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重要性我想是不言而喻的,从文明有明确的记录以来,凡是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非凡的贡献的人,没有哪一个是不通过学习而做到的但是为何而学?这个问题不解决,致使我们永远抓不住事物的本质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途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3条建议助你找到学习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3条建议助你找到学习的意义(3条建议助你找到学习的意义)

3条建议助你找到学习的意义

为何而学?

学习的重要性我想是不言而喻的,从文明有明确的记录以来,凡是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非凡的贡献的人,没有哪一个是不通过学习而做到的。但是为何而学?这个问题不解决,致使我们永远抓不住事物的本质。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途径。

第一,看看先哲们为什么学

有限的历史记载中,不乏具有卓越影响力的大家,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些人是为什么学的?历朝历代的读书人,仅仅是为了考取功名吗?熟知的东西方先哲,都是为了探究真理吗?可惜的是,历史记录的选择性、文献的缺失以及那些人也许本身没有注重留存,也许谨慎而又谦逊的没有过度宣扬自己,导致今天的我们再难窥见这些珍贵的东西。所有呈现的结果无非是他们的功绩、成就、结果,而过程,缺失了。

不过我们可以试着列举一下,他们的志向大约有这么些:获取知识、认识自我、追求真理、创立学说、教育宣扬、赢得声誉、延续传承、改良社会、治国理政、维护统治、财富地位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追逐这些志向的过程和结果未必是统一的。我想孔子在带着学生奔波各国之前,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学说可以传承数千年。他只想让各个国君认可他的理论,通过国君的手,改造社会风气,达到他的理想社会;诸葛亮躬耕隆中,束发读书时,不会想到名垂后世。但也绝不是甘老林泉,否则不会调研蜀地山川,绘制地图,讲学辩论,以管仲乐毅自比,一个名相一个名将,其志显然是出将入相,匡扶社稷,难道还不高调吗?于是二十七年读书,二十七年入仕,谨慎务实,兢兢业业,军政学全能。同时代稍晚的陈寿,做史书评价诸葛亮,霸气格识已不足诸葛之万一。

至于西方哲人,当然也是不胜枚举的,他们的志向也千差万别。了解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一读他们早年的论文,如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等,这么多人孜孜以求的就是为物质世界找到一套可以解释的大统一理论。没有哪一个是生来就为科学和真理服务的,除了本就是贵族阶层的科学家,他们掌握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有些年少时也只是为了拿到文凭、谋生,只是在学习这个过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志向。

他们为了什么?为了有所作为。

第二,看看榜样们为什么学

那些先哲们已过于遥远,只能追慕而难以模仿。但是,近前的各个领域内的杰出人物,或者身边你能够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人物,却是可以模仿的。俗称榜样的力量。只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太小瞧了这两个字,以至于没能真正理解透彻。

榜样,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学的。

总有一个你钦佩的人,或者你想成为的人,如果没有,就去找一个吧。找一个想要成为的对象,最好是能日常接触到的,若没有,则退而求其次找能够见面交流的优秀的人。

总之一个原则,要至少保障能够有正常接触交流的机会的那种。因为只有这种,你才能从他的日常行事风格、对待问题的方式、思考的方式等等方面详细的学习。如果过于遥远,不能发生现实联系,则与那些先哲并无二样,得到的只是只言片语,大量的细节真相都被掩盖了。

对于学生,最好的榜样就是你的导师,而不是比你更优秀的学生;对于从政的人,最好的榜样就是你认可的领导,而不是比你资历老的员工;对于企业的人,最好的榜样就是你的老板,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优秀员工;对于一些特别技艺的人才,最好的榜样就是你这个领域最拔尖的那些人。

事实上,无论你从事或想从事哪个领域,这个领域内拔尖的人就是最好的学习对象。不妨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学习这件事的,又是为了什么而学的。只是,当下能担得起榜样二字的人实属不多。

第三,问问自己为什么学

首先一个问题。你在学校里花费大量时间所学的国学、语言、数学、物理、地理、天文、经济、文化、政治、工程、技术等等,根本目的是为了什么?肯定有人说做学问,但是追问“为什么求学问?”“求的学问干什么?”可能有人会答找工作或竟自不能回答了。我替你们答了吧,是为了做一个有价值(价格)的人。

无论是先哲还是榜样,他们最后都是成为了一种人,无论是追求志向的人,产生影响的人,还是世俗意义取得成就的人。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自己身上。顶顶要紧的,是要追问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成为一个睿智的人。

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成为一个有勇气的人。

成为一个浪漫的人。

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成为一个精工技艺的人。

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

无论成为什么人,但我想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个邪恶的人,一个令人厌弃的人,至少是不会这样说的。不论才识、技艺要学,便是善良、勇气、浪漫也是需要学的。

每个人的天赋才能各不相同,正是不一样,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如同科学研究一样,科学的意义在于知道已知的边界,从而探索未知的可能,于是各种争论产生了。学术的意义就在于意见的不统一。

因此,真正重要的事,是做真实的自己,忠诚的表达。这样,你在面临许多选择的时候,才会倾听自己的声音,想还是不想?做还是不做?很容易得出结论。

你真正热爱的是什么?你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做什么事可以让你不计得失、忘情投入?想明白这几个问题,你会发现许多事情都不那么重要,自动的就会把时间集中在想做的事上,从而为做好这件事去学习,去努力,过程中的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

成为应该成为的人

总结一下,为何而学就是在问做什么人?我的回答是做想成为的自己。如果你尚未找到想成为的自己,我斗胆借用梁启超的观点,建议不妨做一个“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人,为了“不惑、不忧、不惧”而学,这个过程中,慢慢找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习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我不赞成有什么速成法,实际上,你要是认可学习是一件贯穿终身的事,就不会日争朝夕。那只会徒劳的减灭你的热情,消磨你意志。因此,这个层面上来说,那些短时的、即时的学习不在此列,如升学考试、考证考级、各种资格考试等等,这些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选拔检验手段,是有技巧和策略可循的。但长久而持续的学习,非远志不能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