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为什么?荣格带你认识8种不同心理类型

邻居家有一对双胞胎姐妹,才五六岁的年纪,就已经能够看出性格的截然不同:

姐姐性格内向,话很少,喜欢一个人玩,遇事非常沉稳,总是不疾不徐的状态,而妹妹则性格外向,爱说话,热衷于和各种小伙伴玩耍,每天不着家。

这对双胞胎截然不同的性格,也让我们更容易从她们相似的面孔下区分到底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心理学界权威性格划分方法(为什么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1)

相信不少人都很困惑,为什么两个孩子都是同一个母亲,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性格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追随分析心理学派先驱——荣格大师的脚步,去看看人的心理类型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01 分析心理学派鼻祖卡尔·荣格

心理学界权威性格划分方法(为什么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2)

卡尔·荣格(1875—1961)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作为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他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心理类型的划分。

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分类。

1921年,他又发表了《心理类型》一书又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不同心理机能,最终将心理类型分为八大类型,分别是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荣格认为,人的性格取决于个人的8种心理倾向,不同心理倾向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差异较大。

心理学界权威性格划分方法(为什么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3)

02 外倾型与内倾型的区别

书中对外倾和内倾的这样定义:

外倾即欲力的向外转移,内倾即欲力的内向流动。

这两个概念一般用来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明显的联系,前者的主观兴趣朝向客体运动,而后者偏向主体而否定客体。

在这里要先解释一下“欲力”的意思,它是由英文libido翻译而来,更多的音译为力比多,荣格认为欲力指的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即心理能量

人在外倾的情况下往往都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在与客体相关的联系中产生感受、思考和行动,并且发生最经常和最基本的意图和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客观关系,而非主观价值。只要一个人习惯于这种态度,就可以将其称为外倾型

而凡是持内倾态度的人在思考、感觉、行动时,都会将决定权退回主体,即决定动机形成的是主体,而客体的价值只是占据次要地位。如果内倾形成了一种习惯,就可以被称作内倾型

心理学界权威性格划分方法(为什么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4)

简单来说就是,外倾型的人具有向外发展的主导性驱动力,而内倾型的人具有向内心深处发展的驱动力。前者能量与兴趣朝向外部世界,后者则朝向内在世界。

举个简单的例子:天气冷了,我们去商场买件大衣,自己试了一件,导购员一直夸赞“衣服颜色称肤色”“穿起来时髦又大方”,于是我们就买单了,即便后来证明,自己穿这件衣服确实不怎么上相,但当时的购买决策,就受到了导购员的影响。

这就是典型的外倾型人格,而如果我们做出购买决策时,更看重的是自己穿着的舒适度以及自己看向试穿镜时得到的第一心理反馈,那么就是内倾型性格。

外倾型和内倾型是两种最基本的心理态度,也是每个人适应生活的基本心理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某个人只具备外倾或内倾特性,通过大量观察研究发现,许多人既属于外倾型又兼具内倾型特质。之所以表现不同,只是因为我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中较频繁地显现出了某一种,而自己对于这种模式也更为适应和舒适。

心理学界权威性格划分方法(为什么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5)

03 八种不同心理类型

我们已经区分了外倾型和内倾型的不同,荣格又提出了心理影响的四种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怎么理解这四种不同的心理功能呢?用荣格自己的话阐述就是:“感觉告诉我们存在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他将人类的基本心理划分的这两种心态(外倾型和内倾型)和四种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互相组合,就形成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它们分别是: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心理学界权威性格划分方法(为什么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6)

外倾思维型的人喜欢探究外部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性格表现为高冷、倨傲。内倾思维型的人喜欢探索和分析内心世界,性格表现为冷漠、孤僻。

外倾情感型的人容易情绪波动,具有强烈依赖他人的特征。内倾情感型的人虽然外表平和淡定,实际上内心暗流涌动。

外倾感觉型的人是现实主义者,喜欢追求感官刺激。内倾感觉型的人沉静随和,精神较为贫乏。

外倾直觉型的人往往异想天开,他们厌恶单调,对人对事都难以保持专一。内倾直觉型的人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但却缺乏稳定性,难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

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对这八种心理类型进行诠释和分类,让人对不同心理类型的人力比多的来源与表现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窥究竟。

《心理类型》作为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派的经典之作,也是心理类型划分的核心思想,本书发表后,各国心理学者都对这八种心理类型进行了研究,对后期更多的心理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