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示范区一区22园(张江示范区年度发展报告)(1)

本公众号(fxkjwx)是奉贤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官方微信,提供奉贤科技政策、创新创业环境、智慧城市建设、各类科普资讯等方面推送服务。

奉贤科委官方网页(https://www.fengxian.gov.cn/kw/),欢迎收藏浏览。

编者的话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1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年度发展报告》满载硕果与您如约相见。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年度发展报告》是一份全面反映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年度报告,自2013年开始连续逐年编写。本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综述、建设成效、园区建设、附录、大事记与发展历程等部分,突出反映“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战略擘画和取得的显著成就。

从今日起,“科创上海”将陆续推送报告中的精彩内容,与关心和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有识之士分享共勉。

张江示范区一区22园(张江示范区年度发展报告)(2)

张江示范区一区22园(张江示范区年度发展报告)(3)

2021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年度发展报告

—— 综述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实现核心功能不断迈进的起步之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2021年示范区企业实现营收7.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1.89万亿元,利润5234亿元,税收4354亿元。

强化规划引领

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加强顶层设计<<<<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十四五”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制定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发布《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规划》,研究制定《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张江之星”行动)和《上海张江高新区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并将首批100家企业纳入“张江之星”行动。

优化空间范围<<<<

为更好推进张江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将国家实验室、张江科学城拓展区,以及杨浦“长阳秀带”、桃浦智慧城、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嘉定新城氢能港、南虹桥科创园、西岸枫林湾生物医药制造基地、金山湾区科创中心、奉贤新城“数字江海”产业园等“十四五”重点发展区域予以调入。调整后,创新主体和创新区域进一步集聚、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为示范区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强化策源功能

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布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攻坚,承担脑和类脑、量子、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研发任务。推进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已启动硬X射线预研项目、硅光子、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等10个专项,推进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脑机接口、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3项获立项。深入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工程,“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已联合美、日、匈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中国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工程启动,SKA区域中心启动一批合作观测项目,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四岩芯实验室落户临港,中国自主组织钻探航次得到各国支持。

张江示范区一区22园(张江示范区年度发展报告)(4)

建立世界一流的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样机研制与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软X射线用户装置和活细胞成像等线站工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2.3—4.4nm“水窗”波段全覆盖,并获得飞秒尺度单脉冲相干衍射数据;光源2期新建部分线站对用户开放;转化医学设施完成教育部组织的工艺验收并开放运行;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海底科学观测网等设施加快建设。新一批海洋、能源、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设施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

加速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

顶尖科研机构<<<<

国家实验室加快实施重大科研任务,在沪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启运;长兴海洋实验室获批成立;李政道研究所“工字形”实验楼建成启用;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落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研究平台、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科研楼、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办公楼等建设稳步推进;筹备建设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上海前瞻物质科学研究院。

科技创新成果持续产出<<<<

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中实现“大满贯”。专利主要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2169件,比上年增长44.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507件,比上年增长48.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持续快速增长,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882.4亿元,比上年增长50.1%。上海科研团队持续有力支撑“天问”“天和”等国家战略任务实施,成功研制首颗太阳探测科学卫星“羲和号”,全海深无人遥控潜水器“思源号”完成深海验证,性能全球领先的“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

围绕产业格局

推进数字化转型

推进上海数据交易所落地张江科学城。编制张江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围绕“聚集一个数据交易所、培育多个数据交易功能平台、打造若干高质量数据产业集群”的产业格局,打造上海数字产业新高地。推进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引领项目,布局大科学设施、园区数字底座、产业关键平台等示范应用场景。全市首批7家数字化转型特色示范区都在张江示范区范围。

提升服务能级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加快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评选表彰100名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修订张江示范区海外人才出入境便利化系列政策,推荐张江示范区外籍人才申请中国永居身份证较上年增加52%。与市人才办、上海海关共同实施科创人才及其物品通关便利化试点。配合市人才办开展2021年度“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评选出40个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张江示范区“人才政策直通车”、科创人才服务空中讲堂等系列活动。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浦江之光”行动,实施“张江之星”行动,培育领军型、成长型、潜力型企业,促进资本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支持基于中证沪港深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推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开展“科创A计划”等长效化的投融资对接服务,强化与创新创业载体、投资机构、银行等的合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标科创板已上市企业特征,挖掘形成科创板潜力企业清单。截至年底,示范区共有360家企业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占全市62%,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50家,占全市85%,首发募资总额占全国近1/3。

做好品牌宣传工作<<<<

组织开展张江示范区十周年宣传系列报道和成果展示,全面回顾总结张江示范区十年成就,提升张江示范区的品牌影响力。发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报告2020》,进一步彰显张江示范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战场作用。完善示范区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上海科创办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科创上海”等宣传阵地建设,搭建信息员队伍并开展交流。

加强协同发展

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推动跨区域创新合作<<<<

发挥张江示范区产业、资源、要素集聚优势,制定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重点,支持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张江各分园建立合作机制。深入推进与甘肃省兰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合作,形成“1 8”合作项目协议。与市外办联合开展“APEC商旅卡”宣传推介。成功举办2021年“创客中国”上海赛区总决赛。

报告内容持续更新

敬请期待

......

转载自|科创上海

END

奉贤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