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1)

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2)

3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后夏晓亮,带着妻子、复旦现代物理所博士后李慧,以及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出院,住进“新家”仁德公寓,长舒了一口气。

就在3天前,他还在为能否顺利回家发愁。“多亏了学校院系、各部门的帮助,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夏晓亮说。

一次多方协助的复旦人爱心接力

3月10日,夏晓亮和李慧在红房子医院迎来家庭新成员,——一个春天出生的“虎宝宝”。他们满心欢喜。

他们从三月初便离校住院,看到国内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有所担忧。夏晓亮照顾产后的妻子,安慰她放松心情,调养身体。

3月13日上午,学校正式发布进入准封闭管理的公告。夏晓亮开始慌了,“就要出院了,我们能顺利回到学校吗?”于是,在3月14日晚,夏晓亮试着提交了返校申请。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申请的发出,在这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有那么一群人开始为了他们行动起来。

在学校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下,人事处、总务处联合物理系、现代物理所,悄然展开一场爱心接力。

3月14日,也是学校刚完成第1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日子,人事处疫情防控值班同志在收到申请后,马上向物理系和现代物理所了解情况,在与现代物理所确认后,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

学校的指示非常清楚——“在遵守防控要求前提下,务必体现人文关怀”。

“我们了解李慧的情况,他们在上海只能居住在校内宿舍,但准封闭管理会影响她的营养补充,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从这两点出发,我们在学校的统筹下开始设计解决方案。”现代物理所党委书记赵强说。

在充分征求夏晓亮本人意见后,学校很快在校园周边为一家人安排了有独立厨房、宽敞明亮的周转住房。物业随即对房间开展保洁和消毒,并安排了必要的电器及煤卫设备。

来自学校的确认电话打到了还在医院陪护的夏晓亮心里。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温情和关爱脉脉流淌于复旦人心间

为了给夏晓亮、李慧安排合适校外居所,学校多个部门群策群力。考虑到防疫要求、搬家条件等因素,首先关注到离江湾生活园区一墙之隔的尚景园公租房。总务处与尚景园的业主单位以及新江湾城街道协商,但因与街道防疫政策要求不符,未能实现。

学校启动备选方案,在学校办、人事处、总务处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确定在校外的仁德路教师公寓,为夏晓亮一家安排二室二厅的公寓。总务处落实仁德路公寓的保洁、消杀、家具替换、电器及煤卫设备保障,协调物业协助搬迁事宜

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3)

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4)

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月15日,房源确定,紧接着面临搬迁的问题。搬家工人无法进入江湾生活园区,夏晓亮导师课题组生活在江湾园区的四位博士生挺身而出,扛起了搬家的任务。物理系的肖文和其他几位老师也一起帮忙,搬好家居物品,一趟趟送到校门口,再由搬家工人送到新家仁德路公寓。

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5)

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6)

物理系师生帮忙搬家

“真是谢谢他们,为我们搬家出了这么大力气!”夏晓亮说。

15日,夏晓亮也来到现场看房,一切令他满意,尤其是一天之内就落实新居,实属不易。

“这只是分内事,对我们后勤保障部门来说,为师生服务是天职。”总务处房屋运维办公室张涵超表示,“听说夏老师满意,我们就放心了。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我们会有更周到的考虑,让老师一家人住得安心舒心。”

考虑到产妇出院,出行不便,一位正在外居家办公的现代物理所教师还特地开私家车,接送夏晓亮夫妇入住新家。

物理系、现代物理所还为夏晓亮夫妇建了一个微信群,包含院系、部处关心他们的人。他们在群里表达关切,同时也在群里沟通,让学校与教师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爱心关怀无缝衔接,让防疫规范与师生特殊需求无缝衔接。

这个微信群,见证了复旦准封闭管理期,为保障一对夫妻和新生儿的入住,24小时多方师生付出的努力。“我们已经在仁德公寓安顿下来了,目前一切都好,再次感谢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关怀。”李慧产后在微信中说。

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7)

女生宿舍选六人间还是四人间好(24小时内解决校外住宿安排)(8)

组稿:融媒体中心

文字:胡慧中

图片:受访者提供

责编:章佩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