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读国家简史」保加利亚(上):从东欧部落到巴尔干强国》中介绍了现代保加利亚共和国土地上,自有人类活动一直到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灭亡的历史,保加利亚民族由东欧迁徙到多瑙河下游的保加尔人和早前南迁的南斯拉夫人融合形成,他们自9世纪下半叶信奉东正教至今,是巴尔干地区一个强大国家。

本文将从保加利亚第一帝国被拜占庭帝国灭亡后说起。

拜占庭帝国的罗马公民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

1025年巴西尔二世去世时的拜占庭帝国,绿色虚线内为保加利亚末期旧地

1018年,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沙皇伊万·弗拉迪斯拉夫底拉哈西姆战役(今阿尔巴尼亚都拉斯)中兵败身亡,不久之后保加利亚贵族向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巴西尔二世投降,到这年年底最后的反抗势力也被罗马人击败。

在拜占庭帝国统治保加利亚的初期,由于巴西尔二世的铁腕政策和保加利亚贵族的“忠诚”,拜占庭帝国很快就让巴尔干地区处于和平当中。巴西尔二世还颁布了法令,给予奥赫里德保加利亚大主教更高权力,并保护其教区不变、财产周全。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2)

德尔扬起义军活动范围(1040-1041)

马其顿王朝在巴西尔二世去世后不久就陷入动乱,皇位几经更替,保加利亚开始有人蠢蠢欲动,1040年,自称萨穆埃尔之孙的彼得·德尔扬发动起义,结果隔年被拜占庭镇压并杀死。在此之后的保加利亚地区虽然偶有事端,但并不能形成大风大浪。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3)

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局部(1045)

拜占庭帝国在科穆宁王朝三位杰出皇帝的治理下,已经几乎重现了马其顿王朝时期繁荣稳定,保加利亚旧地在1045年左右被设置了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族核心区,主要在今保加利亚共和国西部、塞尔维亚东部以及北马其顿)、帕里斯特里昂(罗马帝国下默西亚行省,保加利亚古都普雷斯拉夫和普利斯卡附近)、马其顿(今保加利亚南部)、底拉奇昂(今阿尔巴尼亚、黑山、克罗地亚东南、波黑南部、塞尔维亚西南)和锡尔米乌姆(今塞尔维亚中西部、波黑中北部)等省份。

因此在拜占庭帝国最后两个较为强大繁荣的王朝统治下,保加利亚人当了近170年的罗马公民,虽然中间也出现了若干次起义,但总体上在罗马人的普世帝国统治下,既保留了民族自身特性又接受了罗马文化和管理。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兴衰

这种由罗马人统治局面一直维持到了科穆宁王朝最后一位明君曼努埃尔一世,他去世后新上台的小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登基三年后就被堂叔安德洛尼卡篡位,1185年安德洛尼卡的残暴统治被将领伊萨克二世推翻,科穆宁王朝结束建立了安格洛斯王朝。

当年,保加利亚地区在贵族阿森兄弟(彼得·阿森与伊万·阿森)的率领下起义成功,并在第二年(1186年)正式独立并得到了拜占庭帝国安格洛斯王朝的承认,史称保加利亚第二帝国,首都设在塔尔诺沃(今保加利亚中北部城市大塔尔诺沃)。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4)

保加利亚阿森兄弟的扩张(1185-1196)

阿森兄弟建立的阿森王朝继续自称沙皇,将自己视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以及瓦拉几亚人的皇帝,以恢复第一帝国的疆域为己任,自独立之后就重新开启了扩张的步伐,从独立时的只领有多瑙河到巴尔干之间的下默西亚地区,向北方的瓦拉几亚和西南方的马其顿地区进行征服。拜占庭帝国在1204年遭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入侵,城破后色雷斯大部分疆土被十字军建立的拉丁帝国占据,保加利亚趁机攻占了色雷斯不少地盘。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5)

伊万·阿森二世在位时(1218-1241)的扩张

伊万·阿森二世(1218-1241)是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黄金时期,在他的率领下,保加利亚人几乎恢复了第一帝国的广阔疆土,势力北到喀尔巴阡山,南到希腊亚该亚,东西到大海,距离君士坦丁堡咫尺之遥,此时也恰逢拜占庭帝国基本退出巴尔干地区。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6)

14世纪初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伊万·阿森二世在1241年去世后保加利亚的国力就开始走向下坡,1242年又恰逢蒙古帝国的拔都西征到巴尔干地区一度占据了瓦拉几亚,1258年阿森王朝被推翻,此后保加利亚几乎成为了蒙古人的附庸。在1261年尼西亚帝国光复君士坦丁堡重现拜占庭帝国后,内乱不断的保加利亚就开始在和拜占庭的重新较量中丢失领土,14世纪初帝国边界基本退缩到了12世纪末独立时的状态。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7)

伊瓦伊洛起义(1277-1280)

另外,1277-1280年的伊瓦伊洛起义加速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衰亡,由于不满被蒙古人蹂躏,和对保加利亚贵族的不满,伊瓦伊洛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了保加利亚东北部的多布罗加地区,伊瓦伊洛的农民军击败了蒙古人和保加利亚沙皇君士坦丁·提赫,并将其杀死进军首都,甚至逼婚皇后自立为新沙皇。但后来起义政权遭到了拜占庭帝国和蒙古人(此时已独立为金帐汗国)的干预,遭遇夹攻的伊伊瓦伊洛部队逐渐减少,最后逃到了蒙古将领那海那里,但最终被其处死,起义终告失败。

13世纪末期,瓦拉几亚(今罗马尼亚南部)摆脱了保加利亚成为独立公国,而1300年保加利亚才基本脱离了蒙古人的控制。1303-1304年保加利亚开始向色雷斯进攻,从拜占庭帝国夺回了数座城池,并挫败了罗马人的反击,此时的拜占庭帝国也因为内忧外患势力日薄西山,1307年双方议和开始维持现状。

好景不长,1320年代开始保加利亚和拜占庭这对老冤家就又开始围绕色雷斯地区展开了反复争夺,1341-1347年利用拜占庭帝国的内战,保加利亚成功夺取了罗多彼山脉和巴尔干山脉之间的马里查河流域,占领了拜占庭古城菲利波波利斯(今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这也是中世纪保加利亚最后一次大规模领土扩张。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8)

维尔巴兹德战役形势(1330)

1330年保加利亚和冉冉升起的塞尔维亚王国因为领土争端展开了一张激战,双方在索菲亚以西的维尔巴兹德(今保加利亚丘斯滕迪尔)附近两军主力相遇,结果保加利亚沙皇米哈伊尔·席士曼战死,保加利亚从此失去了巴尔干地区的霸权,不过后续的沙皇基本保持着对塞尔维亚的和平。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9)

保加利亚分裂为三部分

1350年代开始,保加利亚帝国进入了末期,此时帝国不仅无力恢复丢失的巴尔干土地,甚至分裂为三部分,除了沙皇伊万·席士曼的塔尔诺沃沙皇政权外,西北和东北部分别事实上形成了两个独立公国维丁和多布罗加。而此时小亚细亚半岛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正在逐渐将爪牙伸向巴尔干半岛。

奥斯曼人在14世纪后半叶逐渐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土地,并继续入侵斯拉夫语国家,1371年塞尔维亚帝国解体。之后奥斯曼人就开始继续蚕食保加利亚的领土,保加利亚开始求助于匈牙利王国。1389年6月,摩拉维亚-塞尔维亚公国,伙同几个南斯拉夫盟国在科索沃(今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附近科索沃波尔耶)展开决战,奥斯曼人通过巨大代价击败了塞尔维亚联军,塞尔维亚从此成为突厥人附庸,而曾经不可一世的拜占庭帝国仅剩下君士坦丁堡一隅和摩里亚两块领土。

139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济德一世突然袭击保加利亚并攻克了首都塔尔诺沃,保加利亚沙皇伊万·席士曼逃到了尼科堡(尼科波利斯)苟延残喘,帝国其他领土很快被突厥人悉数占领。1395年席士曼死后,将尼科堡给予了十字军(主要是匈牙利、法兰克、威尼斯、医院骑士团和神圣罗马帝国贵族等)。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0)

尼克堡战役(1396)

1396年9月,奥斯曼和十字军的决战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打响,十字军兵败如山倒,奥斯曼帝国正式确立了在巴尔干地区的支配地位,一年后保加利亚维丁公国的国王斯拉特希米尔被奥斯曼活捉,最终在当年送往布尔萨处决,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正式覆灭

摆脱500年的奥斯曼统治

自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正式灭亡后,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保加利亚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征服这里后破坏当地的教堂和城堡。不过奥斯曼帝国并不强求当地人改宗,而是用利诱以及控制财产等方式让基督徒难受。大部分保加利亚人保持了自己的东正教信仰,但也有部分人选择成为穆斯林。

保加利亚人民也没有放弃对独立的渴望,自15世纪开始就不断有起义记录,较为知名的有1598年和1686年两次在旧都塔尔诺沃的起义,但最终都被奥斯曼军队镇压。不过巴尔干诸国正有一个救星不断强大——俄罗斯帝国。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1)

俄土战争(1877-1877)

自1568年第一次俄土战争开始,东斯拉夫人就不断侵蚀奥斯曼的领土,经过三个世纪的时光,沙俄从黑海北岸一直打到了黑海西岸的多瑙河下游。19世纪初期就帮助希腊、塞尔维亚、黑山和罗马尼亚等地区成功获得了高度自治。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2)

《圣斯蒂凡诺条约》中规定的大保加利亚国疆界

1877-1878年俄国渡过多瑙河进攻奥斯曼的保加利亚地区,甚至逼近奥斯曼首都君士坦丁堡,苏丹割地赔款,在君堡以西的圣斯蒂凡诺(今土耳其耶西尔柯伊)签订合约,成立一个包括保加利亚本土、北色雷斯(鲁米利亚)和马其顿大部分地区在内大保加利亚国家。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3)

1878年柏林会议后的欧洲,保加利亚大公国(浅橘色),蓝线为大保加利亚范围

但最终这个条约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反对,他们担心俄国势力过大进行干预,1878年最终以《柏林条约》代替了《圣斯蒂凡诺条约》:保加利亚本土成立保加利亚大公国,她和东鲁米利亚自治但宗主权仍归属奥斯曼帝国。不过1885年保加利亚本土和东鲁米利亚合并,1908年,保加利亚趁奥斯曼帝国崩溃前夕正式脱离了其统治,成立保加利亚王国。

巴尔干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保加利亚王国亦称做保加利亚第三帝国,斐迪南一世加冕并恢复了沙皇的称号,之后保加利亚就结盟塞尔维亚、黑山和希腊等国,着手共同对付宿敌奥斯曼,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任人宰割。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4)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的领土变更形势

巴尔干四国联盟在1912年10月开始发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力图将突厥人赶出欧洲。四国联军仅仅用了8个月就令奥斯曼帝国求和,最终除了保留君士坦丁堡附近之外,奥斯曼在欧洲的其他大部分领土都被四国瓜分。

但保加利亚方面认为自己出力最大,但最终分得的土地却只有色雷斯和马其顿的一小部分(皮林马其顿),而塞尔维亚和希腊却通过较小的代价获得了大块领土,塞尔维亚兼并了科索沃和北马其顿,希腊则得到了爱琴马其顿和南伊庇鲁斯。特别是马其顿地区是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加利亚因此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此外奥匈帝国担心塞尔维亚做大影响到自己在波黑的利益,背后支持保加利亚对三国宣战。

1913年6月底,刚刚结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两个月,保加利亚就向塞尔维亚和希腊两国宣战,不过斐迪南一世错误估计了形势,开战不久罗马尼亚和黑山就加入到了塞尔维亚一方,加上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方夹攻,保加利亚很快就招架不住选择投降,这场战争仅仅耗时1个月1周零五天。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5)

《布加勒斯特和约》之后的巴尔干半岛

1913年8月,保加利亚不得不在《布加勒斯特和约》上签字,不仅没能夺回马其顿反而丢掉了此前获得的很多领土。包括重要城市亚得里亚堡在内的东色雷斯回归奥斯曼帝国,西色雷斯则划归希腊,多布罗加地区全部给予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西部部分领土则割让给了塞尔维亚。

因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失败和《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开始更加仇视周边的所有邻国,包括塞尔维亚等国身后的沙俄,而同奥匈帝国和德国眉来眼去。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并主要在欧洲展开,保加利亚在1915年9月才加入战局向塞尔维亚开进,并一度占据了梦寐以求的马其顿地区,但也拖垮了国家的经济,而且人民也不喜欢和奥斯曼的穆斯林结盟攻击东正教国家(塞尔维亚等)。德奥同盟国(意大利后来退出)最终败给了英法俄等协约国,作为同盟国仆从国,保加利亚在战后也就只能接受惨遭割肉的结果。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6)

保加利亚在《讷伊条约》中丧失的领土(深橘色)

1919年审判保加利亚的《讷伊条约》中,西色雷斯最终被划给了追随英法的希腊,保加利亚从此失去了爱琴海出海口,还担负着巨额战争赔款。之后保加利亚皇帝鲍里斯三世开始更加独裁化和法西斯化,同德国的关系愈发紧密。

二战与人民共和国兴亡

1939年二战爆发后,保加利亚虽然选择了中立,但仍旧对不流血恢复此前丢失的领土抱有幻想,与德国若即若离,1940年纳粹德国帮助保加利亚通过“维也纳仲裁”收回了多布罗加南部,而他们最终在1941年被强迫加入德国的纳粹阵营成为轴心国。

但是苏德战争爆发后,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三世却以百姓和俄罗斯感情深厚为由拒绝向苏联宣战。此后战局开始向苏联和盟国扭转,鲍里斯三世在1943年猝死。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7)

季米特洛夫

1944年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后,保加利亚共产党发动政变逼迫新国王退出轴心国后,决定向纳粹德国宣战,对苏军不抵抗,不久保加利亚就被苏联占领。1946年9月保加利亚举办公投,以绝对优势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国王西美昂二世被迫离开祖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季米特洛夫的执掌下成立。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季米特洛夫(1946-1949)、契尔文科夫(1949-1954)、日夫科夫(1954-1989)三代领导人领导的时代,实际上是苏联在东欧的卫星国之一,随着20世纪80年代苏联新思维的兴起,保加利亚共产党逐渐失去对国家的控制。

历史世界国家变迁(10分钟读国家简史)(18)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国旗

1989年年底,掌管保加利亚长达45年的日夫科夫被迫辞职,1990年11月,保加利亚共和国成立。

文:晨读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