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最辉煌的年纪已经偷偷的不知道溜到哪儿去,40岁的爪牙也正在疯狂的向我拉扯。被无形的风吹散的过往,一幕幕片段间才能想起的那些日子,却不时的提醒着我——人的一生,好运气总是会用完的。

煤矿职工近一年的工作小结(我的三年煤矿工作纪实1)(1)

能一直指望好运气么?

1、步入大四毕业季

21岁那年的夏天过后,我迈上了大四的步伐。不曾小心翼翼的走路,所以也从来不去想前方该如何的畅想。

不爱学习的我,居然连着拿了三年奖学金,当然我承认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我在学生会里瞎混,以及在班级里当体育委员获得的加分项。大学几年里充斥的都是每天的迟到、逃课,害怕老师点名时的战战兢兢,以及思修、马概课上的昏昏欲睡。

而篮球上和足球场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精力无限的圣斗士,一上午篮球、一下午足球,晚上还能有精力去网吧包夜看场欧冠或者玩会儿台球。

大四每天几乎没有课程安排,当我慵懒的从秋日的晌午醒来,发现舍友和从前打闹的朋友都没有了身影,悄悄跑到学校一栋几乎专门为了考研生所建的教学楼里啃起了研究生书本。我顿时发现:原来,还有考研这么回事儿。

煤矿职工近一年的工作小结(我的三年煤矿工作纪实1)(2)

研究生备考场景

于是,我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无眠夜。其实在翻来覆去的深夜里,我根本没有在想自己的前途所在,而真的是把脑袋放空,以及被临床杰哥的呼噜声吵得烦躁不安。

最终,我还是随了自己的心意:顺其自然吧。上天总会眷顾毫无准备的人,我这么自我安慰。

2、接受面试失败的考验

记得中广核是我面试的第一家企业。过去了这么久,早已经忘记了面试的地点。

第一轮是群面,题目是唐僧选择谁去西天取经之类的问题。随口的应付着大家激烈的讨论,不屑于争抢班长时的狂躁,更看不得小人得志的模样。诧异的是,我和舍友超居然通过了群面。更惊愕于同校的研究生师兄被刷掉,瞬间有点觉得这个面试好像不那么靠谱。

煤矿职工近一年的工作小结(我的三年煤矿工作纪实1)(3)

群面-围绕一个话题做讨论

第二轮是笔试,安排在了一个极其隐蔽的网吧,在有限的时间内答一套类似于公务员行测的题目。没有公司的人员引导,没有太多的考试监督,我觉得这好像有点儿戏了。不过我和超又通过了。

第三轮体检是在一个连北京的清洁大妈都没有起床的早上,除了正常的体检项目外,也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身体某些私密和内部位置的检查,着实有点骇人,幸好我和超又通过了,要不然都对不起自己的身体。

第四轮到了最终的面试,居然是我和地质大学的一个小子共同面试,每个问题依次回答,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心想:中广核,我来了!因为那个小子表达逻辑水平一般,何况还是个体育特长生,安全工程也只是他的第二专业。

我甚至都已经通知家里,我有可能被中广核录取,跑到广州大亚湾工作去了。只不过,最后的结局刚好相反,而后打听得知,中广核选的人里面没有矿大的,反倒地大那个二专业的体育生被录取了,莫不是歧视我们学校的意思?

煤矿职工近一年的工作小结(我的三年煤矿工作纪实1)(4)

但实际上,中广核的失利并没有让我太过灰心,这是我作为一个“乐天派”最起码的原则。

再一次的面试就是同煤的校园招聘。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国企的傲慢,一群群肥头大耳的面试官装模作样的坐着,感觉是刚喝醉了酒神智不是很清楚,问着爱搭不理的问题。于是我选择了自己的角色:当一个旁观者。

反倒是后来开滦煤矿的校园招聘更加有意思,我参与的兴致也是来源于大二暑假的实习是去的开滦煤矿。其实说有意思,原因更多的在于它最后所选择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挂科、未过四六级、学习中下游、不善言谈的一类。

后来我想:可能这一类的学生更为踏实,择即终老,不会跳槽,与百年老矿的气质也更相匹配。

煤矿职工近一年的工作小结(我的三年煤矿工作纪实1)(5)

在某个岗位干一辈子?

3、好饭不怕晚,一切都值得等待

等得快不耐烦的时候,全世界煤矿界的大BOSS,神华终于来了。

一时间2011届的毕业生都蜂拥而来,甚至连备考研究生的同学也都闻讯赶来,算作是考不上研究生的二手准备。

笔试环节是绝对的硬实力比拼,我所考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通风安全学。幸哉,我和我们班将近十名同学都进入了面试。我穿上了大姐给买的一套不太合体的银灰色西服和黑色皮鞋,扎上歪歪扭扭的劣质黑色领带,挂着校园里一张幼稚的面孔,进入了面试的房间。

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把各种奖、各种参加的活动讲了一番。面试官好像不太在意这些,只记得问了个很实际的问题:来煤矿工作,你们父母同意么?

煤矿职工近一年的工作小结(我的三年煤矿工作纪实1)(6)

采煤工作面

我一本正经的回答说:我所学的专业是安全工程,针对的就是煤矿安全工程,没有理由不去煤矿工作。家人比较支持我的选择,更何况工作还是自己来决定的。而且我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会帮助自己尽快适应煤矿的工作和生活。

最终结果,录取了包括我在内的三个人,而且都是我们宿舍的。后来听说班里另外两个落选的同学,拉着辅导员,跑回去与神华人力资源的领导苦诉,重申了自己想去神华工作的渴望,甚至于还落了泪。虽然真假不得知,总归结局是好的。我们班一行5人被录取进了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公司。

我屁颠屁颠的跑到学院办公室,签署了神华神东的三方协议,自此得到了第一份卖身契。

煤矿职工近一年的工作小结(我的三年煤矿工作纪实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