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书法的人,大部分都知道颜筋柳骨。所谓“颜筋”,指的就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特征。他的字体,雄浑丰润,每个字体,不论笔画,还是间架结构,都如人之青筋,显得饱满敦厚。
而柳体字则不同,体态精瘦又不失风骨。一直以来,颜真卿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书法家的身份,却鲜少有人知道他在安史之乱时,曾统兵二十万与安禄山大战。
颜真卿家道中落,三岁时父亲便离他而去,全家十几口人都是靠亲朋好友接济。尽管这样,但颜真卿仍然坚持刻苦学习,没有条件买纸和笔,就用黄土加水调成稀泥。行人惊讶地问他:“何不以笔墨习字?”他答:“家贫,不忍母亲烦忧。”
他终身谨奉礼义道德,践行《颜氏家训》。五世祖颜之推尊佛崇道,曾祖颜师古也是奉佛的居士,所以颜真卿在家风的熏陶下,从小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考取进士之前,他经常住在寺内,久而久之,对佛、道教义都有研究。后世流传下来有关他的碑刻中,《麻姑仙坛记》记录的是关于仙女的传说,《李玄靖碑》记载的则是道士李含光的生平,而《多宝塔碑》、《八关斋会报德记》、《文殊帖》都是与佛教有关的。
颜真卿十八九岁的时候曾生过一场大病,请遍名医一直没有好。恰逢此时 一个自称“北山君”的道士来到颜真卿家中,拿出一颗药丸给他,颜真卿服下后立马就好了。
道士还对他说:“你清正孝廉的名声天界都已知晓,你不应该在人世间的宦海沉浮,你该去的是天上的仙宫。如果你一定要在人间过完百年,务必要修身自律,辅佐君王。离世时,即可得道成仙。百年之后,我来接你。”
说完,道士又送给他一粒仙丹,转瞬间不见踪影。
此后,颜真卿更是留心修仙学道,与道士以及张志和、陆羽等人都成了好友。
公元734年,颜真卿高中进士甲科,正当他春风得意时,意外却突然来临——颜母去世,于是他便赶往洛阳,为母服丧三年。之后颜真卿陆续担任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
公元746年,升任长安县县尉,散官加通直郎。颜真卿在任时,秉公为民,清廉守纪,深受百姓爱戴。朔方有一个县令叫郑延祚,兄弟三个全部是当官的。然而,母亲死了三十多年,一直没有安葬,兄弟几个推来推去。
颜真卿生平最恨不孝之人,他得知此事后,向朝廷弹劾二人,最终朝廷罢免了他们,并且下诏此生不得为官,听闻此事的人,都感觉到害怕。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七十八》记载:“复使河东,劾奏朔方令郑延祚母死不葬三十年,有诏终身不齿,闻者耸然。”
颜真卿清廉守法,一心为民着想,这样的性格若无后台,那便注定无法在官场生存。
在他多次弹劾官员后,便成为奸臣的眼中钉,没过多久,便在杨国忠的操控下,被贬为平原郡太守。
兜兜转转宦海沉浮,颜真卿终究是没有改变那个性子。
公元753年,45岁的颜真卿来到平原郡任职,这里便是安禄山的辖区,安禄山当时已经是打算造反了。颜真卿一到任,没过多久就发现了蛛丝马迹,推断安禄山此人有不臣之心。
于是就以天气不利,城墙损坏为借口,加固城防,疏通护城河,同时暗中招兵买马。安禄山也对这个中央过来的颜真卿,有点不放心,经常来试探他。为了打消他的疑虑,颜真卿便整日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这么一来,安禄山就放下心来,觉得这就是个穷酸腐儒,一介书生。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因为事先并无任何消息,河东各郡县相继沦陷。
而颜真卿的平原郡,因事先有所准备,所以逃过一劫。同时,颜真卿又联络各地义军,十七郡响应,推举颜真卿为主帅,各地兵马共计二十万,声势颇壮。
皇帝听此消息后,下令加封颜真卿为户部侍郎。随后颜真卿首战告捷,击败安禄山派来的两万大军,成功保卫了平原郡。
洛阳被叛军攻占后,安禄山命段子光带着郡守李憕等三人的头颅到河北示众,想以此威逼各郡投降。段子光带着三具头颅,前来招降颜真卿。
颜真卿忍住悲痛,当着众将士的面,说自己和这三个人是老朋友,这三具头颅是假的,并将段子光腰斩,然后藏起三人的头颅。等到军心稳定,颜真卿才让人用草作身,缝补躯体,祭奠三日之后,安葬于城外。
之后,颜真卿和从兄颜杲卿共同讨伐叛军。没想到颜杲卿不幸被俘,安禄山当众把他儿子的头颅割下来,颜杲卿宁死不降,竟被五马分尸,悲壮殉国。
史书记载,“颜氏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
几年以后,颜真卿才找到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肝肠寸断,他悲痛难忍,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
后来,安禄山部下平卢节度使想要归顺朝廷,颜真卿便派人假装送去物资,为了不被对方怀疑,他送长子颜颇随行充当人质。当时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冒险。但为顾全大局,颜真卿还是毅然决然派长子前往。
随后两人失去联系,后传颜颇已死,颜真卿悲痛不已。时隔二十年,颜真卿才与颜颇重聚。
“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论功行赏,颜真卿升任授刑部尚书,但是由于他甘毅正直的个性,被宰相嫉恨,几个月以后又被贬斥。
公元762年,唐代宗即位,颜真卿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可谓是位高权重。
颜真卿历仕玄、肃、代、德四朝,帮助朝廷整顿朝纲,弹劾不法。然因其过于刚正,事非直道不机于心,为奸佞所不容,几次被贬斥外放。在外兜兜转转十余年,才返回朝中。
颜真卿四任御史大夫、六任六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爵封鲁郡开国公,世人尊之为“颜鲁公”。因官场斗争,不愿与奸人为伍,最终被杀害。死后,唐德宗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千年之后,当我们临摹《多宝塔碑》之时,是否能想到颜真卿也曾金戈铁马,统率万军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