑,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虽然叫做催产素,其实这是男女体内都会分泌的激素。即使过去的灾难给我们留下了生理性的恐惧或者过激反应,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关怀,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与自己的情绪共处

在现实中,我们具体怎么做到与自己和解呢?

很多人遇到精神上的打击之后,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对他们的开导常常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首先,就是要接受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你在安慰朋友时会对他们说,哭出来吧,哭出来就好受了。其实哭出来,就是接受自己的情绪。已经产生了低落、懊恼的情绪,没有必要去否认它,不要强忍悲痛,那不解决问题。悲痛即使被强压下去,仍然会时不时地冒出头来。不如接受自己的情绪,适当地把它们释放出来。

其次,要理清楚自己的情绪。

就像你在安慰朋友时,会问他们身体上的状态,现在感觉怎么样;会问他们精神上的状态,现在心里是怎么想的。朋友会在你的引导下开始梳理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在讲述和诉说的过程中自己就能慢慢好起来,这其实就是理清楚自己的情绪。

但我们对自己却很少这么做,常常陷在情绪里出不来。我在之前的信里讲过,美国人看心理医生的比例特别高,其实很多心理医生在和来访者谈话的时候,就是引导来访者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受都说出来。“说出来”就是一个梳理自己内心的过程,经过这番梳理,自己头脑中也会清醒很多。与自己和解,其实就是自己接受自己的情绪,自己引导自己把情绪抒发出来,慢慢地自己的负面情绪就理清楚了。

与自己的阴暗面共处

第三,要能够发现和承认自己阴暗的一面。

人都有好的一面,比如很多人聪明、勤奋、行事果断、关心他人等等。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几乎每个人都有阴暗面,这种阴暗面不一定是什么罪大恶极的思想,但确实是我们性格为人上的一些缺陷,比如有的人自以为是、好面子、容易冲动、忽视家庭等等。

我们平时会刻意压抑、无视自己的另一面,让自己显得坚强、阳光、有本事。但是,被压抑的那一面不会消失。其实我们遇到的很多挫折和痛苦,有时候就是那些自己的阴暗面所导致的,但是我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在悲剧发生之后,实际上就说明那一面已经压不住了,已经对现实造成了影响,但是很多人依然想去压抑、想要否认。

比如老王做某件事失败了,生怕别人说他能力不行,就越发地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有问题;但现实已经对他造成了打击,他自己内心深处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不敢再次尝试这件事。即使后来老王的能力提升了,他心中仍然有这次失败的阴影,内心深处仍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面对这件事还是觉得自己会失败。很多人在内心深藏阴影的同时,表面上却还要显得自己很强大,这就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发现并承认自己阴暗的一面。因为人不是神,总是有弱点和缺点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宽容自己,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失败和悲剧。我们有时候评价一个人说“没心没肺”,其实有时候有些人的“没心没肺”就是做到了“承认自己不是神”,对自己宽容。

当然,对自己宽容不意味着放纵。只是我们要接受自己存在阴暗的一面,承认自己有缺陷,承认自己在一些事情上没做好,我们才有机会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才能让曾经的悲剧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个“个案”,让它能够过去,不会长久地对我们造成影响。

其实我们说“和解”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用一个与他人和解的例子来看。

比如,假如你和你父母有矛盾,一直压在心里,后来彼此就不来往了。有一天,或者是你,或者是你的父母,希望彼此之间能够和解,那应该怎样做呢?你们可能需要做很多事情,不同的情况需要做不同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是大家都必须做的:就是双方要找出那个让彼此渐行渐远的原因。

比如可能是孩子曾经想做一件事情,父母硬是压着他,不让他做,这件事可能压在孩子身上几十年,而父母甚至没有意识到。要想和解,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这个盖子揭开,把那个原因找出来,梳理清楚,承认这个原因的存在,承认它确实造成了影响。人对自己也是如此,要想和自己和解,就需要把一些盖子揭开,把一些事情摆清楚。

“除死无大难”

最后,除了上面这些,我还想给你一个建议,就是要坚信人除生死无大难,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这里和你分享一个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故事。你可能知道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但其实他并不是什么军事天才,当初北美殖民地的大陆会议将最高指挥权交给华盛顿,是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军事经验。而华盛顿之前和法国人打过仗,虽然大多数时候是打败仗,甚至自还当过俘虏,但比较起来,多少有一点经验。

在北美独立战争的初期,华盛顿几乎是打一仗,败一仗。华盛顿手底下最能打的将军,指挥了萨拉托加大捷的阿诺德将军,因为看不到希望,叛变跑到英国人那边了。如果华盛顿战败了就一蹶不振,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果还真不好说了。

但在整个独立战争中,华盛顿一直像一支定海神针竖立在那里,成为殖民地几百万人眼中独立的旗帜,支撑着大家对胜利的憧憬。最终,华盛顿等到了转机,富兰克林从法国搬来了救兵。1781年,也就是战争的第六个年头,华盛顿指挥的大陆军终于在同样数量的法军的帮助下,取得了决定性的约克镇大捷,这才有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华盛顿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是每一次都从失败中走出来了。华盛顿作为美国独立运动的领袖,身上扛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他仍然能够做到接受自己的失败,接受自己。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挫折,又何必让它们变成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心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