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是一时的,热爱是永恒的。
只有孩子真正爱一件事,才不会觉得苦和累,才能在其中体会到幸福感和价值感,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呵护好这份热爱。
作者 | 土豆妈
前几天,有个当高中班主任的朋友,和我讲了一件特别唏嘘的事。
她曾经带过的一个学霸孩子,突然从重点大学休学了。
那个男孩高中成绩是数一数二的,人也听话,从来不惹事儿,高考的时候以六百多分考了一所当地的985大学。
父母本以为,儿子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有名校光环傍身,未来肯定不会混的太差。
没料到,孩子还没来得及步入社会,就先在大学里栽了跟头。
他觉得考大学是为了父母,现在也考上了,但接下来该干什么他却不知道了。
没了父母的逼迫和老师的监督,整个人丧失了动力,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迷茫、焦虑。
慢慢地,他开始旷课、挂科、自暴自弃。
再后来,他变得易怒,不合群,每晚失眠,心理出现了问题......
眼看着孩子就要废了,迫不得已,父母只能硬着头皮带他办了休学。
永远拿第一的孩子,真的优秀吗?
考上名校的孩子,就能一辈子无忧吗?
事实告诉我们:未必!
只为分数而活的孩子
再优秀也是空心人
想起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曾提到过一个孩子。
父母都是银行家,家中经济富足,孩子在国际化学校读高中。
从初中到高中,他每晚的学习时间从十一点、十二点,延长到了一点、两点,最后甚至要熬到凌晨三四点钟。
旁人眼里,这孩子学习太自觉,太上进了。
可没料到的是,很快他开始自残了,甚至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徐教授警告父母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治疗,生命第一。可孩子住院不到两天,就自己跑出院了。
而原因,竟是为了回学校考试,保住自己第一名的人设!他觉得,如果自己不是第一名,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两个礼拜后,更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孩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功利教育带来的隐患:孩子只为了分数而活。
他们得到了高分,却丢失了好奇和热情,他们考取了大学,但也丧失了价值感和意义感。所以他们很容易失去目标和奋斗动力,陷入抑郁。
徐凯文教授将这类孩子的病症归结为“空心病”。
他们从小被父母推着走,没有内在的热爱与追求,即使学业上很优秀,但是内心却是一片荒芜。
北大心理学教授魏坤琳也曾指出:
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孩子考个好大学,这恰恰是错误的。
在北大,那些被外界看来非常优秀的学生,并不是每个都开心,都幸福,都找到了自己。
孩子的优秀,从来不是用单纯的分数来定义的。
教育,如果只剩下成绩、焦虑、内卷,失去了丰富的体验和独立的人格,那才是更大的悲哀。
大人眼里的无用之事
是孩子精神上的“养料”
前段时间,在央视新闻看到10岁女孩蒋易汝的故事。
刚开始是被照片吸引:
这样一座让人惊叹的梦幻小镇,就出自她之手。
这个小女孩,从小就特别喜欢做手工,趁着放暑假的时间,她和妈妈一起用废旧纸箱做出了这样一座高度有120厘米的作品。
每一间小屋子都有一个主题,从咖啡厅、茶室、客厅到沙发、灯笼、盆栽等等一应俱全。
为了让小镇更美观,她们还用了牙签、包装纸等材料进行装饰。
整个过程,母女俩足足花了30天时间。
从小到大,女孩做过很多手工作品,那些废弃的饮食罐、包装袋、筷子,都能在她手中大放异彩。
后来,每次在外面看到一些废弃物品,女孩就会思考可以拿回来做些什么。家里有什么东西,也舍不得乱扔。
而妈妈不仅没有责骂她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还每一次都陪着她一起做这些。
在妈妈心里,陪着女儿做她喜欢的事,就是陪伴女儿一起成长的最好方法。
每次当女儿不知道怎么创新时,妈妈就会引导女儿一步步寻找方法,两人一起探索尝试。
妈妈还会鼓励女儿,给同学亲手制作生日礼物。
真的被这个小女孩身上的热情和忘我的状态打动了。
你看,当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爆发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拥有不知疲倦的动力。
就像她的妈妈说的:
“做手工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思考,可以放空自己,很解压。”
“只希望她长大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她的成绩不一定很突出,但她的精神是愉悦的,内心是富足的,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她是在为自己而活。
纪录片《小小少年》的导演孙超说过一段话,让人很有感触:
“你去支持孩子的一个兴趣,它不一定能让孩子成功,但是它有可能让孩子获得一个不一样的力量,去面对时而无聊又困难重重的人生。”
那些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的爱好,恰恰是让孩子感到快乐的源泉,是滋养孩子心灵的养料,也是他们未来对抗世界的力量。
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争第一
而是唤醒其内心的种子
9岁男孩柒柒,他小时候特别内向,总是不爱说话。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蹲在地上看蚂蚁,有时候一看就是一个小时。
在旁人眼里十分可怕的昆虫,却是柒柒“最可爱的朋友”,他觉得每一种昆虫都有漂亮而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好好去探索。
每个周末,爸妈都会带他去户外公园观察昆虫。
他还在家里收留了几只螳螂、甲虫,还曾养过蚕宝宝,每天放学后都会精心喂养这些“朋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和习性,柒柒还会自主去看很多昆虫类的书籍。
日积月累,柒柒认识的昆虫越来越多了,他也成了大家眼中的“昆虫百科全书”。
因为对昆虫的热爱,柒柒结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性格变得自信开朗了很多,也敢于表达自己了。
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考农业大学,学习植物保护或昆虫专业。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本森曾提出过一个“火花理论”——
几乎每个孩子小时候都具备某种潜力,比如兴趣、热情、天赋或者关注,包括音乐、画画、阅读、搭积木,甚至还有观察大自然或者玩泥巴等等。
我们身边有很多个“柒柒”,可却少了柒柒那样允许他看蚂蚁、养虫子的父母。
作家林清玄曾说,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争第一,而是唤醒其内心的种子。
他说自己小时候成绩不好,总是连60分都考不到。
高考的时候,他考了两年都没考上大学。直到第三年,他才终于以超过分数线0.5分的成绩考上了。
但是,他觉得自己是被唤醒了内心种子的孩子。
因为他对写作很感兴趣,小学三年级,他就立志以后要当作家。
于是,小学他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
坚持到后来,他出了几百本书,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家。
考第一不是目的,大学也不是孩子人生道路的终点。
人生是场马拉松,只有心怀热爱的孩子,才有不断学习和钻研的动力,才会保持生命最初的好奇和热情,靠着这些才能坚持不懈跑到终点。
就像著名教授丘成桐所强调的:
“对孩子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
千万不要去践踏孩子热爱的火花,这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起点甚至是一生的追求。因为热爱的背后,是强大的内驱力、专注力、创造力和自制力。
而这些,可以促使孩子不计得失、乐此不疲地为之努力,继而影响并改变命运。
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他们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随时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真正好的教育,是去唤醒,去鼓舞和激励孩子。
除了考试和分数,给他们更多真实的经历和体验,去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去天地间感受四季变幻,去田野里寻找生活乐趣......
与其费力地逼着孩子跑,不如做那个智慧的点火人。
哪怕最后他们不能功成名就,也可以在平凡的日子里活成一个快乐有趣的人。
在被沉重的生活压得抬不起头时,仍然能拥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奋斗的热情,去寻找幸福的出路。
这才是教育最终极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