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中国第一次对战犯举行了特赦。

12月4日,杜聿明、曾扩情等10人在特赦后,住进了旅馆内,虽然是特赦了,但是他们又觉得似乎没有特赦,因为他们都不敢出门,整天只坐在房间里。

细心的周总理,很快就发现了这一切。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

周总理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周总理和杜聿明一家子的故事。

周总理决定在中南海接见特赦战犯

被特赦后的日子,众人依然心事重重。

于是,所有人在特赦后都过得很是冷清,完全没有被特赦的喜悦,旅馆的服务人员兼民政局秘书殷兆玉 ,看出了杜聿明等人的心理状况,于是热情地说道:

“特赦后就享有公民权,在宪法范围内都可自由行动,没有任何限制,尽可以到外面活动,没有亲戚朋友可以探访的,也可以看看北京市容,或到公园里逛逛。”

终于,杜聿明还是动心了,这才开始活动起来。

杜聿明作为新中国的一名公民,首先想来到的自然是天安门广场,既可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可以了解新中国的历史。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2)

杜聿明

忽然,杜聿明看到了纪念碑上的8个大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这8个字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杜聿明的脸上,杜聿明内疚极了,近百年来多少革命烈士前仆后继的牺牲,可是他却助纣为虐,为蒋家王朝卖命。

或许是给了杜聿明等人一个忏悔发泄的出口,此次外出参观之后,大家思想上的拘束果然好了很多。

不久后,殷兆玉来到旅馆内,通知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10人,准备前往中南海,有一位首长要接见他们。

下午1时许,来了一辆大轿车,将这10人一起接上车驶向了中南海。

到了中南海后,众人下车,殷兆玉带着杜聿明等人来到一间大会客厅,当即宣布了周总理要来接见你们。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3)

周总理

这个好消息,使得大家异常兴奋,这是因为周总理曾经在黄埔军校当过政治部主任,是他们的老师,对他们有过教诲,如今师生相见,可不是欣喜若狂嘛!

可是,杜聿明等人也很是担忧,他们做了对不起老师的事情,居然和老师公然为敌,走上了助纣为虐的道路,会不会受到老师的严厉责罚?

正当杜聿明思绪万千的时候,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随后给大家介绍,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接着溥仪和大家点头示意,大家也一起落座。

紧张的气氛在人群中弥漫开来,谁都不知道接下来和周总理相见的场面会是怎样的!

周总理希望特赦人员做到5个方面的加强

片刻,周总理进来了,跟随的还有陈毅,张治中、章士钊等几位,大家一起进入了会客厅,杜聿明等人当即站起身来鼓掌欢迎。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4)

陈毅

周总理很是热情,招呼大家坐下,开始和每一个人聊起天来,陈毅看着现场气氛有些僵硬,便先和溥仪开起了玩笑:

“我早年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还是你的臣民哩!”

这句幽默的话,瞬间让在场的人员都哈哈大笑起来,溥仪也是含蓄的一笑,就在这时候,杜聿明走上前来,和周总理开始道歉,声称觉得对不起老师的教导。

没想到周总理也幽默地回答道:

“不能怪你们学生,要怪老师没有教好。”

说完后,周总理也开始笑了起来,杜聿明这才放心下来,因为他知道老师没有责怪他,从来都没有。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5)

杜聿明

和周总理道歉后,杜聿明又来和陈毅道歉,原来杜聿明觉得当初在淮海战役被俘之后,陈毅想点名见见他,可是他当时冥顽不灵,说什么也不愿意去面见陈毅,现在觉得那时候太顽固了。

陈毅也是很大气,一招手表示过去的事情不用再提。

一阵寒暄后,大家的心情都完全地松弛下来了,周总理也开始步入今天的正题,毕竟今天接见大家,除了是聊天,还有很重要的工作。

接着,周总理提出了5个方面,希望大家可以加强:

工作、生活、劳动、学习、参观。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6)

周总理

首先是工作,特赦之后就要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了,既然做新人,那就要有奔头,为党和人民工作;

再是生活,大家回家的也可以,接来亲眷团聚的也可以,当然,最好还是留在北京,慢慢安排自己日后的发展;

接着是劳动,没有劳动是不行的,这会使得人麻木和养成不好的习惯,必须要养成和树立劳动的习惯;

接着是学习,要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不断加强思想改造,不断革命,随着时代不断进步;

最后是参观,参观则要好好安排一下,这也是帮助大家尽快了解国内情况的途径,只有了解情况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7)

周总理

说完这些后,周总理也宽慰大家,虽然大家是特赦战犯,但是党和国家是完全信任你们的,所以不要心中疙瘩,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写信和统战部联系,有话就直说。

这一点,瞬间说到了众人的心里!

大家之所以难受,就是觉得自己是特赦战犯,不知道前途如何,是否会被淘汰,而周总理却亲自召见他们,给予其光明道路,大家瞬间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了。

谈话几个小时后,周总理觉得大家都饿了,于是询问工作人员准备晚餐了吗,不过工作人员并没有准备,于是周总理只好遗憾的表示下次一起再吃。

此次接见会,杜聿明一生都无法忘却周总理的光辉!

杜聿明将邓颖超拍的照片视作珍宝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8)

陈赓

1960年10月19日,周总理让张治中邀请在京的黄埔同学到颐和园聚会,为了使得聚会更会热闹,周总理还给陈赓打去电话,要陈赓一定要前来。

当天上午,周总理、邓颖超,陈赓、杜聿明、郑洞国、王耀武……等等都来到了此次聚会,大家寒暄过后落座。

周总理率先开口表示,此次聚会就是让大家在一起好好聊天叙旧的,而且正好张治中也在颐和园,所以趁这个机会邀请大家相聚。

邓颖超也很是热情,接过话茬表示虽然自己与黄埔没有关系,但是对黄埔同学一样关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开开心心的聚会。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9)

邓颖超

席间,周总理专门来到杜聿明的身边,吩咐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的标兵,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给大家做个榜样。

杜聿明也点头表示一定遵从。

聚会完毕,周总理又吩咐大家一起合影,最后众人来到昆明湖北岸的牌楼前,在万寿山作为背景下拍了几张照片。

拍完合影,大家在园子里自由活动,邓颖超正好看到杜聿明在给别人拍照,于是走上前去说道:

“我给你们照几张吧。”

杜聿明感受很是荣幸,而邓颖超则是选择了几处拱桥景点,给杜聿明拍了几张照片,杜聿明也把这些照片当成珍宝,一直十分爱惜,在杜聿明的眼里,这不只是照片,更是党和国家对他的珍视。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0)

合影

不久之后,全国政协建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杜聿明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前去上任文史专员。

文史专员的工作,主要就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然后组稿,审稿以及整理编纂文史资料,留下珍贵的历史史实。

杜聿明很是喜欢这个工作,随后政协又组建了一个学习组,杜聿明也编入了这个组学习,和熊庆来、贝时璋、王雪莹、王克俊、赵君迈等人成为了同事。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杜聿明很是珍视这份工作,积极撰写文史资料,力求真实地将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供史学家和后人参考。

1961年,杜聿明又撰写了《辽沈战役概述》、《淮海战役始末》等等几篇文章,为三大战役留下了宝贵的战争资料。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1)

杜聿明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杜聿明到政协工作后,每逢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杜聿明总是会接到国家正式的请帖,参加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宴会,

尤其是1964年的时候,国庆宴会的请贴上,是毛主席、宋庆龄、董必武等人的署名,这使得杜聿明倍感荣幸。

可是,国民党方面得知这一切后,居然造谣杜聿明等人是被胁迫的,这让杜聿明很是生气,于是公开表示:

“我们的生活、行动、都很自由,一切统由自己安排,没有任何人干预。”

只能说,谁家欢喜谁家愁,谁家知!

周总理纠正杨振宁应该叫岳父大人

在周总理的关心下,杜聿明和妻子一家人过得很是幸福。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2)

杜聿明夫妇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主动打破中美长期对立的僵局,正式到我国访问修好,周总理也与其进行多次会谈。

不久后,日本内阁大臣田中角荣也来我国访问,建立起了外交关系,虽然如此繁忙,但是周总理依然没有忘记关心杜聿明,还邀请杜聿明参加了这两次的宴会,杜聿明也为中美和中日的邦交感到无比高兴。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杜聿明的女婿,同样也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杨振宁终于冲破了重重阻力,顺利带着妻子杜致礼回国探亲。

杜聿明和妻子得知女儿女婿即将要回国,心情激动万分,早早就准备好了接待,随后杨振宁回到祖国大地,立马收到了祖国和人民的热情接待。

周总理日理万机,却为了欢迎杨振宁硬是抽出了时间,亲自接待杨振宁和杜致礼一家,每每进行亲切友好的谈话。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3)

杨振宁、周总理

席间,杨振宁称呼杜聿明妻子曹秀清为妈妈,而称呼杜聿明的时候,杨振宁也尊敬地称呼了一句“杜先生”。

周总理听到后,立马矫正杨振宁道:

“你应称为岳父大人。”

一句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现场的气氛也放松下来了。

接着,周总理也没有忘记关心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询问了杨武之的健康情况,因为周总理知道杨武之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甚至曾经还发生过休克。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4)

杨武之

杨振宁点了点头,的确,当初父亲发生休克后,若不是周总理安排医院及时抢救,那现在父亲早就没命了。

周总理的关心,惠泽天下众人!

杜致礼开玩笑说周总理重男轻女

1973年暑假,杨振宁带着妻子杜致礼第三次回国探亲讲学。

杜聿明和妻子则是在家中准备好饭菜,为了防止曹秀清一个人做菜忙不过来,周总理指示政协机关派人帮助购买菜品,而且还请来厨师帮忙。

7月17日,毛主席准备接见杨振宁,杨振宁很是高兴,立马赶到毛主席的住处和毛主席见面,当晚中央电视台还播送了这则消息。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5)

毛主席、杨振宁

次日,周总理终于闲下来了,以往他都亲自接待杨振宁,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于是周总理亲自在人民大会堂的安徽厅设宴,决定亲自招待杨振宁夫妇和杜聿明夫妇,以便于大家一起叙旧。

随后,杨振宁和杜聿明一家子来到了安徽厅,周总理一一握手,大家一番寒暄后,落座准备就餐。

就在这时候,杜致礼忽然和周总理开起了玩笑:

“你们重男轻女,杨振宁是安徽人,酒宴就设在安徽厅,我可是陕西人哩!”

原来,杜致礼得知宴厅名字是安徽厅后,便打算和周总理开一个玩笑。果然,周总理听到后哈哈大笑起来,和杜致礼也拉起了家常。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6)

杨振宁、杜致礼

每次会见,周总理总是会以家人一般的温暖待之,和他们相聚聊天,这也让杨振宁和杜聿明都时常感谢周总理的热情款待。

可是没想到的是,仅仅在3年之后,他们就再也见不到周总理了!

1976年1月8日,伟大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举国悲痛。

杜聿明得知此噩耗的时候还是在家中,当得知周总理逝世,杜聿明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眼泪也开始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周总理对他的好也一幕幕的出现在他的眼前。

杜聿明没有犹豫,立马起身前往北京医院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当看到周总理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时候,杜聿明再一次落下了眼泪,随后杜聿明鞠躬告别周总理。

虽然曾经走错某些路,但只要下定决心,随时都能回去!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17)

周总理

杜聿明犯过错,流过泪,正是因为有周总理的期待和信任,才有了杜聿明重来一次的无憾人生!

致敬伟大的周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