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媳妇本地郎》从2000年开拍之后,凭借着风趣幽默的风格,紧贴生活、反映时代现状的叙事手法风靡一时。
在走过一千集之后曾经历经了一些讨论,最后有了让康家在未来“四分但不五裂”,光宗耀祖四兄弟全部“开枝散叶”来增加故事的丰富性。21年的时间,这部剧已经播出了超过4000集,历经了几次转折之后,这部剧虽然大不如前,依旧是很多人的情怀所在。
那么,在21年中,是哪几次的变化让这部剧开始失去了他的原汁原味呢?
二哥康祈宗去世,抽走《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一缕灵魂不得不说,康祈宗是这部剧中重要的灵魂人物。
《外来媳妇本地郎》作为一部讲述家长里短的家庭情景剧,接地气的市井小人物一定是最突出的,康祈宗和苏妙婵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哥康祈宗是《外来媳妇本地郎》最搞笑的角色,笑起来龇牙咧嘴,能说会道又有些世故油滑,对员工很抠门,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赚钱,最大的乐趣就是数钱,但他又是个极爱家的好男人。
不过,康祈宗的扮演者郭昶本人则称自己对名利看得不重,为了拍《外》剧,郭昶累出了胃癌。但即使如此,为了能够把角色演好在患病期间仍然坚持拍摄,最终胃癌去世也很突然,年仅50岁。
虽然后面有找人来代替阿宗,但都无法超越郭昶饰演的这个角色,最终剧情上只能安排这个角色出国,最终只能在儿子的婚礼上安排他去世了。
郭昶的离世让这部剧被抽走了第一缕的灵魂。可以说这部剧最经典的角色就是康祈宗。
搬离西关大屋到列家村,核心人物剧情被打散《外来媳妇本地郎》的西关大屋虽然大家都知道它不过是布景板搭建而成的。
可是从第一集的故事开始,康家和关西大屋一起成为了大家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部分。
在西关大屋里面,通过对康家一家三代人生活的展现和街坊的互动,让大家看到了当时的广州老城区人与广州新到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包括广州人对外地人的一些误解、外来人口对融入广州生活所做的努力、双方努力寻求平衡点等等,这也给了当时的广州人一点思考。
2010年,康家的场景第一次出现了变化,从西关大屋搬到了城中村——列家村。
核心人物也从康家一家逐渐向外延伸到整个社区。随之带来的是剧情和角色的改变,从原来的老城区生活变成了城中村生活。
虽然后面又搬到了荔湾人家,但搬出西关大屋这样的改变却让大家无法接受,随之流失了很多老观众。
康伯康婶退出,康家散了虽然康伯、康婶在这一家人里面并不是戏份最多的,但两老却是能够将康家几代人融合在一起的关键。
康伯,人称财神康,某国营茶楼退休会计师。作为一家之主,康伯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威,所以一家人基本在他的号令下都能够聚齐。
康婶,典型的贤妻良母,某国营厂退休职工。她一个人能够料理一大家子的大小事务,连康伯都要礼让她三分。作为这个家的润滑剂,康婶让康家父慈子孝。
三年前因为康伯的身体原因,他和康婶一起退出了这部剧的拍摄。剧中是说两位老人回顺德养老了。这两人的隐退让这部剧的剧情进一步溃散,康家人的剧情也变得越来越少了。《外来媳妇本地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