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零售遇冷,“屈臣氏经验”值得借鉴。

文丨李硕

8月4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受上半年持续频发疫情冲击,期内,屈臣氏中国市场销售额为96.8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3.34亿元),同比下滑17%,但仍实现盈利,上半年录得息税前利润6.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36亿元)。

屈臣氏最新发展(重压下上半年保持盈利)(1)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化妆品零售遇冷的大背景下,屈臣氏销售额下滑并不令人意外。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国内化妆品零售总额1905亿元,十年内首次同比下降,降幅超过疫情爆发的2020年,线上代运营、线下代理商、实体店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波及。

“新一轮疫情的冲击下,消费者和零售商的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某美妆品牌负责人告诉《化妆品报》,当前,不仅消费者消费意愿降低,许多门店订货和引进新品牌意愿同样不高。在艰难时刻,整个行业都在换活法、找出路。在上半年疫情最严重的华东地区,某CS店负责人告诉《化妆品报》,上半年其门店营收同比去年下滑25%。

华东地区同样是屈臣氏的最重要市场之一,在封控期,其承接的压力可想而知。难能可贵的是,屈臣氏尽管销售额下滑,但依然保持盈利,所展现的抗风险能力,要归功于其早有准备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美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队列中,起带头效应的“屈臣氏经验”值得行业探讨。

数字化转型 疫情前已经开始

疫情加速了零售业的数字化进程,并迅速催生了门店直播、云店、一盘货等新模式。然而,零售企业从知道要做,到如何做,是否有能力做,以及最终达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间沉淀是数字化竞争的秘密武器。

早在2018年,屈臣氏开始加速数字化转型,其后实行O O平台策略,无缝融合线下及线上平台,先发优势让屈臣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去应对瞬息万变的消费环境。

对屈臣氏而言,数字化转型升级所带来的红利,体现在稳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两方面。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外出购物行为减少,实体零售到店消费受到极大影响。在O O平台策略下,零售场景向线上延伸,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流量减少的损失。另一方面,屈臣氏超高的店铺数量和覆盖面,使得O O效率优势凸显:遍布全国的线下店铺及屈臣氏小程序、APP等下单平台,让消费者享受快至30分钟“闪电送”服务,满足了疫情期间即时消费需求的同时,也缓和了自身的经营压力。上半年,屈臣氏O O平台销售参与率同比增长20%,线上销售较同期增长30%。

更为关键的是,O O零售不仅保障了屈臣氏的盈利,更提升了顾客黏性。当前,线上、线下化妆品零售都开始聚焦顾客忠诚度策略,不仅关注成交额,更关注顾客留存、复购、满意度以及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在不确定的流量环境下,顾客忠诚度越高,可以确保更可控的获客成本和更有保障的盈利能力。顾客忠诚度策略,对于零售企业和品牌商均适用。而在O O平台策略下,BA通过企微紧密链接消费者,为顾客创造了更具价值的服务。屈臣氏对BA定位和未来设想是,从提供令消费者感到舒适、无负担的消费体验的销售,变成他们的好朋友和最信赖的美妆个护顾问。

屈臣氏最新发展(重压下上半年保持盈利)(2)

如今,科技和数据对化妆品零售的赋能仍在加速。基于屈臣氏的范本,下一步,国内化妆品零售企业中,谁能抢占大数据机遇,将数字化渠道从单纯的信息交流的平台,升级到可挖掘底层数据价值的“商业资源引擎”,谁就能找到化妆品行业下一个驱动力。

打造品牌创新增长中心 与品牌商共生共荣

在行业艰难时期,除内在经营能力优化外,一家健康持久发展的零售企业,还必须同合作品牌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共生共荣。在这方面,O O零售,不仅对内提升了屈臣氏自身抗风险能力,对外还为合作品牌赋予“销售渠道”以外的新价值。

随着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提升,美妆品牌ROI(投产比)在过去一年里降低了三到四成,可规模化的精准营销、高效的产品创新能力正成为美妆企业业务增长的制胜关键,品牌商对零售端真实、精准、全面的消费者洞察数据需求愈发迫切。

屈臣氏最新发展(重压下上半年保持盈利)(3)

基于行业现状,屈臣氏成立品牌创新增长中心(OPTIMO),基于数智化工具赋能品牌,利用其O O触点,从媒介上全方面提升品牌的消费者触达、互动和销售效率。

以屈臣氏为美宝莲定制的“眉型大师”体验为引爆点的全生态营销方案为例。面向购买眉笔的目标人群,仅凭精美图片和创意文案展示眉笔的品质而缺乏亲身体验,难以促使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在O O模式下,屈臣氏为美宝莲策划“眉型大师”活动,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立体、全面的产品体验:通过小程序作为预约入口,邀请和吸引目标消费者到店体验,门店内专业化妆师提供免费眉型设计、修眉、免费彩妆等定制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BA通过企业微信与用户建立深度链接并推荐合适优惠方案,加码体验转化。

屈臣氏最新发展(重压下上半年保持盈利)(4)

最终,与屈臣氏合作档期内,在新品带动下,美宝莲达成了O O渠道品牌销量增长。更重要的是,美宝莲双头眉笔立体展示,也让消费者在体验中充分感知到产品力与品牌力,让顾客与品牌之间成为长期“挚友”,实现良性循环。

在完善的O O生态系统和OPTIMO品牌创新增长中心下,屈臣氏除了赋能成熟品牌长效增长,还能通过新锐品牌创造营“屈奇馆”有效帮助新锐品牌快速崛起,挖掘发展潜力。

整体上看,通过媒体化,屈臣氏和品牌商的合作关系正不断巩固与加深,在行业上下游构建起了数字化价值链的闭环,让品牌能够借助屈臣氏的数字化成果提升消费者洞察,以此引导产品、营销创新乃至组织创新。

瞄准健康 美丽双赛道 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化妆品市场增速放缓,寻找新的增长路径成为众多企业的布局方向。有消息指出,屈臣氏有意在美妆个护的优势基础上,扩充健康品类选品,发力健康 美丽双赛道

区别于新式美妆集合店,在健康品类的第二增长曲线开拓上,屈臣氏拥有健康美丽基因,且在健康业务布局上具备资源优势。近期,屈臣氏首批健康乐活专区已经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等270个城市逾1200家门店亮相。

屈臣氏最新发展(重压下上半年保持盈利)(5)

除了线下门店开设健康乐活专区,云店将是消费者购买健康产品的重要渠道。未来,屈臣氏还将通过跨境购等渠道引进更多国内外优质健康产品。

过往的历史证明,保守会让企业失去机会,激进可能会让企业失去曾经的成功。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过程中,屈臣氏从市场需求与自身健康美丽基因出发,在合理的货品组合之下,实现了多品类互相赋能,也正吸引着更多增量用户。

如果说,疫情封控、快递停运、成本上涨等因素,催生了线上渠道的开拓和销量转化,那么今年上半年疫情则对企业抗风险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艰难时刻,屈臣氏展现了自身的韧性、敏捷性与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渠道体量、货品组合、消费者洞察等方面占据优势的屈臣氏,一直走在时代的风口,不管是数字化升级,还是潜力品类探索都具备先行者姿态。

可以肯定的是,在化妆品零售市场风云变幻的大潮中,屈臣氏依然承载着国内化妆品实体零售想象力的上限。无论对于线上还是线下渠道,作为国内化妆品零售业的标杆,屈臣氏业绩表现具有代表性,而其具有前瞻性的转型升级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