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骄阳》是一部1999年在美国上映的抒情片,它是由约翰.欧文的同名小说改编,为了拍成电影,欧文经历了长达13年的努力,但就在剧本形成不久时,当时参与的导演身患绝症去世。

影片的拍摄被迫中止,还未开始剧本便夭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人都认为这部影片无缘大银幕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欧文依然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作品所独有的感染力,他希望影片的问世,能带给更多人关于梦想、未来、亲情和爱的感悟。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这部影片一上映就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先后获得7项奥斯卡金像奖,就像村上.春树所言: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一旦开始读就停不下来。

书是如此,剧也是如此,好的书和剧并不是一定要有跌宕的剧情和华丽的辞藻,它也可以是如此的温和平淡,似乎只是听别人讲了一个故事,在不知不觉间就结束了,如同自己亲身感受了生活中的无奈。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荷马因向往外面的世界,毅然离开他从小长大的孤儿院,寻找人生方向的故事,在外面他看到了真实的社会,遇到了真爱,但一切的结果没有如他所愿,他处处受挫,最终他带着爱回到了孤儿院, 并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影片看似普通的剧情,但是它的成就和高度就算放到现在也是无法超越的。里面有很多的细节都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处处充满了爱和关怀,男主在感受爱、理解爱和表达爱中发现人生意义,在规则的守与破中,迎来最后的骄阳。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1)

整个孤儿院的存在就是剧中最大的爱,里面的医生护工们给予了弃婴最真挚无私的关怀

弃婴就是被抛弃的孩子,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他们被迫来到这个世界,但是他们也一样拥有被爱的权利。

影片的开端是围绕“堕 胎”这个敏感问题展开的,故事的叙述者就是孤儿院的院长黎治,同时他还是一位产科医生。

这所孤儿院位置偏僻,终年大雪覆盖,到这里的孕妇都是来解决自己烦恼的,她们有的打掉孩子,有的在这里生下孩子,而生下的孩子就成了孤儿,在这里长大。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2)

孩子在孤儿院睡觉前的场景,画面安详和谐,氛围温馨.

荷马就是孤儿院的一位“特殊”孤儿,他先后2次被人收养,又2次被送回,从那开始荷马一直到长大再也没有离开过孤儿院。

除此之外荷马还喜欢玩听诊器,把它放在孕妇的肚子上,这种“特殊”举动和经历,让所有人都认为他属于孤儿院,这就是他的命运。

黎治为了荷马献出毕生所学,甚至帮他制造假学历、假材料。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孤儿院的未来,他想留给孩子们一位仁慈又能干的新院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荷马的未来,他不想荷马离开孤儿院去外面的世界受苦。

黎治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内心的渴望,他小心翼翼的守护着他们脆弱的心。面对来领养的人,院里的每个孩子都努力微笑,希望被带走的是自己,他们知道,只有表现的可爱 喜人,才会被人喜欢。

弃婴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要不要出生,没有办法选择自己被谁领养,更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度过,他们能做的就等待,在这所孤儿院里等待自己的宿命,就像黎治所说:人生就是在各种等待中度过。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3)

面对领养人,被叫到名字的孩子都在努力微笑,表现出可爱一面,让人心酸。

但是庆幸的是这群孩子遇到了最好的院长和看护,让他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会了感动,学会了关爱,学会了依依不舍。

每天晚上黎治医生都会亲切的给孩子们讲故事,每次故事完他都会说:晚安缅因州的王子们,新英格兰的国王们。

医生把这里的每一个孤儿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眼中孩子都是自己的王子,是未来的国王,他们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未来能幸福,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从来不会因为他们是弃婴而另类对待。

里面的孩子一举一动都时刻牵动着医生们的心,费兹有严重的肺病,每天晚上都要睡在医生给他专门准备的“帐篷里”,睡前还在问医生各种问题:你有父亲吗?你认识你父亲吗?什么叫移民?什么叫保姆?

这么多看似幼稚的问题,医生都一一解答,态度和语言都非常的温柔。遗憾的是到最后费兹都没有被领养,他比谁都渴望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会跟领养的人说:我是这里最好的孩子。

就是这样可爱的孩子被病魔带走了,医生骗孩子们他被领养了,到了更好的地方去看病,当大家给这个去世孩子道晚安的时候,黎治医生偷偷躲在门口哭泣。

黎治用谎言守护了孩子的心灵,不想让这么小的孩子接受失去同伴的现实,如果孩子们知道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去世了,该是多么的绝望和伤心。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4)

一直被落下的费兹,在极力的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家庭的爱。

费兹被迫来到这个世界,又被迫离开,所幸他生命的日子都是温暖的,每次打雪仗的时候,小伙伴都照顾费兹,说他身体不好,大家不要朝他丢雪球。瞧!这些可爱的孩子,单纯可爱有礼貌,他们好像生活在一个童话王国,无拘无束,是真正的王子和公主。

里面很少有看到医生护士是怎么教育孩子们的,但是从孩子的表现和结果来看,这些都要归功于院长和护士,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荷马说没有见过大海和龙虾,但是反过来想想,这里的医生又何曾见过呢?他们也没有放下孩子去看大海,去看外面的世界呀。

“伟大”一词不足以表达对在这里长期工作人员的称赞,黎治医生在孤儿院去世,他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规则,他的规则就是接受来这里堕 胎或者生产的女人,尽所能爱这里的每一个孩子。

黎治医生是一个如同上帝般存在的人物,他解救了这些无家的孩子,在孩子们心中他是慈爱的,睿智的,虽然拥有不完整的人生,但是他的性格确实是无可比拟的,我想这就是黎治医生所感悟的人生意义吧,他把自己奉献给了孤儿院,给了孩子。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5)

院长去世,阳光透光窗子撒到身上,隐喻了院长所做事情都是温暖的,源于他内心的爱。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荷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从他出孤儿院的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存在,开始了从未体验的生活

在世界的其他部分,年轻人背井离乡,不惜千里迢迢寻找美好的前景,旅途充满着趋吉避凶的梦想,祈求觅得真爱,或者希望轻易致富。

这里的年轻人就包括荷马,他有一颗年轻的心,总是渴望着外面的世界,他排斥黎治给他安排的未来,他排斥别人说他是医生,他不接受那些来打胎的女人,他不明白为什么怀孕却要抛弃他们。

尽管荷马有着可爱的弟弟妹妹和爱自己的父亲,但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个孤儿,他像一位观察者,看着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的荷马让黎治医生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他变成了真正的孤儿。

冬天孩子们都在院子里打雪仗,其乐融融,这时候荷马过来了,他被孩子们丢的雪球打中了,但是他依然双手插兜,默默的走过,没有想驻足融入的意思,荷马这个举动体现他的孤单,他一直都是一个人。

十几年的光阴让他变得厌倦,他渴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渴望看到更多的精彩世界,他不甘心一生留在这个偏僻的孤儿院。这时候的荷马还不明白爱是什么,更不明白黎治医生对他超乎父爱的感情代表了什么。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6)

从荷马的眼神中看出他对外界的向往,眼里隐藏着渴望

这时候的荷马就像我们年轻时一样,想要挣脱父母的管制,去外面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无拘无束,虽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就是想要自己去看,去闯荡。

在甘蒂和华利的到来,终于实现了荷马的愿望,他们带走了荷马,在路上,甘蒂的未婚夫华利问荷马出去想干什么,他说不知道,他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他想看大海,想去吃龙虾,想去看电影。

华利是荷马唯一的朋友,荷马出来后被华利带回了自己家,成为了一名摘苹果的工人,他在外面的世界就此开始,他在一系列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爱的滋味,理解了当时黎治医生所做的所有事情。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7)

红色的果实,绿色的叶子,是收获的季节,预示了荷马对“爱”的收获

①荷马与甘蒂的爱情故事让他颠覆了自己对爱情的认知,但也让他走出了孤独的内心,感受到了爱。

在苹果园的日子,荷马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爱情,华利去了战场,甘蒂是一个害怕孤独,渴望被爱的女人,在每天与荷马朝夕相处中,他们两个人便坠入爱河。

一起去捕龙虾,一起开车去兜风,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在森林里追逐打闹,甘蒂只有跟荷马在一起才能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起初以为甘蒂对华利没有感情,因为实在让观众不明白两个已经订婚的人为什么要去打胎,而且在打胎后华利丝毫没有关心甘蒂的身体,看着她一个人在海边,疼的缩成一团。

相比华利,她与荷马更般配,她爱上了未婚夫的朋友,他们一起在树下拥抱接吻,这时候的荷马已经在慢慢敞开心扉,他开始接受外面的世界。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8)

荷马与甘蒂一家一起吃饭,一家三口之夜非常温馨,荷马正在一步步走出自己的孤独圈。

他们的爱情如干柴烈火,两个孤独寂寞的人相互安慰,填补了内心的空缺,这样的爱情让荷马走出了之前孤独的心境,每天都沉浸在幸福之中,这种幸福是发自内心,与孤儿院不同的。

可是好景不长,华利在前线受伤了,下身瘫痪,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家里,甘蒂非常的痛苦和内疚,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受伤的华利,是照顾还是离开。

在华利面前,甘蒂始终是背叛者,而且她不想华利一直孤独下去,于是他们选择了分手,在一个月后,甘蒂回到了华利身边,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对荷马来讲,他抢了朋友的未婚妻,最后又失去了,他内心非常沮丧,这次爱情的初尝他是失败的。

荷马没有遵守爱情本身的规则,他之前没有考虑过华利回来甘蒂会选择谁,他默认接受了所有一切的结果。当我们想要打破原本的规则的时候,就要想到这样做的后果,不然受伤的总是打破者。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9)

得知华利要回来时,他们发生了争吵,爱情犹如摇摇入坠的甲板,随时沉没。

②亲自为黑人女孩堕 胎,目睹了包工头对女儿畸形的父爱

荷马在果园时,他遇到了一件乱伦的事情,黑人包工头路士玷污了自己的女儿露丝,这个事件打破了荷马对“父亲”这个词汇的认知,他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怒斥了黑人的行为,说他不配做父亲。

随后荷马与甘蒂一起劝说露丝去把孩子打掉,但是年幼的露丝非常的害怕,她说她父亲是不会让她走的。这时荷马想到了之前那些来孤儿院做手术的女人们,她们满脸茫然失措,面露愧色,就如同现在的露丝。

露丝终于在他们的劝说下,答应了做手术,在一个暴雨天,荷马主刀,路士辅助,手术很顺利。

从拒绝做堕 胎手术再到主动接受,荷马的内心是顺从的,他终于明白那些女性肚子里的孩子不仅仅是孤儿,还有她们的问题,痛苦甚至是耻辱。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10)

痛苦的露丝趴在甘蒂身上,无奈、害怕、不知所措的露丝。

露丝一切的罪责都是源于黑人父亲,源于他的无知,而这位父亲最后才明白自己害了女儿,当时社会,黑人地位是最低等的,一些认知也是有限的,路士非常的后悔,他在暴雨中大吼,充满了自责和内疚。

最后露丝逃走了,走之前捅了父亲几刀,父亲为了掩盖女儿的刀伤,又在原来的伤口上加了几刀,临死前告诉荷马说自己非常爱女儿,是不会做伤害她的事情的,如果有警察问死因,就说我是因为女儿逃跑,伤心自杀的。

荷马目睹了一场畸形的父爱,因为无知害了孩子,但也因为如此让荷马彻底明白了黎治医生为什么不后悔给那些可怜的女人做堕 胎手术,因为黎治医生的行为是对患者的爱,无私的爱,是大爱。

荷马在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不同的爱,除了上面的两种,还有朋友的友爱、主人对雇工的关爱、甘蒂与前男友失而复得的爱,这些爱都让荷马感受到了:成长是残酷的,外面的世界有温情也有冷漠,有阳光也有阴暗,有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事实,都需要我们打破心中原有的规则,去接受它本来的面目,而这个接受的过程就是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11)

最后的路士,到去世最后一刻还在为女儿脱罪,殊不知差点害死女儿的是自己。

爱不会因死亡而结束,它会在荷马的身上延续下去,这就是荷马表达爱的过程

荷马看到了路士的死,看到了甘蒂对华利的吻,在外面世界灰心意冷的荷马,又接到了黎治医生去世的消息,他才对自己重新定位,下定决心回归孤儿院。

一节长长的列车把荷马带回了那座红房子,还是那条被大雪覆盖的路,迎接他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看到荷马的那一刻眼睛都在发光,他们终于盼来了荷马,奔跑着奔向他,口中都在喊着:荷马,荷马。

他们一群人都扑在了荷马身上,躺在了雪地上,大家都大笑着,这与当初荷马在对待玩雪球孩子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大家争相与荷马讲话说:我们都非常想你。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12)

一切回归原点,荷马回到了孤儿院,孩子们异常兴奋,迎接这位新院长。

当他重回孤儿院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一直随身携带的X光片上的心脏,是费兹的,这一切都是黎治医生安排好的,他不想让荷马去参军打仗,他一直担忧的就是荷马,在他心中荷马一直是个孩子。

荷马知道了黎治医生所有的心意之后,会心一笑,对自己回来的决定更加坚定了,他代替了黎治医生原来的位置,坐在了新的办公室,每天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重要的是,他也和黎治医生一样,关门的时候对孩子们说:晚安,你们这群缅因州王子,你们这群新英格兰国王。

没错,他继承了黎治医生的所有,包括对孩子的爱,虽然黎治医生已经去世,但他的爱还在一直延续,现在的荷马已经脱胎换骨,他经历了外面的风雨更加成熟,拥有了一颗博爱的心,去给这些孩子表达爱,去给那些将要接受手术的妇女报以同情和理解。

幸而结局是美好的,他回到了童话的王国,也恰如其分的满足了观众的期待,我想,这大概是电影世界带给我们的宠爱吧,唤醒我们心中最初的港湾。

总有骄阳含有堕胎(总有骄阳含有堕胎)(13)

火车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带来了荷马,阳光洒下,与黎治去世时的阳光一样,隐喻了将要继承黎治所有的爱

结束

当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深刻体会到《苹果酒屋的规则》中的规则两字蕴藏着满满的

表面上来讲规则就是字条上所写的:不准在床上抽烟、不准喝了酒操作机器、不要爬上屋顶吃午饭、即使很热也不要在屋顶睡觉、不准晚上爬上屋顶。

当荷马读出这些规则时第一个来反驳的就是路士,他说只有住在这里的人才有权利制定规则,那些不住在这里的人没有权利约束我们。

第一次观影的时候认为路士说的没有错,但复看时却觉得路士说的太绝对了,我想这个规则肯定是这里的主人制定的,上屋顶、抽烟、喝酒都是毫无意识会发生的事情,主人做这些约束真的是他没有做过农活,没有生活经验吗?

显然不是,如果他们只按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那么早晚有一天会出事,在床上抽烟易有火星引发火灾,在屋顶睡觉容易摔下来,其实这些看似约束的法则实则是在保护他们。

路士反对了规则建立的意义,结果呢?他乱伦的行为伤害了女儿,这种伤害是无法挽回的,所以不是所有的规则都可以轻易打破。

回顾整部影片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爱是一个广义的词,现在它通过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给我们展现了背后的爱,但让我们思考的远不止爱本身,因为爱一个人是有限的,爱是无限的,希望我们在爱与被爱中找寻人生的意义!

,