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美景爱好者,雪山在我们心目中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分量。
纵使我们不会成为“7 2”俱乐部中的一员,也无法完成登顶14座8000米以上雪山的壮举,却依旧不会减少对雪山的向往和崇敬。
同样的情怀也属于冬日里的雪景。
每当冬雪来临,天地万物披上银装,眼前洁白的世界都会激发起我们无比澎湃的豪情,只愿时光永远凝固在此时此刻。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与学习:在雪山和雪景这两个洁白世界中的拍摄技巧。
01
拍摄神秘的雪山
在被询问为何如此热衷于登顶珠穆朗玛峰时,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曾无心插柳地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句话此后成为全世界登山者心中的圣语。雪山为何会引来如此多的追捧和喜爱?
因为它是雪山,因为它在那里,就这么简单。由于蒸发作用,白天的雪山周围总是笼罩着厚重的云雾,对拍摄造成一定的阻碍。要想把顶峰拍清楚,需要再一次抓住“时间差”和“空间差”两个关键因素。
不同时间拍摄雪山
白天的雪山总是云遮雾绕,很难见到真容。拍摄时必须多一点耐心,等待云雾出现缝隙,以四周的云雾作为前景,拍摄中央的雪山。如此构图,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还可以营造出雪山“遥远不可亲近”的神秘氛围。
120mm / f/5.6 / 1/1000s / ISO200 / 1.00eV
清晨日出和傍晚日落,都是观赏雪山的绝佳时机。此时云雾不再,阳光洒满雪顶,将冰雪染成鲜亮的金色,堪称人间胜景。下图拍摄于尼泊尔博卡拉,鱼尾峰的日出是此地不可错过的美景。拍摄时,我将相机设置为点测光模式,以雪山顶部的最亮处作为测光位置,虽然会造成山体下部曝光不足,但如此画面反而可以衬托出主峰的明亮,符合日出时真实的视觉效果。
200mm / f/5.6 / 1/320s / ISO200 / 0.00eV
即使到了夜晚,也可以继续拍摄雪山。下图是云南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博格。我把相机放置到桌面三脚架上,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拍摄。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15秒左右的快门速度是清晰成像的极限,如果时间再长,星星就会在画面中产生位移,形成一条弧线。
90mm / f/4 / 14s / ISO800 / 0.33eV
雪山下的冰川
很多高山山脉里,都隐藏着比人类文明还要古老的巨大冰川。它们安静地躺在雪山脚下,缓缓向前移动,将自己融化成水源,养育着世界各方文明。下图拍摄于高加索山脉南端,要想爬上远方的卡兹别克雪山,必须先越过这条Gergeti冰川。拍摄时,为了展现冰川的宽广,我将相机放置到很低的位置向上仰拍。远处几位登山者既为画面增加了动感,也用自己渺小的身形衬托出冰川的巨大。
24mm / f/11 / 1/500s / ISO100 / 0.00eV
02
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下雪了。”无论何时听见这句话,心里都忍不住一阵惊喜。这源于洁白的雪景在我们的心田中播下的种子,只需要一丝水分的滋养,便可以生根开花。大雪蓬松,会吸收很多声音,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中,下雪天总是格外安静。拍摄雪景,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份“安静”的印象表达出来。
雪中的村庄
拍摄村庄的雪景时,可以在构图中加入一些没有被大雪覆盖的景物,通过它们的颜色和雪景的白色进行对比,增加画面的内容层次。下图拍摄于新疆喀纳斯,经过整夜的大雪,村庄披上银装,白桦林却依旧顶着黄色的树冠,成排站立于村外的山坡之上。日出时,阳光恰好先移动到这片树林上,加重了树冠上的暖色调和雪中村庄的冷色调之间的对比。
80mm / f/5.6 / 1/160s / ISO200 / 0.00eV
雪中的动物
在其他场景中拍摄,凡是遇到动物,总是希望等主体呈现出运动姿态时再按下快门,从而更好地展现出原始世界的野性。唯独到了雪景,可以多尝试拍摄动物平静的状态,以便和环境中安静的氛围产生共鸣。
在雪山中徒步,前方突然出现一只雪白的狐狸。它采用标准的坐姿,待在山路正中,安静地与我对峙。我蹲低身体,采用和它脸部平行的视角进行拍摄。由于画面中狐狸的身体和雪地占据了绝大多数面积,根据“白加黑减”的原则,我将曝光补偿设置为2/3挡。
200mm / f/5.6 / 1/500s / ISO200 / 0.67eV
一只清瘦矫健的猎狗,远远地观察着在雪地中觅食的灰喜鹊,等待着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构图时,我刻意将它的位置摆在画面上侧边缘,下方空间表面看是留白,实际上是专为它的影子而设计的。黑影仿佛代表了猎狗的心声,也在专注地望向猎物。
iPhone 6s Plus / 4.15mm / f/2.2 / 1/8500s / ISO25 / 0.00eV
03
徒步在冰天雪地
如今的城市,暖冬现象越来越严重,有时整个冬天都见不到一场雪。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向山区进发,通过徒步的方式探访冰雪世界。
拍摄雪中徒步的场景,应平衡好雪景和徒步者之间的比重,画面的重点应放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讲述徒步者在自然世界中的状态和情绪。
冰雪中的徒步人
在雪中徒步时,可以找一片干净的雪地,站在同行的伙伴身后,拍摄他的背影和地面上的脚印,表达出在冰雪世界中行进的孤独感。拍摄下图时,我刻意将人物主体放在画面左侧边缘,代表前进方向的高大树木却放在画面右侧,错位的摆放方式可以将画面的主题开放化,观众忍不住想知道,画面之外是怎样一片天地。
70mm / f/4 / 1/2000s / ISO200 / 0.00eV
白雪覆盖大山,松树被晨曦染成金黄。如果只是拍摄这幅画面,虽说也属于美景,但总是觉得缺少一些亮点。于是在右下角增加一名徒步者,通过他倾斜的身姿叙述这里的环境艰难,画面中的故事感立刻就丰富了起来。
148mm / f/5.6 / 1/50s / ISO200 / -0.33eV
向雪山进发
如果徒步前方是一座冰雪覆盖的大山,可以在进山之前拍摄一幅“向雪山进发”的全景图。拍摄时,雪山作为主体,应放在画面最显眼的位置;将通往雪山的路径作为画面的前景,刻画出“曲径通幽”的情景;等山路中出现几名登山者时再按下快门,为画面增添一些动感。
35mm / f/11 / 1/125s / ISO100 / -0.33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