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但在1950年志愿军仍远赴朝鲜半岛,与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正面对抗,抗美援朝战争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通过近三年的鏖战,中国最终打破了美国的不败神话,而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困顿局面,也大幅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如今,七十多年一晃而过,中国与当年的景象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仍旧没有褪去。
在感慨这一战为新中国奠定了几十年和平之余,也有人忍不住会好奇。
如果朝鲜战争没有在1953年结束,继续打下去的话结果会是什么样?中国和美国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朝鲜停战,普天同庆
1953年7月27日,毛主席正在中南海紫云轩内埋头工作。
然而,当一封电报传来时,毛主席却突然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他将电报认真看了几遍,确定无误后,才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一天是朝鲜停战的日子,在板门店,战争双方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终于以胜利告终。
根据李银桥回忆,当天毛主席没有继续处理政务,而是在院子里不停踱步,还一反常态地唱了几句京剧。
可见,这天毛主席的确很高兴,与此同时,战争胜利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全国各地。
当得知美国被我国击败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欢天喜地之中,各种庆祝活动也层出不穷。
正如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所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但是,也有人提出,停战协议只是表明双方通过协商终止了战斗,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只有一方投降,才能说明战争彻底终结。
这个说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也有很多人好奇,战争还会不会继续打下去,如果打下去的话,谁能取得优势?
事实上,仔细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随着双方不断增兵,这一战将变成拉锯战,中国必然会取得最终胜利,而美国将陷入彻底的溃败。
但美国当时可是世界头号强国,人均GDP在我国十倍以上,人均钢铁产量更是超过了我国的十六倍,为什么会得出美国必败的结论呢?
其实,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兵力与装备
首先,美国的兵力和装备将无力支撑。
在志愿军入朝前,美军的确凭借着兵力和装备优势高歌猛进,将北朝鲜人民军打得节节败退,甚至还将战线推到了鸭绿江边。
不过,随着志愿军入朝,号称“战无不胜”的美军已经逐渐显现出了颓势,到1953年时更是深陷泥潭。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双方当时的兵力。
截至1953年夏季,志愿军兵力达到了6个兵团,共计135万人,其中仅作战部队就有110万人,加上北朝鲜人民军,中朝军队共计180万人。
反观美国这边,虽然从其他地区一再调兵,但地面部队累计不过30万人左右。
即便加上联合国军、韩军,满打满算也就只有90万人,仅为中朝军队的一半。
与此同时,在武器装备方面,美军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战争开始之初,美军靠着机械部队取得了一些优势,但随着志愿军连战连捷,苏联见状便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志愿军的火力输出也逐渐与美军分庭抗礼。
在金城战役结束后,美陆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便感慨道:“中国一个师的军队,完全可以和美国一个师的军队相抗衡”。
可见,志愿军的实力已经不再是“小米加步枪”的水平。
除此之外,战争中后期,苏联还协助我国组建了60个重型装备师,其中仅三个投入到了朝鲜半岛,但效果却相当显著,连美军也吃不消志愿军猛烈的火力。
此外,中国空军也于1951年以后开始组建,来自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和图-4轰炸机,为志愿军提供了很好的空中保障。
美军独占朝鲜制空权的局面也不复存在。
不难看出,在1953年停战之际,中美军队的实力对比已经不再悬殊。
志愿军不仅拥有顽强的战斗意志、灵活的战术部署,还拥有着不亚于美军的硬实力。
所以,这一仗即便继续打下去,美军也难逃失败的结局。
第二:天差地别的士气
其次,联合国军的士气无法与志愿军相比。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这本是一个国家之间的内部问题,所以国际社会上的舆论也都是不予干涉为主。
但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巩固对亚太的控制,擅自插手朝鲜半岛,并且绑架各国,已经招致了大量国家的不满。
所以,在组建联合国军时,不少国家都是象征性地出兵,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更别提与志愿军硬碰硬了。
所以,联合国军队其实相当松散,很多国家都不愿派出精锐。
而且他们都明白,美国涉足朝鲜是赤裸裸的侵略,打一场侵略战争,为什么要卖命呢?
这也解释了,浩浩荡荡的联合国军队为何不堪一击,和中朝军队无法相提并论。
反观志愿军这边,由于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所以在毛主席提出这一决议时,各地报名参加志愿军队伍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很多退伍士兵也纷纷复员,几十万的军队很快便组建完成。
进入朝鲜战场以后,志愿军的作战环境非常艰苦,当时朝鲜正值数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气温一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
但士兵们哪怕穿着草鞋、吃着冰雪,也从未放弃,坚持与敌军纠缠。
如果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又怎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战斗呢?
正因如此,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相继涌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著名烈士,但美军以及联合国军的士气却越来越低落,很多人只想尽快结束战斗、回归家庭。
此外,由于美国打的是一场侵略战争,所以国内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反战声音。
美国政府也承担了诸多压力,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军前线士兵已经无心恋战。
所以,即便再打下去,结局也很难改变,战争的最后胜利只会属于中国。
第三:战争潜力不同
第三点原因,中国的战争潜力远远高于美国。
说起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两国之间在后勤补给上的差距。
的确,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后勤路线受到美军威胁,前线补给很难到位。
而美国大兵则号称“武装到牙齿”,吃的是牛肉罐头,就连军装都是鸭绒的。
然而,当战争进行到1953年前后,情况早已天翻地覆。
一方面,志愿军积极利用了多种运输工具,并且修建了三座用于补给的大型机场,后勤问题已经基本得以解决。
另一方面,美军的物资主要依赖国内空运,在双方进入消耗战后,后勤压力日益增大,成本也不断提高,所以美国的后勤问题反倒严峻起来。
此消彼长之下,一度让人担任的后勤差距便不复存在,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双方的实力对比,自然要回归到战斗力本身。
那么,中美可补充的兵力到底谁占优势呢?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1953年,中国有135万军队在朝鲜,而美国只有30万,听起来,美国兵力似乎有着更大的增补空间。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当时美国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军事基地,海外驻扎的部队高达150万人。
但是由于战略分散,军队各自为战,所以很难统一调度,可以运用到朝鲜战场上的士兵数量相当有限。
在1950年到1953年这三年期间,美军已经动用了国内陆军兵力的三分之一、海军兵力的二分之一以及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
可以说,美国的机动部队已经接近枯竭,很难在朝鲜战场上继续施展拳脚。
反观我国这边,全国共有600多万军队,其中240万都以“车轮战”的形式轮流入朝参战。
几乎每一支部队都积攒了大量抗美援朝的经验,只要战争需要,全都任凭调遣。
所以当武器装备和制空权的优势被彻底抹平,美国手上的筹码将越来越少。
到时候志愿军的经验、斗志、战术素养将得到充分体现,美军毋庸置疑将会遭到更加惨痛的失败。
隔岸观火的苏联,深受其扰的朝鲜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都明白了,无论是从整体实力、作战潜力还是战斗意志来看,志愿军都后来居上,美军溃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美国也正是认识到了这点,所以才匆匆地签署停战协议,并灰溜溜地撤兵回到国内。
但是,美国国内也有一些战争狂人,他们乐于见到战火延续,其中便包括担任过美陆军总司令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他曾经叫嚣道“鸭绿江并非中朝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也试图“用26枚原子弹彻底击垮中国”。
但他所代表的好战分子最终梦想破碎,而这也牵扯到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格局。
因为如果美国继续打下去,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国,反倒是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
在三年战争期间,苏联共为中国提供了价值30亿元的武器援助,而这些支援,也帮助中国扛住了美军最猛烈的第一波攻势。
后来,在美军叫嚣着要动用核武器的时候,也是苏联的存在,使得美国处处掣肘。
可以说,在朝鲜战场上,苏联虽然很少正面参战,但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那么,苏联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帮助中国呢?
除了双方同处社会主义阵营外,苏联的做法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我们都知道,二战结束后,美苏争霸主导了世界格局,这两个超级大国在各大领域内的竞争从未停歇。
而双方最主要的战场便在欧洲,所以,只要朝鲜战争没有结束,美国将被彻底拖入泥潭,自然无暇顾及欧洲战略,苏联可谓是坐收渔人之利。
到时候,美国受损严重,而苏联却在养精蓄锐,双方对欧洲的争夺将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这自然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当然,战争总是残酷的,虽然对苏联、对中国有利,但朝鲜战争如果继续下去,朝鲜半岛上的人民将永无宁日。
在多年战火的影响下,无论是北朝鲜还是南朝鲜,都涌现了大批难民,他们妻离子散、无依无靠,连吃一顿饱饭都很难得。
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鲜半岛的百姓,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输家。
所以,在美国提出停战时,我国也欣然应允,毕竟我们出兵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朝鲜,所以便果断结束了战斗。
后来,志愿军还协助朝鲜完成了战斗建设,也正因如此,朝鲜人一直对中国军人相当尊重。
结语
说到这,恐怕开头提出的问题已经明晰,1953年的朝鲜战场上,美军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停战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如果继续打下去,美国将要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而新中国也只会越战越勇,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
当然了,朝鲜战争的硝烟最终褪去,如今,中国以强大的国力屹立于世界之林,甚至在诸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在享受如今幸福生活的时候,请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正是他们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的表现,才换回了持续我们70多年的和平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