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部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哪怕是他曾经所说的一句毫不起眼的话,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发生巨大的作用。

其实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默读者,只不过自己并不知道而已。

priest的《默读》,虽然讲的是默读者,但是所要告诉我们的故事,远远不只如此。

老桩皋月杜鹃怎样附石(默读费渡仿佛是从未被风霜催折过的盆景)(1)

费渡,仿佛是从未被风霜催折过的盆景。

相比于他人而言,费渡到底是怎样的存在?说他是一叠盆景,可以说是相当的恰到好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与一叠盆景并没有多大差别。

此时此刻的费渡,其实并没有多么挑剔,关于美食无非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看看,并没有多么复杂,仅仅在面对美食的时候,他所要挑剔的东西也只是这两种,要是换了另外一个人,恐怕挑剔的还要多一些吧?

老桩皋月杜鹃怎样附石(默读费渡仿佛是从未被风霜催折过的盆景)(2)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在没有过分挖掘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基础之上,要是将其意思代入考量范围的话,那么费渡就是矫情。

关于对费渡的具体描述,priest将他比作一块琉璃,天衣无缝的脆弱无暇。

无暇是赞美他,但是脆弱偏偏也是事实。

那么费渡什么时候才能够从一块脆弱琉璃变为一块坚硬琉璃呢?

老桩皋月杜鹃怎样附石(默读费渡仿佛是从未被风霜催折过的盆景)(3)

骆闻舟轻轻地摇摇头:“别人推进去的时候都有人在外面等,要是他没有,我怕他一伤心就不肯回来了。”

面对陶然的要求,骆闻舟拒绝了,虽然这个时候他的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是他不想让费渡失望。

毕竟正如骆闻舟自己所说,别人都有人陪伴在左右,那么他骆闻舟自然有义务陪伴在费渡左右。

老桩皋月杜鹃怎样附石(默读费渡仿佛是从未被风霜催折过的盆景)(4)

虽然骆闻舟知道,即便自己不等,费渡也是会回来的,心中也不会有所怨言的,这是对费渡的一种信任。

不过对于骆闻舟而言,他不会平原无故地消耗这样一种信任,反而会格外地珍惜他。

因此即便自己的情况再糟糕,他也要一直陪伴在最后。

老桩皋月杜鹃怎样附石(默读费渡仿佛是从未被风霜催折过的盆景)(5)

僻静本身并不值钱,闹中取静才值钱。

这是一句用来打比方的句子,任何事情任何一件事物,它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可言,可是一旦有了比较,那么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在人人都拥有一件东西的时候,那么这件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所有人都拥有,并不显得珍贵,但是这件东西只有少数人拥有,那么价值连城也不是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珍珠永远比塑料值钱的原因,因为塑料实在是太多了,到处都是,又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所谓物以稀为贵,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老桩皋月杜鹃怎样附石(默读费渡仿佛是从未被风霜催折过的盆景)(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