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的衰败 不再有三鹿的日子(1)

谢良兵/文

当时被苏琦老师要求去石家庄采访三鹿乳业的重组,其实内心并不是特别情愿。正值2009年春节前夕,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通常在过节前几天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尤其是要在这个时候找到人采访,想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月24日,我抵达石家庄的那一天,是个周六,也是农历的腊月廿九,第二天就是除夕。第一个去的地方是位于石家庄和平西路的三鹿集团总部。大院里停着的警车和悬挂着的警示横幅,与春节气氛格格不入。在这里,没有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还好,我得知就在三鹿集团总部的不远处,有两个与三鹿破产重组相关的组织在活动着。一个是北京三元的团队,一个是石家庄市国资委牵头的三鹿破产清算小组。这两个团队决定着未来三鹿集团的生死存亡。进入这两个组织所在办公地并没有遭遇到任何的阻拦。而我也获得了一些有关重组的文件及相关信息。

这篇稿子的采访横跨了整个春节假期。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再次去了石家庄。这一天晚间,三元股份披露,公司将调整并购三鹿方案。第二天,三元股份停牌。此前的2008年12月17日,三元股份以设备租赁的形式维持了三鹿的运转。

三鹿曾经是石家庄的“面子”,也是当时石家庄支柱产业乳业的一面旗帜。就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的几个月前,三鹿还因为“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打破了乳业界20年来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

但有时候,崩塌就在一瞬间。三鹿员工的信仰崩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丧尽天良”的事情竟然是自己的厂子做出来的。而石家庄,这座存在感本就不强的城市,也因为三鹿的崩塌而遭遇“重重”的打击,再次在城市竞争中处于下风。

而今,那些从小喝着三鹿奶粉长大的石家庄人,依然会为三鹿的倒下而唏嘘,但这个城市早已渐渐习惯了不再有 “三鹿”的日子。现在,石家庄乳业的门面是君乐宝乳业,其酸奶已经做到了全国第一的销量。

虽然曾是三鹿集团旗下的一员,但因在当年三鹿奶粉事件中独善其身,未有受损,成为与三鹿“切割”速度最快、态度最坚决的一家企业。与三鹿划清界限后的君乐宝,也的确重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国人因三鹿奶粉事件对国产奶粉的信任至今难以恢复。尽管官方数据表明,国产奶粉已连续11年质检安全,但占据中国奶粉市场一半以上的依然是外资品牌。而且,中国奶源自给率已经跌破70%的安全底线。或许,三鹿对乳业及城市甚至是国人的伤害,远不是一个十年就能治愈的。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记者,现为园区荟总编辑、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